【百年真相】2024年中共“抢钱” 贪官也在列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07日讯】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年真相》。
2024年中共当局的财务状况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债台高筑”。
中央财经大学的副校长披露,中共地方政府的债务接近百万亿元,如果加上中央国债30万亿元,中共目前的债务总额接近130万亿元,而2023年的GDP总量是126万亿。
这意味着,中共的地方和中央债务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2023年全年GDP的104%,远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
如果把中国比喻为中共营运的一家公司的话,这个公司已濒临破产,到处都在喊缺钱。
怎么办?中共再次使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老办法,只不过换了一些新名词。
今天,我们根据海内外媒体的公开报导,跟大家谈一谈2024年中共“抢钱”的四大招数。

第一招:补30年的税

中共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7月,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上海盈馀700亿元外,其它省份均入不敷出。
其中,财政收支缺口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有23个;缺口超过2,000亿元的省份多达15个,财政缺口3,000亿以上的也有四个。四川更是以4,100亿元赤字位居首位。
为了使地方政府增加收入,许多地方的税务部门向当地的民营企业发出补税通知,许多地方倒查几十年,要求企业补交几十年的税。
比如,6月13日,维维股份发公告说,近日收到其原先控股的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转发的中共国税总局枝江市税务局开发区税务分局的《税务事项通知书》。
通知书称,截至2024年6月,枝江酒业未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
通知书说,经核实,枝江酒业在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应纳税费8,500万元。
4月18日,中共国税总局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发布税务事项通知书称,高明新世界酒店在1997至1999年应缴税款93万元,还要缴纳5%的滞纳金。
而这家酒店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注销了。
宁波博汇化工在2024年3月被要求补缴税款多达五亿元。三个月后,这家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将停止生产。
经过与税务部门几个月的较量,博汇化工在8月宣布已经申报缴费税和附加税费共计4.8亿元。这家公司最终缴纳的金额只比当初被催缴的少了两千万元,没有太大变化。
人在矮檐下,怎么不低头。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是这样,不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最终企业只能停产、关门。
对于税务倒查30年的说法,中共国家税务总局予以否认。但是另一方面,这个部门表示,对企业以前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是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同时,据《南方都市报》6月报导,2020年开始,全国已有至少20个省份建立“警税合成作战中心”,包括山西、广东、新疆等地。该中心大多设在公安局,少数设在税务局。
这个合作机构的名字里有“作战”,这个提法引起广泛关注,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设立这种“作战中心”在法律上缺少依据。
有网友质疑:怎么一夜之间全国出现了这么多“合成作战中心”啊,那敌人到底是谁?难道把咱老百姓当敌人吗?
关于“作战中心”,中共国税局称是为了“加强税警协作,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有机衔接,严厉打击税收违法犯罪行为”。它还特别强调,警税联合是国际大趋势,并说美国国税局有自己的武装部队、税务法庭和监狱。
但是,这种说法被专家批评无耻,是在偷换概念。旅美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国税局确实自己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业务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但各地的分局却开始具体操作了,而且一追就是30年前的。正常的国家不会这样做。
李恒青还表示,美国倒查审计最多只能查过去三年的帐,而且,美国的国税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武装部队,更没有监狱,而税务法庭涉及的是税务相关的技术问题,而不是用来追税的。

第二招:发50年后还的债

2024年5月14日,中共财政部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最长的偿还期限是50年。计划在2024年发行一万亿元人民币的超长期国债。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2074年6月1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超长期特别国债偿的还期限时间最短20年,最长50年,也就是说,你买了国债,你的孙子才能拿回本金。
官媒报导称,一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有5,000亿元转移给地方。中共官方的说法是这些钱将用于“支持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但外界普遍认为,这笔国债的发行跟中共经济困难有关,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
经济学者表示,近几年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过去主要的收入土地财政枯竭了,许多地方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一万亿元的国债,解决不了中国的经济现状,所以这些国债主要是为了维持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营,用“以时间换空间”的手段化解地方政府天文数字级的债务。
那么这些特别国债卖给谁?
上海一名银行员工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普通老百姓不会买特别国债,因为偿还期太长,通常都是金融机构,就是商业银行,来购买。
商业银行的钱来自哪里,企业和普通中国人的存款。中国老百姓在银行的存款高达150万亿。中共惦记着这一大块肥肉。
2025年1月,中共财政部表示,2025年将“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

