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7月1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安培報導)在中國各地,對基層幹部來說,接待來自上級政府部門的考核、評估或考察人員,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有的地方基層幹部每年150天都忙於接待,喝酒是他們擔當這項任務的必修課。「既怕來人,更怕人不來」,這話揭示出各地基層幹部普遍都有的矛盾心態。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安培邀請中國憲法研究教學網創辦人王金祥先生和原湖北潛江市人大代表姚立法先生就中國這種公務接待問題的根源和解決之道進行討論。
記者:「中國各地大大小小的來自上級的檢查、考察讓基層的幹部苦不堪言,有的地方比如說廣西有的區直單位一天就接待7個考察團。首先請問姚立法先 生,你看這種現象長期如此,它的根源是什麼呢?」
姚立法先生:「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財政預算的問題、財政透明的問題,因為財政預算和決算是不透明的。假設財政預算和決算是透明、公開的話,接待費用就沒辦法支出了,沒地方去報。這樣的話就會阻止他接待;第二就是官員對其它的評審的問題。剛才說了他們忙於接待,應酬不過來,很累、承受不了,實際上從他的本意他是願意接待的。」
記者:「廣西又有某縣級政府提出的口號就是 『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產力』。那麼,這些官員他就是願意接待的嗎?」
姚立法先生:「對,方方面面講他都是願意接待的。就是說於公於私有利無害;第二個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忙得不亦樂乎,他的工作做得好,他接待過程中還可以腐敗,在報銷方面他是可以腐敗的;第三個就是人民就是老百姓對官員的監督完全沒有可能。所以說呢他把納稅人的錢、部分財政撥款或者是小金庫的錢裝到他自己的腰包裡了。所以說他就敢這樣大膽地用甚至去透支地來用,開支的時候他就不心疼。」
記者:「姚立法先生剛才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地方公務接待任務繁重的根本原因。那麼,王金祥先生你怎麼看這種現象?您看中國的一些地方基層幹部一年150天忙於接待?」
王金祥先生:「按照我們的《憲法》規定就是違法的。首先第一點是這個問題是人民的管理權,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喪失了,沒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了,公民權,用財和用權,人權和財產的兩個根本的東西。因為他搞接待他還搞什麼互訪呀,我看經常報紙上面某某市代表團上哪兒去考察,你說這些錢從哪兒來?它都是隨意性地用老百姓的錢、用納稅人的錢,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控制。財政的開支老百姓是沒有權力去過問的,就是在人大會上走一個過場。人大代表都不知道開支到哪裡去了。上級也好、不管是哪一級的官員都是人民的公僕嘛。他要拿人民的錢讓他們去遊玩。官員到哪個地方到下面去檢查工作或者指導工作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兒,還搞什麼專門有人接待,這就不正常,是違法的。實際管理權是沒有到位的嘛。《憲法》上面寫著『為人民服務』,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都要講究工作效率努力為人民服務,但是沒有做到這一點。」
記者:「中國也出台過規定《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規定》2006年的規定,說是『黨政機關不得違反規定到名勝風景區去舉辦會議活動,嚴禁以各種名義方式變相旅遊。接待單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贈送禮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禮品等』。這個在現實生活中執行為什麼這麼難?不接待不行嗎,姚立法先生?」
