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2月22日讯】近年来,关于中共党魁习近平“中风”、患病,以及政变、兵变等传闻时有浮现,如果习近平突然在任期内出事,谁会上位接班?至今还是个谜。此前外界猜测,丁薛祥可能是习的“备胎”之一,但时事评论员高新分析,在目前权力最高的政治局常委中,最没有可能上位的就是丁薛祥。
2月21日,高新在他的《夜话中南海》专栏中,分析了除习近平之外,其他六名政治局常委扮演的角色。
文章认为,从地位高低的角度,分别兼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全国政协主席的三个人的地位,仅次于总书记习近平。
但从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力来看,扮演“副总书记”角色的应该是蔡奇,虽然表面上他在七常委里排名第五,“但因为他是中央书记处的一把手,政治势能绝对是在全国人大委员长赵乐际、国务院总理李强和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之上”。
从职责分工来看,七个政治局常委中,六个是一把手,即党的一把手(习近平),国务院的一把手(李强),全国人大的一把手(赵乐际),全国政协的一把手(王沪宁),中央书记处的一把手(蔡奇)和中纪委的一把手(李希),只有丁薛祥是二把手,而且还只是行政机构的二把手(常务副总理)。
因此作者认为,丁薛祥其实是政治局七常委里存在感最低的一个。
作者说,回顾以往,从中共十四大至今,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里的那个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除了十四届的朱镕基和十七届的李克强,其他都是在当届常委会里存在感最低的。毕竟只是一个行政二把手。
此前,外界把丁薛祥视为习近平的“备胎”之一,原因是他在本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里年龄最小。
但是,作者认为,习近平既然已经打破了中共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只能连任两届的“陈规”,就断无可能只连任三届就心满意足。所以,2022年为中共二十大的高层人事做通盘考虑的时候,肯定没有把培养总书记“备胎”的计划纳入其中。丁薛祥的入常则是单纯的“政治犒赏”,就是拉降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的平均年龄。
文章最后分析,“如果习近平安排丁薛祥在二十大上入常是基于总书记职务备胎的考量,那么当时就会把中央书记处(首席)书记的权位交给他丁薛祥而不是蔡奇。对此,只要丁薛祥本人的脑袋尚未被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办公室的门给夹坏了,应该是有清醒认识的。”
迄今为止,想接替习或可能成为习接班人的中共高官中,有三个已被关在监狱里:分别是薄熙来、令计划、孙政才;有两个已被边缘化,分别是胡春华、陈敏尔。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牛犇(Neil Thomas)曾在《习近平的接班人难题》文章中分析,习近平不太可能提前指定接班人,使得接班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动荡。
文章认为,如果习近平突然离任,无论是因病、去世还是辞职,都没有可以遵循的明确程序,将导致权力过渡的混乱。文章分析几种可能的接班情境,包括习近平辞职、领导层叛变、军事政变,或突然患病,每种情境都有其变化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