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之謎:一個民族的興衰

2010年11月22日網聞
【新唐人2010年11月22日訊】 懸棺是我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民族葬俗,曾流行分布於我國南方及長江流域的部分山區,其特點是:利用天然岩穴,或鑿孔椓樁,懸棺鑽室等方法,將棺木置於高聳的危崖峭壁之上,令人驚歎叫絕的懸棺遺址,不僅為後人留下了憑吊的聖地,而且還成為祖國一批珍貴的文化遺產。

風光綺麗的川南珙縣,自古便是多民族混居的地區,至今保存著豐富的文化遺址,懸棺便是其中之一,懸棺當地俗稱“掛岩子”,已發現遺址41處,保留懸棺290餘具。這些懸棺多數分布在臨河高山,有的高達百米以上。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曆史記載:夜郎國“僰人”

據《珙縣誌》卷首《序文新編》雲:“珙本西南夷腹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後為夜郎王所脅屬,漢武帝使唐蒙略通僰道、取夜郎,置南廣縣於此,屬犍為郡,蜀漢後帝又於此置南廣郡,以南廣縣為首邑,晉及六朝皆因之,隋改南廣為協州,唐改為鞏州,又改因忠郡,扶德州,宋僅為鞏州。元末明玉珍改為珙州,明洪武四年改為珙縣”。至今已六百餘年。

“僰人”一名,最早見於《呂氏春秋•恃君篇》。《史記•西南夷列傳》記:“且夫邛,西僰之與中國並也”。《說文•人部》釋:“僰,犍為蠻,從人聲。”《華陽國誌•蜀誌》釋:“僰道縣東南四百裡……本有僰人”,可見古代僰人居住在犍為地區,而僰道一帶又為集中地。《敘府誌.外記》有謂:“珙縣多僰人” 。《珙縣誌(卷八)》記得較多具體:“今珙邑僰類已盡,而縣石岩尤多僰人棺。蓋其俗,親死不葬,懸棺高岩,壘壘峭壁間。”另據明《平蠻碑》所敘史實,自萬曆以後僰之一字,已少見稱,或已衰微而融合於其他之族屬,懸棺為之中斷。

由此可見,“僰人”是先秦時期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在川南一帶建立了“僰侯國”,後遭到大量屠殺最終消失。與別的民族不同的是,僰人死後不入土安葬,而是把棺材懸於陡峭的岩壁之上。在宜賓市的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分布有“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最、巴蜀一絕。

懸棺棺木質地與規格

懸棺選材一般多為楠木,棺蓋和棺身全係整木挖鑿而成,形體較大不漆不髹,質地十分堅硬,其規格大小不一:大棺長2米,寬0.5米,高0.4米,一般棺長1.92米,寬0.47米,高0.38米。

目前發現懸棺葬式有下列三種:

岩樁式:即鑿孔打樁,將棺木橫置其上(珙縣懸棺以此種葬式為主);

岩匡式:鑿岩成墓,將棺陳布其內;

岩穴式:利用天然岩穴,陳放棺木。

崖穴懸棺葬主要分布於龍溪河、沐溪河流域,一般開鑿於臨溪河流域的山丘。低者距地僅1米,高者達180至200米。懸棺在奇峰挺拔,峻峭的岩穴之間,許多棺木半懸山崖,有鑿岩為穴橫放者,有鑿岩孔嵌木樁,棺木平置樁上者;也有幾具並放或疊放者。

僰人為何要把棺材置於千仞絕壁之上,又是如何將幾百斤乃至上千斤重的棺木放在距地麵幾十到一百多米的懸崖上的?懸棺置放的方法,目前學術界存在壘土造山說、棧道說、垂吊說等三種說法,但無論哪一種,僰人的智慧都是無可比擬的。

未解之謎

懸棺民族究竟是受了何種社會意識支配進行懸棺以及懸棺的具體方法至今還是一個未知之謎。但顯而易見,珙縣這個民族的先人將沉重的棺木高懸於淩空危崖這巔,說明他們具有高度的智慧與驚人的毅力,是一個勤勞頑強不畏艱險的勇敢民族。

在珙縣懸棺周圍,還發現有大量原始的朱繪岩畫。這些岩畫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內容豐富,形象生動,風格獨特。有人物動物、圖案、符號等多種。雖然經曆了數百年的風雨磨蝕,至今部分色彩尤新。它不僅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藝術珍品,同時還真實地反映了懸棺民族的社會風貌和生活方式。

文章來源:地理論壇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