姚立法先生:「他不接待肯定是不行的。第一他是上級;第二是下級工作的好壞由上級肯定來表態。普遍的就是說下級的官員官帽保不保得住,上級也有很大的決定權。接待就是他的一項工作,因為我們中國的國情我是比較熟悉。我在機關工作了近20年,我也當過人大代表。假設他抵制的話他那份工作就幹不長了,所以他不敢抵制的。上面說要接待,接待人是辦事的人。接待的人他沒有權力去抵制。接待的人是必須去接待而且還要接待好。」
記者:「中國地方幹部對上級來的各種考察團也有不願意接待的,但是呢又被迫接待,有的都累病了住進醫院。山西平遙的一個官員也曾一語道破天機,他說『來的都是客,一個都惹不起』。那麼這種情況下, 王金祥先生,你看著這種公務接待的不正之風有沒有辦法扭轉呢?」
王金祥先生:「辦法肯定是有的。第一,咱們財政的錢就是納稅人的錢,公共資金不可以隨便動用。咱們在立法方面應該回歸到我們的《憲法》上面來,讓人民有權去監督他;讓官員不可以隨便去花財政的公共資金。公共資金都要用於國家對人民有利的建設事業這一方面來,對老百姓有利的這一方面來,就是用錢的制度;再一個就是用錢的制度,用了多少錢都要公開,公開了以後要有監督,監督以後有違反的要進行處罰。我們現在是有制度,有制度但是沒有落實。那些東西基本上是沒有落實。就是說我們經常要求某些部門,我記得前幾天我到過昆明市,那個財政局讓他們公開一下他們的財政開支呀,招待費呀花了多少?買了多少車?財政局有的人都非常反感。他說『你有什麼權利問?』我說『我有權利問,我是公民。』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這個規定嘛,所以說這個它根本上就是它花錢大家都有權利去批評、去問責。」
記者:「中國官方的《半月談》雜誌也呼籲讓地方的公務接待走出困境。那麼,姚立法先生,你看中國有希望轉變這種公務接待中的不正之風的情況嗎?」
姚立法先生:「首先來講,我還是覺得非常的困難,你看江澤民上台之初的時候搞過一個什麼四菜一湯。這個四菜一湯我想老百姓絕對不答應,你拿了工資,拿了出差補助你還要什麼四菜一湯呢?江澤民當時他自己拿著筷,拿著碗去站隊,後來又搞了什麼四菜一湯,堅持下來了嗎?從財金紀律上來講、從納稅人的錢方面來講的話也是不可以的,但是它這個不可以的東西都並沒有堅持下來。第二,當然要改變的話很簡單,就是從制度上保證,不是說你江澤民表態,你胡錦濤表率做樣子。要從制度上保證,制度上保證就是說人民有監督權利、人民有控告的權利、人民有起訴的權利、人民有真實的選舉的權利。現在這個《政府公開條例》成了一個虛假的東西,是一個不管用的東西,很騙人的東西。就是說法律也好,規章制度也好說得要具體,要可操作。違反的話要受到懲罰。誰也不能說情,誰也不能不了了之。要改變的話就從制度上搞,要廢除和修改現行的那些騙人的虛假的制度。」
記者:「謝謝二位的觀點。」
記者:「中國各地大大小小的來自上級的檢查、考察讓基層的幹部苦不堪言,有的地方比如說廣西有的區直單位一天就接待7個考察團。首先請問姚立法先 生,你看這種現象長期如此,它的根源是什麼呢?」
姚立法先生:「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財政預算的問題、財政透明的問題,因為財政預算和決算是不透明的。假設財政預算和決算是透明、公開的話,接待費用就沒辦法支出了,沒地方去報。這樣的話就會阻止他接待;第二就是官員對其它的評審的問題。剛才說了他們忙於接待,應酬不過來,很累、承受不了,實際上從他的本意他是願意接待的。」
記者:「廣西又有某縣級政府提出的口號就是 『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就是生產力』。那麼,這些官員他就是願意接待的嗎?」
姚立法先生:「對,方方面面講他都是願意接待的。就是說於公於私有利無害;第二個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忙得不亦樂乎,他的工作做得好,他接待過程中還可以腐敗,在報銷方面他是可以腐敗的;第三個就是人民就是老百姓對官員的監督完全沒有可能。所以說呢他把納稅人的錢、部分財政撥款或者是小金庫的錢裝到他自己的腰包裡了。所以說他就敢這樣大膽地用甚至去透支地來用,開支的時候他就不心疼。」
記者:「姚立法先生剛才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國地方公務接待任務繁重的根本原因。那麼,王金祥先生你怎麼看這種現象?您看中國的一些地方基層幹部一年150天忙於接待?」
