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開展太空爭霸戰

2007年11月26日美國
【新唐人】主播:印度政府日前宣布將在2008年初發射探月衛星﹐而日本已於9月14號發射了該國的探月衛星“輝夜號”﹐中國政府更是花大力量宣傳10月底發射的“嫦娥號”探月衛星,26號發布了被稱為由該衛星發回的照片。這些都顯示出亞洲國家想要進入爭雄太空的行列﹐那麼這些國家太空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它們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我們請記者孫燦作綜合報道。

記者:印度公佈的登月計畫分三個階段,2008年發射小型探月衛星,2011到2012年間發射登月機器人,最後在2020年派遣印度太空人登陸月球。

日本在2007年2月建構完成了一套由4枚偵察衛星組成的全球監視網路﹐並且公布將在2015年機器人登月。而中國大陸則計劃在2011年實現機器人登月、2020年載人登月。

另外﹐南韓也升高了對太空的興趣,包括計畫將泡菜送上太空,就連馬來西亞也在研究其穆斯林太空人計劃。

主播:發展太空工程耗費巨大,是什麼原因促使亞洲國家開展了這方面的競爭與投入?

記者:《產經新聞》撰文稱﹐中國的目的是一方面想在國際社會中樹立“航天大國”的威信,另一方面亦隱藏著想獲取月球資源以及其他軍事目的。

舊金山大學研究員烏力(Dr. Stephen Uhalley Jr)認為軍事爭霸是中國太空項目的主要原因。

舊金山大學研究員烏力博士(Dr. Stephen Uhalley)﹕“當我們注視中國,由於軍事內容在它的航天項目占很大比重,所以引起一些關注,有人覺得那些軍事成就可能會威脅到我們,但是我希望最終可以避免。中國今年早些時候摧毀了一個自己的氣象衛星,引起了中美競賽的討論,但是我覺得還沒有那麼嚴重。我希望永遠不會。”

另外﹐由於發展太空科技在短時間內並不能真正帶來商機和經濟效益。所以專家認為﹐這些國家背後的動力主要是民族情結和建立民族自豪感。

Dr. Stephen Uhalley:“主要的原因是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尊嚴。這是向世界顯示他是一個強國的方式,說明他的經濟不錯,航空技術有成就,這是最好的方式。這比僅僅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更好。”

為了民族自豪而爭相發展太空技術﹐可以說多少有點亞洲特色。但是對於經濟發達的日本和韓國﹐這樣作也許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還有很多人口在貧困線以下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來說﹐這些花大價錢的太空研製可能是將本國人的生活水準擺在了看不到的民族自豪和政府榮譽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