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2日訊】進入2025年,中共政治局勢格外詭異,四中全會遲遲未開,現又傳聞中共黨魁習近平再度發病,而輔佐習十年的中共現任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最近在一些重大場合消失。外界猜測,中共高層權鬥可能更加激烈,丁薛祥的江派背景,可能影響他的命運走向。
2月11日,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海外X平台發文,揭示了丁薛祥的身世之迷,以及他在兩個中共黨魁江澤民與習近平之間扮演的角色。
替習近平盯著上海 維護與江家關係
1999年,37歲的丁薛祥進入上海市黨政系統,先後擔任過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正局級)、區委副書記、區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事局長。也就是說,丁薛祥是在黃菊和陳良宇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期間,被提拔起來的年輕技術官員。2007年3月,習近平到上海擔任市委書記,成為丁薛祥的頂頭上司,丁薛祥當時剛剛就職市委副祕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不到三個月。
兩個月之後,丁薛祥升任上海市委常委、祕書長,成為副部級官員。
丁薛祥和習近平在上海的工作關係只有七個月。2007年10月,上海巿委書記由鄧小平家族代言人俞正聲接任,丁薛祥依舊擔任上海市委祕書長。
蔡慎坤說,丁薛祥在這期間,「替習近平盯著上海,更重要的是替習近平維護江家關係,深得江家信任」,俞正聲十八大前進入常委,上海巿委書記由老市長韓正接任,此後丁薛祥卸任市委祕書長,轉任上海市政法委書記,接替江澤民親外甥吳志明。
蔡慎坤表示,「吳志明把持上海市公安政法系統長達14年,要處理好這種關係,又要深得習近平信任江家滿意,絕非易事,丁薛祥精明的漩渦在習近平和江家之間,最終得到習近平認可,也得到江澤民支持。」
替江監控習近平
早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江澤民雖然卸任黨內職務,但通過垂簾聽政繼續對中共政局施加深遠影響。此時,江系上海幫成為中共權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丁薛祥在上海的政治生涯也因此受到了江系勢力的直接提攜和扶持。習近平掌權之初名義上是最高領導人,實際上他和前任胡錦濤一樣,在許多方面受到江澤民的鉗制。在江澤民通過垂簾聽政控制政局的情況下,習近平無法完全自主決定身邊人的安排。丁薛祥進入中南海,就帶有江系勢力的深刻烙印。這一時期,江澤民通過對中共高層的布局,使習近平必須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進行妥協,這也影響了習近平對身邊人選的決定。
在習近平2013年上台之初,丁薛祥被派到習近平身邊,任中辦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
蔡慎坤在文章中說,這顯然是江澤民精心安排的一部分,這一安排不僅是江澤民對習近平的監控措施,也顯示了江對丁薛祥的信任。將丁薛祥安排在習身邊,以保持對新領導層的控制。這一舉動顯示了江澤民對習近平的權力布局的精心安排。江通過丁薛祥確保了對習的影響力,防止出現令計劃式的「家賊」問題,確保習的決策不會被外部力量干擾,同時防止福建浙江幫包圍習。
帶著江系背景 進入習近平核心圈
習近平在完成第一任期後,通過大規模反腐清洗了江系大批人馬,也摧毀了江澤民在黨政軍內的人事布局,而丁薛祥在這個過程中,也完成了角色轉換,從江的監軍變成習近平的核心幕僚。蔡慎坤說,「這種角色轉變也反映了中共權力結構的複雜性和高層政治的不可預測性。」丁薛祥進入習近平核心圈之後,逐步在習近平身邊積累了極高的信任度和影響力,他的政治靈活性和對江派勢力的深刻了解,使他能夠在中共高層權力鬥爭中遊刃有餘,成為習近平的重要助手和核心幕僚,逐漸淡化了江澤民的監軍色彩。
二十大後明升暗降
在習近平的權力逐步穩固的過程中,丁薛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他不僅在黨務工作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還在重大決策中為習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蔡慎坤認為,丁薛祥的背景始終是江系,這一背景在習近平最終掌握中共最高權力後,逐漸成為了負面因素,影響了他在中共高層中的位置和作用。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建立了自己的「習家王國」,奠定了以之江新軍和閩江舊部為基礎的權力架構。丁薛祥的角色從表面上的親信,逐漸轉變為一個身居高位但缺少實權的尷尬境地。
蔡慎坤說,雖然丁薛祥升任常委,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這看似是升職,但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在這個過程中,丁薛祥面臨著習近平親信李強的壓制,並逐漸被邊緣化。儘管他在常委中繼續擔任要職,但他在權力爭奪和內部排擠中處境艱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文章說,丁薛祥從江系上海幫的成員到習近平的核心幕僚,他的經歷反映了江澤民對習近平早期的深遠影響,也揭示了中共內部派系鬥爭的深刻邏輯。在習近平完成第一任期後,儘管丁薛祥順利進入常委,但面臨的權力挑戰和邊緣化問題顯示了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的複雜與微妙。
獨立評論人杜政此前在台媒《上報》發文認為,丁薛祥由於長期擔任祕書、辦公室主任,從未主政一方,也沒有經濟治理經驗,他當常務副總理屬於「趕鴨子上架」。但據傳丁薛祥也有心機,他盼習「駕崩」前,能留下遺言讓他接班,想當「華國鋒第二」。
近期,丁薛祥沒有出現在一些看似應該出現的重大場合,引發猜測。
(責任編輯: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