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习召民企座谈内幕多 马云被忽略

2025年02月19日新闻拍案惊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0日讯】大家好,我是大宇。追踪每日新闻,请您订阅我这个新频道《大宇拍案惊奇》。
中共当局刚刚罕见地在北京举行了一场民营企业座谈会。美联社和路透社在座谈会举行的当天,2月17日报导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出席了会议,但中共党媒在随后发布的一系列文字报导中,根本没有提马云的名字。而且党媒最初报导,提到的与会企业家名字很多,后来修改,又删掉了一些,但始终没有马云。

央视画面上马云被忽略

在央视画面上马云也被忽略。只在一段剪辑画面中,在众人中露了一个正脸,很短暂,然后全都是后脑勺。唯一算是突出他的,就是有一段画面,习近平跟马云握手,马云还是后脑勺,画面一带而过。习近平盯着马云,笑容很不自然,马云虽然用力跟习握手,但这种力度,更像是化解尴尬。
马云2020年公开批评中共监管体系,随即遭当局打压,蚂蚁集团上市也被叫停,阿里巴巴在随后的所谓反垄断调查中,于2021年交了182.28亿元人民币(合约28亿美元)的天价罚款,是中共类似处罚史上最高的。
党媒大幅忽略马云的存在,在现场,马云也并不被重视,座次安排到了10名开外,比较靠后。连那个DeepSeek的梁文锋,都比马云的座次靠前。而且当局更没有安排马云讲话。这种情况,明显是在刻意压低马云的存在感。叫他去,是表明中共对民企,现在又想要利用的一种态度,而去了还要压低他,这有两点原因。
第一,这应该是习近平本人的一种要求。其实本次会议,也能体现习近平的权力问题。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缓和跟民企关系,这是习万万不会做的,开这个会,代表着政策风向的逆转,显然这并非习近平的手笔。但习近平作为当今的牌面人物,又是打压民企的急先锋,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会还是得他开,但习近平也有条件,就是不能突出马云,因为这对他是严重打脸。
马云曾被视为中共民营企业家的标竿人物,对他的打压即象征当初“国进民退”的大趋势。而当初被自己整得灰头土脸的人,今天又能站出来讲话,重点突出马云,会让习近平无地自容。所以这应该是习近平一个条件,就是会他可以开,但不能突出马云。
第二,刻意降低马云的存在感,也是中共当今对民营企业的一个态度。我们可以看到,现场比较重要的企业家座次排序是:华为的任正非、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比亚迪的王传福、小米的雷军、搞芯片的韦尔股份的虞仁荣、奇安信的齐向东、DeepSeek的梁文锋、美团的王兴,然后才是阿里巴巴的马云,马云后面还有做新能源的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正泰集团的南存辉等人。
其中,有六个人在现场做了发言,分别是: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虞仁荣、制作机器人的杭州宇树科技的CEO王兴兴,以及小米的雷军。从这种顺序可以看出,中共把重点关照给了高新科技产品行业的企业家,跟美国在高科技产品的竞争意图明显。而马云从事的是互联网服务业,包括腾讯的马化腾也去了,也跟马云一起坐在靠后的位置,说明这类网络服务商,已经不再是最受重视的了。
中共是要鼓励开发新科技产品,尤其是跟芯片相关的,这是未来市场,是中共妄图“弯道超车”的方向,所以把任正非、王传福、王兴兴、雷军、梁文锋等人,都往前排,表达重视。而按照大陆一些人的分析,排序稍后的其它产业还包括绿色能源、网络安全、农业现代化等领域。
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中国研究副主任贝多(Christopher Beddor)说,这种安排默认了中共需要私营企业来跟美国进行科技竞争。高层知道颠覆性的创新来自民营企业,如果北京想与美国竞争,别无选择,只能支持民营企业。这几乎是几年以来政策的彻底翻转。
《华尔街日报》2月17日分析说,美中关系紧张,越来越多西方公司采取缩写为“ABC”的策略,就是“Anything But China”——“除了中国,什么都行”,因此科技产业把生产线大举从中国转往世界其它地区。如今美中紧张局势再次升温,更加剧了这种较劲的趋势,加速了供应链外移,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会长王寿苔(Wong Siew Hai)说:“所有人都在寻找中国之外的替代选择”,希望“有备无患”。
这也是中共着意加强高科技产品制造业的重要原因。甚至中共国的厂商,为了减少关税等政策影响,都在加速扩大在海外事业的布局,以此求生。
大纪元专栏作者王赫评论说,中国制造业的投资中,民间投资约占80%,2022至2024这三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都是负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是制造业。相比外商及港澳台商、国有控股及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表现最好,但也不乐观。所以本次座谈会,收效如何,外界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此外,还有没被邀请出席这场重要座谈会的百度创办人李彦宏,原因不明,但引起了市场波动,百度在香港的股市暴跌近7%,市值蒸发约24亿美元,是当天港股跌幅最大的公司。
而在现场参加座谈会的韦尔股份的虞仁荣,则因为在现场时候的发言姿势太“松弛”,像中共高级官老爷的坐姿,而受到热议。认为这个人有点“拽”。

党媒报导中 习失一尊地位?

