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0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阿根廷10月底將舉行總統選舉,無論哪一政黨候選人勝出,下一任總統都得想辦法在兩年內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個位數,這一課題已受到專家學者相當的關注。
20世紀末,受到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阿根廷失業率上升,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終致民怨四起,國家也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
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國,曾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宣布獨立後,開始接受歐洲其他國家移民及文化薰陶,歐式建築林立,人文發展指數高,繁華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也被冠上「南美巴黎」的稱號;而探戈、足球、騎馬學校和彭巴草原,更是一般人提到阿根廷時都會聯想到的特色風情。
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阿根廷確實因優美的探戈、富庶的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聞名全球,在種種優越條件下盡情享受生活的阿根廷人,也難免養成驕傲自負的心態。但到了20世紀末,國家卻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
2001年底,不滿的民眾上街示威抗議,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死傷無數,銀行、商店遭洗劫,整個國家只能用一個「亂」字形容,半個月內換了5位總統。
其中一位甚至對外宣布阿根廷無力償還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使得阿根廷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倒債國,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直至2003年基西納(Nestor Kirchner)總統掌權後,國家才慢慢步上軌道。
阿根廷自1853年立憲以來,即實行三權分立制度與民主憲政,而代表反美左翼力量的基西納在2003年當選總統後,雖採取與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相反的經濟改革政策,但並沒有像古巴、委內瑞拉或玻利維亞那般極端,而是與美國保持若即若離的外交關係。
阿根廷在基西納的領導下,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協商償還了債務,國家經濟逐漸恢復成長,但仍受到多方批評,尤其是基西納實施的群眾路線政經策略,被反對派人士指為國家朝現代化更迅速發展的阻力。
巴西南大河聯邦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岡薩維斯(William Goncalves)指出,基西納與阿根廷前總統裴隆(Juan Peron)的政治作風相近,堅信國家社會的平衡發展須仰賴投資工業生產,擴大並多元開發工業園區,以達到提高就業機會、薪資和稅收的目的,讓廣大民眾成為國家財富的基礎。
阿根廷為落實此一經濟模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基西納於是將之前民營化的部分企業恢復國有化,積極投資公共建設,在國家工業發展重點計畫的主軸下,多方在公共政策方面釋出利多;但政府卻因此忽略市場需求,踐踏商業道德和經濟倫理,一面倒向行政機關,雖減少貧窮和降低失業率,卻未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2003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阿根廷經濟成長了65%,而2011年經濟成長預測上修至8.2%,但國內通貨膨脹嚴重,政府仍擺脫不掉曾經是全球最大倒債國的臭名,也說服不了全世界接受這類被指為譁眾取寵、營造低通膨假象的群眾主義,是落實國家永續發展的正確治理模式。
基西納的妻子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Kirchner)2007年10月當選為阿根廷首位民選女總統後,基本上延續了基西納的政經政策。拉丁美洲經濟研究基金會指出,2010年阿根廷的通膨率約達25%,但官方數據卻顯示為10.9%,這都是因為阿根廷政府自2006年10月開始干預「國家統計調查機構」(INDEC),而國內外投資人也從那時開始失去對阿根廷的信任。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UCA)經濟學教授歐康納(Ernesto A.O'Connor)表示,通貨膨脹並非阿根廷獨有,南美其他左翼政府也呈現相同問題,尤其是委內瑞拉,2010年的通貨膨脹甚至超過26%。
反觀巴西、智利和祕魯,近年來成功營造出吸引國內外投資人的氛圍,採取嚴謹的公共支出和貨幣管制政策,舒緩了阻礙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然而,隨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這三個國家的通貨膨脹雖仍維持在6%上下,現在也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經濟學家雖擔心阿根廷通貨膨脹失控的問題,但社會大眾似乎比10年前更有耐心,至今尚未對費南德茲政府「發飆」。Poliarquia諮商公司2011年初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阿根廷人最擔心的是社會治安(占34%)和失業(15%)問題,最後才是通貨膨脹(8%)。
因此,專家不相信通貨膨脹問題會對10月底阿根廷總統選舉扮演決定性角色。而以8月中旬,阿根廷舉行總統選舉初選,費南德茲獲得49.51%選票的結果來看,她連任成功的機會很大,同時也反映出「基西納主義」並沒有因這位阿根廷前總統在去年10月猝逝而消失。
