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今年以來,江蘇常州市的太湖水域多次暴發藍藻災害,太湖南岸的浙江水域近日也受到藍藻威脅。與此同時,大陸其它地區的許多湖泊、水庫也相繼嚴重滋生藍藻。據專家介紹,藍藻不僅使水體發臭,它還會釋放毒素,對水生動物、人和牲畜均會造成危害。
在藍藻爆發的地區人們經常能看見這種綠色的波浪及飛濺的綠色水花,當藍藻死亡腐爛後,鮮亮的綠色就會轉成這種藍灰色並發出如大糞般的惡臭。北京愛曼迪生物科技研究所研究員趙飛虹介紹說,當藍藻死亡細胞膜破裂後會釋放微囊藻毒素,魚、蝦、貝類等會將這種毒素累積在體內,當人吃了這些水生動物或喝了含有毒素的水,長期累積,容易引發肝病、癌症及造成胚胎畸形。
趙飛虹:「微囊藻毒素是一種肝毒素又是一種促癌劑,它會促進身體裡的癌症發生或發展。藻毒素的另一個危害就是長期的潛伏性,再過十年二十年它的毒性以及它對我們生殖系統的影響才會顯現出來」。
自來水廠能否透過技術將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完全過濾掉呢?
趙飛虹:「比如像無錫自來水的話,加工過程中間,它會對微囊藻毒素進行過濾處理,基本上有效率只可達到百分之七十多」。
換句話說,當無錫的民眾喝取自太湖的自來水時,將不能避免攝取到那百分之二十幾的微囊藻毒素,即使民眾將水煮沸也無法消除毒素,因為微囊藻毒素在300攝氏度的高溫下仍然能保留一部分活性。
無錫市居民:「聽到 我當然感覺很驚訝,現在怎麼說?聽了也是蠻絕望的,我想民眾如果全知的話,那當然是蠻恐慌的」。
水體的富營養化是造成藍藻爆發的主因,據統計,中國在2005年全國133個湖泊中,有超過百分之八十八的湖泊呈現富營養化,其中百分之六十一水質為五類和劣五類。太湖、巢湖、滇池皆名列其中。
新唐人記者 梁欣 伊屏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