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農村生活落後城市10年

2009年04月17日大陸
【新唐人2009年4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何平報導)中國社科院與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9年中國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目前中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落後城鎮居民至少十年,預期2009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將跌至15年來的最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周4月15號在發佈會上表示,《農村經濟綠皮書》所專注的主題是如何擴大農村內需。目前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懸殊,2008年農村人均純收入為4,761元,而當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為15,781元,城鄉比例差距高達3.31倍。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始終落後於城鎮。2008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661元,而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243元。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比從1978年的2.68︰1擴大到2008年的3.07︰1,即目前城鎮居民一個人的消費相當於3個以上的農村居民。報告認為,目前中國農民生活水平比城鎮居民生活水平落後了至少10年,而且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水平差距仍在不斷擴大。

北京的經濟學者茅於軾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農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政府長期性的城鄉發展不均衡政策加重了農民增收的困難:

「農村生活比過去是提高了。當前的情況恐怕並不樂觀,因為經濟危機的關係,打工的機會減少了。所以,現在他們收入減少了,更困難了。城鄉差別,本來農村的收入就是低。但是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中國政府眼睛就盯著城市人口,中國的公共服務、教育、醫療、交通、城市建設在農村都是很差的。這一連串的政策都不利於農村居民提高收入。」

中國《農村經濟綠皮書》預測,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率可能降到6%左右。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將只有5%,增速比2008年回落10個百分點以上,可能跌至1984 年以來15年的最低增速。由於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大幅度下滑,農產品生產價格下跌的勢頭較為明顯,農民增收所面臨的不利因素增多。綠皮書指出,2007年中國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的洗衣機、移動電話數量不足城鎮居民的一半。農村居民的衣著消費也不足城鎮居民的兩成。此外,近千萬農村住戶人均居住面積不足十平方米,農村住房條件亟待改善。

農業部主辦的《中國農產品市場週刊》網站負責人黃良天認為,提高農村居民的消費能力,除了讓農民享有與城鎮居民平等的社會福利,增加就業機會外,關鍵是政府應該真正把土地所有權還給農民:

「農村購買力低的原因有幾個,第一個是經濟危機下他們的就業受到挑戰,很多農民回去以後沒活兒幹了。現在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大概有兩億左右,他們的收入 減低了。第二個就是說他們跟城裡人一樣的國民待遇得不到保障,即使賺了錢,也要留起來預防生病、孩子上學,還有一些農村的住房。政策包括在的法律上給農民相對的社會地位,首先我覺得要回到根本的問題,他們手裡頭什麼都沒有,要把錢真正地還給農民。」

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隨著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目前仍有1,100萬返鄉農民工在過完年後尚未就業,2009年農民外出務工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在綠皮書發佈會上表示,啟動農村內需,不只是要推銷給農民彩電、冰箱,更重要的是加強農村的公共服務。他建議,官方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事業和農業物資技術裝備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