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4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何平報導)4月9日,加拿大華裔作家鄭慧齡到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由亞洲電台。本台記者何平就鄭慧齡近期出版的《向毛擲雞蛋》一書對她進行了專訪。
加拿大華裔作家鄭慧齡女士的新作《向毛擲雞蛋》一書,已連續數十週上榜加拿大最佳暢銷書排名。該書以紀實性文筆,記錄了被喻為「天安門三君子」的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在1989年天安門「六四」期間,用裝有顏料的雞蛋塗汙了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肖像事件的諸多細節以及當事人的思想活動和之後所受到的迫害。鄭慧齡女士在本週五的專訪中表示:
「《向毛擲雞蛋》一書是關於來自湖南省的3位青年人,在1989年的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中,面對當局『戒嚴令』最終將導致的可怕後果,用裝有顏料的雞蛋塗汙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肖像來表達抗議的行動。這本書在記錄這一震驚各界事件的同時,集中描寫了3個當事人中的魯德成,一位機修工人的遭遇。他因此被中國政府判處16年徒刑,並在20年之後以政治難民身分定居加拿大。」
鄭慧齡女士表示,在「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20餘年後的今天,促使她提筆重新記錄這段歷史的起因並沒有改變:
「20年來,我們需要問一問自己,人權狀況在中國是否有任何的改善?天安門事件直至今天,仍然是一個被禁止的話題。事實上,20年來中國極力吸引西方投資,雖然經濟出現了奇蹟般的發展,但對於人權的保障卻更加漠視。借用魯德成這位普通機修工人的經歷,呼喚人們對於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是我決定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鄭慧齡女士介紹說,為了完成這部歷時3年的作品,她親身到訪過魯德成的故鄉-湖南瀏陽,並沿著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當年進京的路線,對這一事件的知情者們進行了訪談:
「我想要寫出的這部作品不能只基於對魯德成的採訪,我知道還必須到訪魯德成的故鄉瀏陽。瞭解他的成長環境和事後魯德成與妻子遭遇迫害的一些事件。我沿著他當年的路線從瀏陽到長沙,搭乘連夜的火車從長沙去北京。我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生活了5天,為感受他們3人在1989年5月23日的精神壓力,我自己也站到了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肖像前。之後又訪問了魯德成被囚禁的一些地方。這一經歷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尤其是其間對魯德成、余志堅、喻東嶽的親屬、朋友、同事和被中國政府指為異見人士的採訪,都為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鄭慧齡女士認為,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當年雖然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但重要的是他們以此震驚各界的行動表達出了反抗極權專制的政治訴求:
「5月23號那一天,是首都下達戒嚴令的第4天,北京市民仍然忙於晚上在城市外圍的各主要交通路段封堵軍車、坦克。廣場上的學生們睡在自制的塑料帳篷中,期盼以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促使政府的態度發生轉變。只有這3位來自湖南的青年人意識到,人民所面對的是一個只相信以暴力鎮壓維護政權穩定的政府。他們認識到,請願學生和市民單純地希望以設置路障來避免即將到來的軍事鎮壓,而忘記了他們聚集到一起的最初目的是對於民主進步的訴求。他們希望以塗汙毛澤東肖像的行動,喚起人們質疑政府『戒嚴令』的合法性,希望喚起人們對於共產黨個人崇拜和獨裁專制的反思。」
對於這本書的中國讀者,鄭慧齡女士特別指出,希望讀者能夠超越當局的封鎖,直面那段歷史的事實:
「寫作這樣一部反映人權的作品、一部描寫一位普通機修工人的生活和命運的作品,我希望能夠喚醒倖存者們的沉默、這種對於民主政治訴求的沉默。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司法不公、官僚腐化和貧富不均的問題日趨嚴重。遺憾的是中國政府繼續以宣揚民族主義混淆民主變革。20餘年前中國人民那種要求變革的精神並沒有消失,我希望中國的讀者,尤其是年輕人能夠有勇氣打開這本書,直面那段歷史。」
