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2月26日訊】據心理學家說,初生嬰兒的內心世界是沒有邊界的。道家所說的“赤子之心”就是這種既沒有物我之分、人我之別,也沒有精神與物質之離的狀態。我們常說孩子是“天使”,是因為他們純真的心靈彷彿與天使的國度是相通的。這些或許人類真正的生命就是來自天上那神聖莊嚴、光明美好的境界,只是由於在這塵世中耳聞目染,漸漸掩蓋了生命原有的純潔與天真,以至於迷失在這滾滾紅塵之中了。這些年來神韻藝術演出之所以大獲成功,深受來自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之歡迎,也正是因為神韻藝術拂去了觀眾心靈上的塵垢,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塵封已久的善良、純真的本性,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各國、各界的觀眾為之感動,為之落淚,為之傾倒。
眾所周知,神韻藝術團主要是由一群法輪功修煉者組成的,在精美絕倫的藝術背後,神韻藝術家們所展現的就是真、善、忍的理念,這既是法輪功最根本的法理,也是我們這個宇宙最根本的特性。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作為世上的萬物之靈,人類的本性也必是來自於這個宇宙的根本特性,因為那就是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無量無計的生命與物質的源頭。無論這個宇宙中的生命、物質與因素多麼的龐雜,一切都是由真、善、忍宇宙根本特性派生的,一切都是在宇宙的運行過程中演化而來的。那麼對於真、善、忍宇宙根本特性,或者稱之為宇宙最高理念而言,所有的邊界都是不存在的,因為一切是它所成,一切因它而住,一切偏離它的皆壞,一切與它對立的終究全滅。
然而對於宇宙中眾多派生的生命和物質來說,它們之間是存在邊界的,因為它們並非宇宙真理的全部,而是真理在某一局部的某種表現。正如一朵美麗的花,其本身並非是美,而是美在世上的某種表現。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它無數種不同的表現,無論是花草、山水、宮闕、園林還是藝術、服飾、人物、鳥獸,所有我們視之為美的一切都不過是美在某時某地的某種表現形式而已。既然存在形式,那麼形式的本身就有其局限性。例如方有方之美,圓有圓之美,方的形式決定了它只能表現方之美,而不能表現圓之美,反之亦然。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不能只有一種形狀,需是有方有圓,有曲有直,這樣的世界才是豐富多彩的,才能夠展現真理在這一範圍內的全部。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存在著邊界,心靈的邊界決定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王國的疆域。倘若我們是這個物質空間中一國之君主,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王國的疆域越大越好,國土內的人民越多越好,也希望自己的王國越繁榮,越強盛越好,自己的領內越太平,越和諧越好。當然在這個所謂的現實中,在我們的肉身所在的這個物質空間中,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屬於自己的王國。然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實際上都有一個世界,一個只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這個內心的世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然而有多少人重視自己內心的這個世界呢?有多少人致力於開拓內心世界的疆域,使之包容天地萬物、芸芸眾生呢?有多少人無欲而剛,讓自己的心靈自強不息呢?又有多少人厚德載物,內心世界中正仁和、光風霽月的呢?
若人的生命果真如修煉界所堅信的那樣是來自於無比美好的天國,來自於電影《阿凡達》向我們展現的那樣壯麗美好的世界,甚至比那個還要壯麗美好無數倍的世界,那麼我們內心的這個世界,是否與我們生命所來自的那個最初的世界存在著某種聯繫,某種對應呢?中國人的祖先歷來就相信“天人相應”,提倡“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宇宙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中國古代備受推崇的“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其中的 “外王”難道只是指這個物質空間的王嗎?又焉知原義所指的不是阿凡達這樣的另外空間的王。我的理解不是儒家傳統上的內聖而後外王,而是內聖的過程即是成就外王的過程,所成就的也不是人間的國王,而是天國世界的法王,因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人的內心世界對應著生命所來的那個世界。難道就因為現代科學還不能證實這些,就可以把我們祖先的學問一筆抹殺,貶之為“迷信” 嗎?
