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話傳說

2008年09月14日網聞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黃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中秋由來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主要節日之一。

隨着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着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的砍下去。


吳剛伐桂。


玉兔入月宮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

玄宗漫游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宮的傳說了。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

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着紙條,上面寫着:“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征“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演變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着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中秋食俗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據史料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時代,民間就已有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太師餅”。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着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分給群臣食之。若此說確實,這可能是中秋節分食月餅的開始。但“月餅”一詞,最早是見於南宋吳自牧的紅菱餅。


月餅。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時代是明,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心靈手巧的制餅工人翻新出奇,月餅上做出各種花樣,彭蘊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說:“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游戲取樂。

  古時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征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中秋詩詞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數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全唐詩》)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全唐詩》)

《中秋見月和子由》 (宋)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宋詩鈔》)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一剪梅》(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