鄭慧齡女士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先後獲得多倫多大學經濟學碩士和約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目前鄭慧齡女士正在北美為新作《向毛擲雞蛋》一書進行發行、宣傳活動。
加拿大華裔作家鄭慧齡女士的新作《向毛擲雞蛋》一書,已連續數十週上榜加拿大最佳暢銷書排名。該書以紀實性文筆,記錄了被喻為「天安門三君子」的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在1989年天安門「六四」期間,用裝有顏料的雞蛋塗汙了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肖像事件的諸多細節以及當事人的思想活動和之後所受到的迫害。鄭慧齡女士在本週五的專訪中表示:
「《向毛擲雞蛋》一書是關於來自湖南省的3位青年人,在1989年的北京天安門民主運動中,面對當局『戒嚴令』最終將導致的可怕後果,用裝有顏料的雞蛋塗汙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肖像來表達抗議的行動。這本書在記錄這一震驚各界事件的同時,集中描寫了3個當事人中的魯德成,一位機修工人的遭遇。他因此被中國政府判處16年徒刑,並在20年之後以政治難民身分定居加拿大。」
鄭慧齡女士表示,在「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20餘年後的今天,促使她提筆重新記錄這段歷史的起因並沒有改變:
「20年來,我們需要問一問自己,人權狀況在中國是否有任何的改善?天安門事件直至今天,仍然是一個被禁止的話題。事實上,20年來中國極力吸引西方投資,雖然經濟出現了奇蹟般的發展,但對於人權的保障卻更加漠視。借用魯德成這位普通機修工人的經歷,呼喚人們對於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是我決定寫這本書的主要原因。」
鄭慧齡女士介紹說,為了完成這部歷時3年的作品,她親身到訪過魯德成的故鄉-湖南瀏陽,並沿著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當年進京的路線,對這一事件的知情者們進行了訪談:
「我想要寫出的這部作品不能只基於對魯德成的採訪,我知道還必須到訪魯德成的故鄉瀏陽。瞭解他的成長環境和事後魯德成與妻子遭遇迫害的一些事件。我沿著他當年的路線從瀏陽到長沙,搭乘連夜的火車從長沙去北京。我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生活了5天,為感受他們3人在1989年5月23日的精神壓力,我自己也站到了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肖像前。之後又訪問了魯德成被囚禁的一些地方。這一經歷對我的寫作幫助很大,尤其是其間對魯德成、余志堅、喻東嶽的親屬、朋友、同事和被中國政府指為異見人士的採訪,都為這本書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鄭慧齡女士認為,魯德成、余志堅和喻東嶽當年雖然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但重要的是他們以此震驚各界的行動表達出了反抗極權專制的政治訴求:
「5月23號那一天,是首都下達戒嚴令的第4天,北京市民仍然忙於晚上在城市外圍的各主要交通路段封堵軍車、坦克。廣場上的學生們睡在自制的塑料帳篷中,期盼以繼續留在天安門廣場促使政府的態度發生轉變。只有這3位來自湖南的青年人意識到,人民所面對的是一個只相信以暴力鎮壓維護政權穩定的政府。他們認識到,請願學生和市民單純地希望以設置路障來避免即將到來的軍事鎮壓,而忘記了他們聚集到一起的最初目的是對於民主進步的訴求。他們希望以塗汙毛澤東肖像的行動,喚起人們質疑政府『戒嚴令』的合法性,希望喚起人們對於共產黨個人崇拜和獨裁專制的反思。」
對於這本書的中國讀者,鄭慧齡女士特別指出,希望讀者能夠超越當局的封鎖,直面那段歷史的事實:
「寫作這樣一部反映人權的作品、一部描寫一位普通機修工人的生活和命運的作品,我希望能夠喚醒倖存者們的沉默、這種對於民主政治訴求的沉默。近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司法不公、官僚腐化和貧富不均的問題日趨嚴重。遺憾的是中國政府繼續以宣揚民族主義混淆民主變革。20餘年前中國人民那種要求變革的精神並沒有消失,我希望中國的讀者,尤其是年輕人能夠有勇氣打開這本書,直面那段歷史。」
鄭慧齡女士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先後獲得多倫多大學經濟學碩士和約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目前鄭慧齡女士正在北美為新作《向毛擲雞蛋》一書進行發行、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