現今出土的兵馬俑還只是秦始皇陵中的一小部分,就這兩千年前製作的一小部分兵馬俑,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做到那個成度嗎?科學家們自己也承認,他們做不到。製作兵馬俑的許多工藝已經失傳了,就憑現代的科技,做不到那麼精良的成度。技術是科學理論的具體應用和延伸,技術上達不到,說明你的科學理論本身就非十全十美,就是有欠缺的。既然現代科學本身都是有欠缺的,怎麼能夠用它去衡量古代的學術,否定古人的學問呢?畢竟用來製作兵馬俑的技術,它也是那個時代的學術理論的具體應用和延伸。沒有發達的學術理論基礎,絕不可能產生髮達的技術,也就不可能大規模製作出兵馬俑這樣高技術含量的藝術品。
借用上文的比喻,現代科學就好比是方形的,中國古代的學術好比是圓形的,若以方形為形狀之惟一標準,圓形當然就不符合這一標準了。可是你這個標準本身是否圓滿無缺,能否用來衡量一切呢?老子曰:“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中國古人的典型智慧。
西方的治學方法側重於區分剖析,將我與非我、主觀與客觀、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概念割裂分解,以不同的定義予以區分,在分門別類的基礎上進行研究。西方科學的發展方式必然導致各學科越分越細,專業學術範圍越來越狹窄,人為地在這世上製造了許多間隔。這種治學方法只能造就專才,不能造就通才。甚至於各類學術專才之間也難以充分溝通,因為對學術的分割肢解已經到了隔行如隔山的地步了。
人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長大,從小所受的就是這種教育,那麼這種將整個世界分割為一段段小碎片來理解的科學在人們的內心所造成的投影必然是一個殘缺不全的,被重重分割的世界。這樣的內心世界,其疆域必然狹小,所能夠包容的又能有多少呢?人的所作所為是由其思想所決定的,換言之人的外在表現是其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那麼在當今世界,個人與個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分歧、矛盾、對立,難道不正是各自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嗎?而這一切的分歧、矛盾和對立已經把我們這個世界推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如果沒有一個普遍的真理能夠一以貫之,打通所有學術之間的間隔;如果沒有一個普世的價值能夠消融所有內心世界的隔閡,將世上所有向善的心靈凝聚在一起;如果今天這世上沒有一種奇蹟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人類社會的未來就是黯淡無光的,因為這世上沒有任何孕育光明的希望。
然而神韻藝術創造了這一奇蹟。無論是音樂家、舞蹈家、攝影家還是服裝設計師,都能夠從中汲取靈感,受到啟發;也無論是華人、美國人、歐洲人還是其他族裔的人,也都能從中感受到純淨、慈悲的偉大力量,在藝術的氛圍中得到心靈的昇華。這正說明神韻藝術所展現的真、善、忍理念與所有人內心的本性是息息相通的,是不存在任何地域、族裔或文化的間隔的。這也預示著真、善、忍的理念將帶給人類光明美好的未來,因為它就是人類的希望,一切的美好與光明都孕育於其中。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看中國》
眾所周知,神韻藝術團主要是由一群法輪功修煉者組成的,在精美絕倫的藝術背後,神韻藝術家們所展現的就是真、善、忍的理念,這既是法輪功最根本的法理,也是我們這個宇宙最根本的特性。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作為世上的萬物之靈,人類的本性也必是來自於這個宇宙的根本特性,因為那就是無邊無際的廣大宇宙中無量無計的生命與物質的源頭。無論這個宇宙中的生命、物質與因素多麼的龐雜,一切都是由真、善、忍宇宙根本特性派生的,一切都是在宇宙的運行過程中演化而來的。那麼對於真、善、忍宇宙根本特性,或者稱之為宇宙最高理念而言,所有的邊界都是不存在的,因為一切是它所成,一切因它而住,一切偏離它的皆壞,一切與它對立的終究全滅。
然而對於宇宙中眾多派生的生命和物質來說,它們之間是存在邊界的,因為它們並非宇宙真理的全部,而是真理在某一局部的某種表現。正如一朵美麗的花,其本身並非是美,而是美在世上的某種表現。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其它無數種不同的表現,無論是花草、山水、宮闕、園林還是藝術、服飾、人物、鳥獸,所有我們視之為美的一切都不過是美在某時某地的某種表現形式而已。既然存在形式,那麼形式的本身就有其局限性。例如方有方之美,圓有圓之美,方的形式決定了它只能表現方之美,而不能表現圓之美,反之亦然。所以我們這個世界不能只有一種形狀,需是有方有圓,有曲有直,這樣的世界才是豐富多彩的,才能夠展現真理在這一範圍內的全部。
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存在著邊界,心靈的邊界決定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王國的疆域。倘若我們是這個物質空間中一國之君主,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王國的疆域越大越好,國土內的人民越多越好,也希望自己的王國越繁榮,越強盛越好,自己的領內越太平,越和諧越好。當然在這個所謂的現實中,在我們的肉身所在的這個物質空間中,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屬於自己的王國。然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實際上都有一個世界,一個只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這個內心的世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然而有多少人重視自己內心的這個世界呢?有多少人致力於開拓內心世界的疆域,使之包容天地萬物、芸芸眾生呢?有多少人無欲而剛,讓自己的心靈自強不息呢?又有多少人厚德載物,內心世界中正仁和、光風霽月的呢?