另外,党媒对这次座谈会的报导,看完我就笑了,我说的没错,中共高层现在是集体领导,习近平根本不是什么“一尊”了。
2月17日座谈会当天,中共央视就播出了有关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新闻画面,习近平的报导规格明显降低。
第一,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但跟近期绝大多数习近平讲话影像一样,讲话声音被抹掉,全片盖着音乐。党媒报导,以前总要给习露出讲话声音,这是吹捧一尊、给其搞个人崇拜的必要细节,别人不能露声音,只有习近平可以,这与习往往喜欢在身前放两盏茶杯一样,都是体现中共党魁的“特权”。但这次没有。
第二,党媒“新华网”报导中,只在标题提到“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但内文中没有透露习近平的讲话内容或其它具体细节。这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第三,习近平既讲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说“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前半句是习近平经常挂在嘴上的,这后半句显然照顾到私营企业,这不是习近平要说的话,也不是他的风格,这应该是别人让他说的。
还有一个重要细节。除了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还有前段时间盛传出事的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丁薛祥,都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丁薛祥的出现辟谣意味明显。
丁是分管科技工作的副总理,却相继缺席了2月7日在哈尔滨举行的亚冬会,2月10日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AI)科技峰会。而本次丁薛祥出来,中共央视只给丁大约不到2秒的走路画面,仔细看可以发觉丁薛祥走路一瘸一拐。
中共这些常委,不太可能去做一些危险运动,因此不太可能是外伤,而是身体健康问题,比如有脑部相关的疾病,就会造成这种结果。难道丁薛祥也中风了?所以前段时间没出来?
但我想这只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去年12月就有人爆料,丁薛祥权力被限缩。他既不是习近平铁杆亲信,还有江派背景。20大上习大权独揽的时候,丁薛祥就被明升暗降了,虽然成为常委,但实权远不及他之前做的中办主任,等于被“束之高阁”。
有分析说他曾是接班人选,但根据近期中共高层的形势,这一点越发虚妄,可能性很低。而且还屡有他遭李强、蔡奇等人压制的传闻,也是符合逻辑的。所以在我来看,我的结论是:丁薛祥最近身体很可能出了问题,影响他出来活动,但丁薛祥也确实个人实权被限缩,都有。

川普在跟普京周旋 欧洲怎么看?

2月1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主持召开欧洲安全和乌克兰问题的讨论会。马克龙认为,欧洲必须在安全和防务方面做得更好,北约秘书长吕特则是说,欧洲准备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2月18日,《柏林日报》引述德国外长贝尔博克的话报导说,欧盟正在准备一项大规模援助计划,给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贝尔博克暗示,这项重大计划的总规模将达到7000亿欧元左右。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已经向乌克兰提供超过1340亿欧元的支持,这项规模更大。欧洲能否做到还是另一回事,咱们就讲,为什么欧洲要这么做。
根据一位博主“老鱼讲古”的说法,德国莱茵金属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提到,由于数十年来国防投资不足,欧洲国家在乌克兰谈判中处于“劣势”,不得不像孩子一样坐在单独的桌子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川普政府对欧洲参与谈判不置可否,美国乌克兰特使凯洛格明确说,欧洲不能参与谈判,卢比奥说欧洲未来可以参与谈判,而俄外长拉夫罗夫则公开说,欧洲不能参加谈判。
欧盟有4.49亿人口,GDP达到18.59万亿美元,这实在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在川普的“轻视”,万斯的“羞辱”,俄罗斯的“蔑视”下,欧洲是该清醒了。实际上,这对西方阵营是有好处的。跟美国理念相近的一个强大的欧洲,对世界安全有更多的好处,我想这也是川普对欧洲严厉的另外一个用意。
此外,川普在跟普京周旋的同时,乌克兰也同意美国开采价值5000亿美元的乌克兰矿藏资源,其中不少矿就在乌克兰东部,俄罗斯占领的区域,这步棋川普下得很妙,如果美国公司要在乌东办厂,那俄罗斯该怎么应对呢?这也会成为俄乌谈判中的筹码。
此外,在军事上,美国与加拿大军舰近日都先后穿越台湾海峡,美军罕见派出海洋勘测船,用整整三天时间缓慢穿行,对北京释放的信号很强烈。而且这是川普第二任期就任以来,美国海军舰船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引发广泛关注。
更为奇特的是,中共东部战区主动发布美军跨越台海的消息,与以往美军或台湾军方先行公布的惯例不同,显示北京受到极大刺激。有分析认为,这是川普在台海问题上的“起手式”,意在对中共进行战略压制,不要轻举妄动。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的爆料信箱是dayu.li@proton.me,如果您想通过支票或现金捐款,也请通过这个邮箱联系我们。而我们节目的网上捐助链接,就放在节目下方。同时,也请朋友们帮助传播我的这个新频道,让更多人来订阅。那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拍案惊奇》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