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7月18日訊】(中央社台北18日電)大陸各地近來出現許多「外熟內生」的蔬果,有菜販坦承,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農在蔬菜未成熟時,使用各種「催熟劑」,加速蔬菜成熟。
目前使用較多的「催熟劑」是乙烯利(ethrel,益收)。按照大陸官方規定,為了使部分蔬果及早轉色,允許在綠熟後期適度使用乙烯利等植物賀爾蒙催熟。但僅限於番茄、熱帶及亞熱帶水果、棉籽3類食物。
新華社報導,在山東、安徽一帶,店家公然出售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店家表示,「催熟劑」銷路很好,幾乎每個菜農都用。
「催熟蔬菜」的「好處」很多。可以早上市多賺錢、可以增加產量,甚至延長保鮮期。菜販說,「在菜場不用藥的(蔬果)2、3天就發軟、很難賣掉,而用藥的至少能保存5、6天」。
「催熟劑」的用法用量都是個謎。有菜農說,「有了『催熟劑』,想讓它什麼時候紅,它就什麼時候紅;如果想快點成熟就把濃度配大一點,想遲幾天成熟,就把濃度配低一點。用多少都是根據經驗,到底有沒有毒害,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具體也沒人來管。」
專家指出,目前使用「乙烯利」的蔬果很多,但「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按照規範使用「催熟劑」,因此「催熟蔬菜」的安全性仍是未知數。
農業部門人員表示,目前在蔬菜的安全檢測項目中,沒有「催熟劑」的檢測指標,也缺乏相應的檢測標準和方法,因此無法判斷植物賀爾蒙的使用是否過量,這方面確實有盲點。
目前使用較多的「催熟劑」是乙烯利(ethrel,益收)。按照大陸官方規定,為了使部分蔬果及早轉色,允許在綠熟後期適度使用乙烯利等植物賀爾蒙催熟。但僅限於番茄、熱帶及亞熱帶水果、棉籽3類食物。
新華社報導,在山東、安徽一帶,店家公然出售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店家表示,「催熟劑」銷路很好,幾乎每個菜農都用。
「催熟蔬菜」的「好處」很多。可以早上市多賺錢、可以增加產量,甚至延長保鮮期。菜販說,「在菜場不用藥的(蔬果)2、3天就發軟、很難賣掉,而用藥的至少能保存5、6天」。
「催熟劑」的用法用量都是個謎。有菜農說,「有了『催熟劑』,想讓它什麼時候紅,它就什麼時候紅;如果想快點成熟就把濃度配大一點,想遲幾天成熟,就把濃度配低一點。用多少都是根據經驗,到底有沒有毒害,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具體也沒人來管。」
專家指出,目前使用「乙烯利」的蔬果很多,但「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按照規範使用「催熟劑」,因此「催熟蔬菜」的安全性仍是未知數。
農業部門人員表示,目前在蔬菜的安全檢測項目中,沒有「催熟劑」的檢測指標,也缺乏相應的檢測標準和方法,因此無法判斷植物賀爾蒙的使用是否過量,這方面確實有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