若人的生命果真如修煉界所堅信的那樣是來自於無比美好的天國,來自於電影《阿凡達》向我們展現的那樣壯麗美好的世界,甚至比那個還要壯麗美好無數倍的世界,那麼我們內心的這個世界,是否與我們生命所來自的那個最初的世界存在著某種聯繫,某種對應呢?中國人的祖先歷來就相信“天人相應”,提倡“天人合一”,認為人與宇宙之間存在著對應關係。中國古代備受推崇的“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其中的 “外王”難道只是指這個物質空間的王嗎?又焉知原義所指的不是阿凡達這樣的另外空間的王。我的理解不是儒家傳統上的內聖而後外王,而是內聖的過程即是成就外王的過程,所成就的也不是人間的國王,而是天國世界的法王,因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人的內心世界對應著生命所來的那個世界。難道就因為現代科學還不能證實這些,就可以把我們祖先的學問一筆抹殺,貶之為“迷信” 嗎?
現今出土的兵馬俑還只是秦始皇陵中的一小部分,就這兩千年前製作的一小部分兵馬俑,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做到那個成度嗎?科學家們自己也承認,他們做不到。製作兵馬俑的許多工藝已經失傳了,就憑現代的科技,做不到那麼精良的成度。技術是科學理論的具體應用和延伸,技術上達不到,說明你的科學理論本身就非十全十美,就是有欠缺的。既然現代科學本身都是有欠缺的,怎麼能夠用它去衡量古代的學術,否定古人的學問呢?畢竟用來製作兵馬俑的技術,它也是那個時代的學術理論的具體應用和延伸。沒有發達的學術理論基礎,絕不可能產生髮達的技術,也就不可能大規模製作出兵馬俑這樣高技術含量的藝術品。
借用上文的比喻,現代科學就好比是方形的,中國古代的學術好比是圓形的,若以方形為形狀之惟一標準,圓形當然就不符合這一標準了。可是你這個標準本身是否圓滿無缺,能否用來衡量一切呢?老子曰:“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中國古人的典型智慧。
西方的治學方法側重於區分剖析,將我與非我、主觀與客觀、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概念割裂分解,以不同的定義予以區分,在分門別類的基礎上進行研究。西方科學的發展方式必然導致各學科越分越細,專業學術範圍越來越狹窄,人為地在這世上製造了許多間隔。這種治學方法只能造就專才,不能造就通才。甚至於各類學術專才之間也難以充分溝通,因為對學術的分割肢解已經到了隔行如隔山的地步了。
人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長大,從小所受的就是這種教育,那麼這種將整個世界分割為一段段小碎片來理解的科學在人們的內心所造成的投影必然是一個殘缺不全的,被重重分割的世界。這樣的內心世界,其疆域必然狹小,所能夠包容的又能有多少呢?人的所作所為是由其思想所決定的,換言之人的外在表現是其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那麼在當今世界,個人與個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的分歧、矛盾、對立,難道不正是各自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嗎?而這一切的分歧、矛盾和對立已經把我們這個世界推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如果沒有一個普遍的真理能夠一以貫之,打通所有學術之間的間隔;如果沒有一個普世的價值能夠消融所有內心世界的隔閡,將世上所有向善的心靈凝聚在一起;如果今天這世上沒有一種奇蹟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人類社會的未來就是黯淡無光的,因為這世上沒有任何孕育光明的希望。
然而神韻藝術創造了這一奇蹟。無論是音樂家、舞蹈家、攝影家還是服裝設計師,都能夠從中汲取靈感,受到啟發;也無論是華人、美國人、歐洲人還是其他族裔的人,也都能從中感受到純淨、慈悲的偉大力量,在藝術的氛圍中得到心靈的昇華。這正說明神韻藝術所展現的真、善、忍理念與所有人內心的本性是息息相通的,是不存在任何地域、族裔或文化的間隔的。這也預示著真、善、忍的理念將帶給人類光明美好的未來,因為它就是人類的希望,一切的美好與光明都孕育於其中。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