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奧落幕 加媒質疑中國能肩負更大國際責任

2008年08月24日美國
(中央社記者禾楓雲溫哥華二十四日專電)北京奧運璀燦落幕,採訪的加拿大記者對北京籌辦這次盛會的周密規劃和嚴謹態度,普遍留下深刻正面的印象,都認為有助於提升中共的國際形象。但他們也多批評,北京未信守承諾,繼續壓制新聞採訪自由和人民的言論自由,平白喪失向世人展示中共願真誠接納變革的絕佳機會。

另一方面,他們指出,京奧之後,中共在國際舞台上可望趁勢而起,但能否以更開放的態度肩負起強權應有的責任?則仍有待觀察。

「環球郵報」駐北京記者約克指出,北京奧運籌劃之初就是為電視轉播而設計,透過這個無遠弗屆的媒體,把北京當局精心規劃的和平訊息和強權形象同時傳播到全球各地。在長達兩周的轉播中,各地觀眾接觸到的多是光輝耀眼的正面訊息,破紀錄的高收視率更同時滿足贊助商的需求。

約克也指出,京奧的成功舉辦,有助於鞏固中共政權,在可預見的將來,北京當局更不會輕易釋出政治權力;破紀錄的金牌表現和盛會激起的愛國主義,只怕更會把各類的異議和執政障礙壓碾而過。

約克指出,事實上,透過北京當局事前的詳盡規劃,世人只能看到無數觀眾歡呼的畫面,眾多熱心盡責的義工也讓選手和媒體賓至如歸,但中國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全都被隱藏在螢幕之後。

約克表示,整體看來,中共政府的算計相當精準,京奧期間一些以外國人為主的短暫抗議活動,在國外和中共媒體上並未獲得太多的注意,本國人民未獲允許從事合法的抗議,在國外報導中也多只是附帶一提。

他說,反倒是,前來參訪的各國領袖絡繹於途,加上中國在本屆奧運獎牌上的傑出表現,京奧預期將為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帶來突破。

加國西部最大的英文報紙「溫哥華太陽報」專欄記者索納堤也在一篇專文中指出,北京當局籌辦本屆奧運時的兩大訴求目標:一是,透過這場燦爛耀目的盛會,讓本國人民體認中共正帶引它的十三億人民一路向前、邁向富強;二是,讓國際接受中共已是一個強大、統一的現代國家,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舞台上更是不可或缺的要角。

索納堤指出,中國爭取主辦奧運已有百年歷史,但過去的種種國際形勢和國內政治變化,卻讓它一再被拒於門外,這種「百年孤寂」直到北京奧運終於打破;但京奧也可能因而被中共領導階層當成另一種政治工具和宣傳利器。

他表示,中共掌政的三大要素包括:鐵腕統治、穩定的高經濟成長率、以及上個世紀持續外侮下積累的民族主義。在這次籌辦北京奧運前後,北京充分靈活運用這三要素,而且成果豐碩,中國民間似乎也相當滿意。

曾有多年中國事務採訪經驗的索納堤指出,可想而知,中共領導階層必會運用京奧激發的民氣,進一步掌控國內的政經發展。倒是京奧之後,預期各國也都會擺開天安門陰影,以全新的角度來檢視中國,北京當局今後又要如何順勢重新界定本身的國際地位?值得觀察。

京奧期間,有八十個國家的領導人親往出席,其中不乏許多過去對中共民主和西藏議題諸多批評的領袖,但他們在北京期間反多保持緘默。索納堤指出,這種「叩頭」現象的主因,除了看好中國龐大市場的「商業利益」外,也有鼓勵北京積極走向世界、不再倒退自封的政治審慎考量。

索納堤引用一位漢學家的論點指出,中國雖已漸漸擺脫前兩個世紀的歷史羞辱,但它的領導階層和人民對於外來刺激的反應,依舊相當傳統。因此,國際間對中國的坦率言諫不應停止,但京奧期間或非最佳時機,至少沒有必要在此刻阻擋中國去追求一種更有自信的國家認同。

索納堤指出,過去三周來,國際奧委會和各國領袖透過北京奧運會,已大致迎合中共這些政治和心理上的需求,也提供北京當局必要的助力。接下來,就得看中國能否更積極負責地擔起它在世界舞台上應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