王金祥先生:「按照我們的《憲法》規定就是違法的。首先第一點是這個問題是人民的管理權,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喪失了,沒有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了,公民權,用財和用權,人權和財產的兩個根本的東西。因為他搞接待他還搞什麼互訪呀,我看經常報紙上面某某市代表團上哪兒去考察,你說這些錢從哪兒來?它都是隨意性地用老百姓的錢、用納稅人的錢,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控制。財政的開支老百姓是沒有權力去過問的,就是在人大會上走一個過場。人大代表都不知道開支到哪裡去了。上級也好、不管是哪一級的官員都是人民的公僕嘛。他要拿人民的錢讓他們去遊玩。官員到哪個地方到下面去檢查工作或者指導工作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兒,還搞什麼專門有人接待,這就不正常,是違法的。實際管理權是沒有到位的嘛。《憲法》上面寫著『為人民服務』,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都要講究工作效率努力為人民服務,但是沒有做到這一點。」
記者:「中國也出台過規定《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規定》2006年的規定,說是『黨政機關不得違反規定到名勝風景區去舉辦會議活動,嚴禁以各種名義方式變相旅遊。接待單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贈送禮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禮品等』。這個在現實生活中執行為什麼這麼難?不接待不行嗎,姚立法先生?」
姚立法先生:「他不接待肯定是不行的。第一他是上級;第二是下級工作的好壞由上級肯定來表態。普遍的就是說下級的官員官帽保不保得住,上級也有很大的決定權。接待就是他的一項工作,因為我們中國的國情我是比較熟悉。我在機關工作了近20年,我也當過人大代表。假設他抵制的話他那份工作就幹不長了,所以他不敢抵制的。上面說要接待,接待人是辦事的人。接待的人他沒有權力去抵制。接待的人是必須去接待而且還要接待好。」
記者:「中國地方幹部對上級來的各種考察團也有不願意接待的,但是呢又被迫接待,有的都累病了住進醫院。山西平遙的一個官員也曾一語道破天機,他說『來的都是客,一個都惹不起』。那麼這種情況下, 王金祥先生,你看著這種公務接待的不正之風有沒有辦法扭轉呢?」
王金祥先生:「辦法肯定是有的。第一,咱們財政的錢就是納稅人的錢,公共資金不可以隨便動用。咱們在立法方面應該回歸到我們的《憲法》上面來,讓人民有權去監督他;讓官員不可以隨便去花財政的公共資金。公共資金都要用於國家對人民有利的建設事業這一方面來,對老百姓有利的這一方面來,就是用錢的制度;再一個就是用錢的制度,用了多少錢都要公開,公開了以後要有監督,監督以後有違反的要進行處罰。我們現在是有制度,有制度但是沒有落實。那些東西基本上是沒有落實。就是說我們經常要求某些部門,我記得前幾天我到過昆明市,那個財政局讓他們公開一下他們的財政開支呀,招待費呀花了多少?買了多少車?財政局有的人都非常反感。他說『你有什麼權利問?』我說『我有權利問,我是公民。』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這個規定嘛,所以說這個它根本上就是它花錢大家都有權利去批評、去問責。」
記者:「中國官方的《半月談》雜誌也呼籲讓地方的公務接待走出困境。那麼,姚立法先生,你看中國有希望轉變這種公務接待中的不正之風的情況嗎?」
姚立法先生:「首先來講,我還是覺得非常的困難,你看江澤民上台之初的時候搞過一個什麼四菜一湯。這個四菜一湯我想老百姓絕對不答應,你拿了工資,拿了出差補助你還要什麼四菜一湯呢?江澤民當時他自己拿著筷,拿著碗去站隊,後來又搞了什麼四菜一湯,堅持下來了嗎?從財金紀律上來講、從納稅人的錢方面來講的話也是不可以的,但是它這個不可以的東西都並沒有堅持下來。第二,當然要改變的話很簡單,就是從制度上保證,不是說你江澤民表態,你胡錦濤表率做樣子。要從制度上保證,制度上保證就是說人民有監督權利、人民有控告的權利、人民有起訴的權利、人民有真實的選舉的權利。現在這個《政府公開條例》成了一個虛假的東西,是一個不管用的東西,很騙人的東西。就是說法律也好,規章制度也好說得要具體,要可操作。違反的話要受到懲罰。誰也不能說情,誰也不能不了了之。要改變的話就從制度上搞,要廢除和修改現行的那些騙人的虛假的制度。」
記者:「謝謝二位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