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称消费增长民无感 分析:中国经济面临4重威胁

2025年02月12日商家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12日讯】中共官方媒体近日大力宣传中国消费回温,但普通民众却表示“消费降级”更贴近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外媒分析指出,虽然中国的假日消费有些微增长,但中国经济仍面临四重威胁。
近几天,中共官方媒体大力宣称中国传统新年期间的消费如何“火热”,并罗列出一系列看上去比较“亮眼”的数据来渲染“消费回暖”的主题。例如,官媒宣称过年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年增5.4%;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过23亿人次;电影总观影人次突破1.8亿次等等。
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内地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然而,中国普通民众的实际感受与官方宣传的氛围却大相径庭。
有港媒日前发表署名专栏文章称,在中国房地产一再走低,企业裁员减薪、失业率升高等背景下,一般的中国民众对于官方所宣称的消费增长“实感不强”,过年期间亲友饭局上,不少人虽然表达了消费欲望,同时也表示信心欠佳。
文章讲述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其中,一名生活在东北小城的女士坦言,自己和丈夫现在还不上外债,老房子降价10万元还是卖不出去“都急死了”,也不敢外出吃喝了。一位深圳的公务员则抱怨,现在工作强度愈来愈大,绩效奖金却减了,薪资少了四分之一,生活消费只能降级。
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2月10日也发表文章,讨论了官媒所宣扬的中国传统新年假日期间消费支出增长的话题。
文章表示,尽管近日中国的节假日期间消费支出有所回升,但经济实际上仍处于严峻困境之中,仍然面临着通缩、国内消费低迷、工业生产放缓、美国关税这四重威胁。
首先是消费疲软。自从新冠疫情(即中共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国内就一直面临着消费疲软的问题,所有普通的家庭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疲软以及房地产行业近乎崩溃,加剧了消费下滑的态势。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国内的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
其次是工业生产速度放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报导引述官方数据指出,2024 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收益预估将下降 3.3%;制造业活动也有所放缓,今年1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跌至49.1,处于萎缩区间;
其三,中国经济还面临着美国总统川普发起的关税战的威胁。考虑到北京方面对出口的历史性依赖,再加上国内消费疲软,在关税增长的威胁下,中国经济未来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时期;
其四,国外专家们对中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据法新社报导,高盛分析师陈新泉在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直言,中国1月份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黄历新年的假期比往常提前。但随着季节性需求减弱,这种短暂的消费提振“很可能在2月成为拖累”。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