第三招:刮贪官身上的油水

2024年,中共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大。除了打击政治上的异己之外,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从贪官身上刮油水。
这一年,中共反腐打老虎破了两项历史纪录:一是查办的副省部级以上高官,及其他由中共中央任免的干部达到58人;二是审判的亿元贪官达37人。
2024年最大的被判刑的贪官是原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平,涉贪金额超过30亿元。
李建平案被中共纪检监察报称为“内蒙古反腐败斗争史上迄今第一大案”,号称是中共建政后涉案金额最大的小官巨贪。
他被控贪污罪,涉案金额超过14亿元,被控受贿罪,涉案金额5.77亿馀元,被控挪用国有公司公款超过十亿元。
2024年被判刑的第二大贪官是原中国华融国际控股公司总经理白天辉。他被控受贿11亿元。白天辉是2021年被执行死刑的华融前董事长赖小民的重要下属之一。
李建平和白天辉都被判死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有人计算了一下,2024年被判刑的十大贪官的涉案金额加在一起就有95亿元。这是法院认定的涉案金额,未计入其中的钱可能更多。
中共显然是记得“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个典故。和珅是清朝的大贪污犯,但是在干隆皇帝在世的时候,他是宠臣。干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嘉庆皇帝赶快除掉了和珅这个大贪官。从和珅那里没收来的财产全部充实了国库。
但是,此后爆发了白莲教,清政府花费好几亿两白银的军费,才把白莲教镇压,所以国库很快又空虚了。
中共靠抓贪官得到的钱不知能维持多久。

第四招:“远洋捕捞”抢民企的财

所谓“远洋捕捞”跟海洋和渔船没有关系,是指中共一些执法机关,在利益驱使下,跨省、跨区域抓捕、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民营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2024年有80多家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高管被各地警方拘捕。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撰写的一篇《广东省情内参》披露,近年来,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市已成为异地执法的高发地。以广州市为例,自2023年以来,有近万家企业遭遇异地执法,这些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一些“远洋捕捞”甚至闹出人命来。
2023年11月8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公安局的警察,跑到北京,以涉嫌“开设赌场罪”的名义,将一家名为优友互动(北京)科技公司的总经理邢燕军及其员工共14人一起抓到内蒙古关押,并将该公司的帐户冻结。
邢燕军的合伙人和家人认为,涉案游戏产品的娱乐模式不存在法律规定的开设赌场行为。
2023年12月,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作出不批捕决定。但是,当地公安局仍坚持对邢燕军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继续羁押。
2024年4月3日,邢燕军在“指定居住”房间内非正常死亡。2024年12月,当地公安撤销了这起案件,理由是“没有犯罪事实”。
邢燕军的家人质疑,他是远洋捕捞的受害者。他的哥哥表示:“优友互动公司注册地在北京,邢燕军的户籍地是北京,经常居住地也是北京,公司在呼伦贝尔没有开展过业务,我弟弟和呼伦贝尔市也从来没有过交集,为什么呼伦贝尔市新左旗警方要跨越1,500多公里,将远在北京的游戏公司工作人员押回,并冻结公司和高管个人名下的银行帐户?”

结语

中共面临地方和中央的巨额债务,想出这些招数搜刮民间钱财,但是这些招数都只能暂时解决一些问题。等到靠这些招数不再能够搜刮到钱财的时候,不知道中共会对中国人做些什么。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谢谢收看,再见。
《百年真相》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