無論如何,阿根廷下一任總統還是得想辦法在兩年內將通貨膨脹控制在個位數。歐康納建議新政府採取軟硬兼施的治理政策,提高中央銀行獨立性,與IMF達成新協議,重審經濟指數的測量方法和重新整頓INDEC,並採取合理的貨幣稽徵措施。
岡薩維斯認為,阿根廷下一任政府首要任務應謹守量入為出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則需加強社會安全、生產安全,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短時間內提高生產性投資,刺激服務業發展,以帶動整體經濟產業結構轉型,不再只依賴工業和初級農牧產品出口。
20世紀末,受到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阿根廷失業率上升,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終致民怨四起,國家也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
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國,曾為西班牙殖民地,1816年宣布獨立後,開始接受歐洲其他國家移民及文化薰陶,歐式建築林立,人文發展指數高,繁華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也被冠上「南美巴黎」的稱號;而探戈、足球、騎馬學校和彭巴草原,更是一般人提到阿根廷時都會聯想到的特色風情。
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阿根廷確實因優美的探戈、富庶的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聞名全球,在種種優越條件下盡情享受生活的阿根廷人,也難免養成驕傲自負的心態。但到了20世紀末,國家卻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
2001年底,不滿的民眾上街示威抗議,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死傷無數,銀行、商店遭洗劫,整個國家只能用一個「亂」字形容,半個月內換了5位總統。
其中一位甚至對外宣布阿根廷無力償還1500多億美元的外債,使得阿根廷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倒債國,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直至2003年基西納(Nestor Kirchner)總統掌權後,國家才慢慢步上軌道。
阿根廷自1853年立憲以來,即實行三權分立制度與民主憲政,而代表反美左翼力量的基西納在2003年當選總統後,雖採取與1990年代新自由主義相反的經濟改革政策,但並沒有像古巴、委內瑞拉或玻利維亞那般極端,而是與美國保持若即若離的外交關係。
阿根廷在基西納的領導下,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協商償還了債務,國家經濟逐漸恢復成長,但仍受到多方批評,尤其是基西納實施的群眾路線政經策略,被反對派人士指為國家朝現代化更迅速發展的阻力。
巴西南大河聯邦大學國際關係系教授岡薩維斯(William Goncalves)指出,基西納與阿根廷前總統裴隆(Juan Peron)的政治作風相近,堅信國家社會的平衡發展須仰賴投資工業生產,擴大並多元開發工業園區,以達到提高就業機會、薪資和稅收的目的,讓廣大民眾成為國家財富的基礎。
阿根廷為落實此一經濟模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基西納於是將之前民營化的部分企業恢復國有化,積極投資公共建設,在國家工業發展重點計畫的主軸下,多方在公共政策方面釋出利多;但政府卻因此忽略市場需求,踐踏商業道德和經濟倫理,一面倒向行政機關,雖減少貧窮和降低失業率,卻未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2003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阿根廷經濟成長了65%,而2011年經濟成長預測上修至8.2%,但國內通貨膨脹嚴重,政府仍擺脫不掉曾經是全球最大倒債國的臭名,也說服不了全世界接受這類被指為譁眾取寵、營造低通膨假象的群眾主義,是落實國家永續發展的正確治理模式。
基西納的妻子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Kirchner)2007年10月當選為阿根廷首位民選女總統後,基本上延續了基西納的政經政策。拉丁美洲經濟研究基金會指出,2010年阿根廷的通膨率約達25%,但官方數據卻顯示為10.9%,這都是因為阿根廷政府自2006年10月開始干預「國家統計調查機構」(INDEC),而國內外投資人也從那時開始失去對阿根廷的信任。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UCA)經濟學教授歐康納(Ernesto A.O'Connor)表示,通貨膨脹並非阿根廷獨有,南美其他左翼政府也呈現相同問題,尤其是委內瑞拉,2010年的通貨膨脹甚至超過26%。
反觀巴西、智利和祕魯,近年來成功營造出吸引國內外投資人的氛圍,採取嚴謹的公共支出和貨幣管制政策,舒緩了阻礙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然而,隨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這三個國家的通貨膨脹雖仍維持在6%上下,現在也開始呈現上升趨勢。
經濟學家雖擔心阿根廷通貨膨脹失控的問題,但社會大眾似乎比10年前更有耐心,至今尚未對費南德茲政府「發飆」。Poliarquia諮商公司2011年初進行的一項調查指出,阿根廷人最擔心的是社會治安(占34%)和失業(15%)問題,最後才是通貨膨脹(8%)。
因此,專家不相信通貨膨脹問題會對10月底阿根廷總統選舉扮演決定性角色。而以8月中旬,阿根廷舉行總統選舉初選,費南德茲獲得49.51%選票的結果來看,她連任成功的機會很大,同時也反映出「基西納主義」並沒有因這位阿根廷前總統在去年10月猝逝而消失。
無論如何,阿根廷下一任總統還是得想辦法在兩年內將通貨膨脹控制在個位數。歐康納建議新政府採取軟硬兼施的治理政策,提高中央銀行獨立性,與IMF達成新協議,重審經濟指數的測量方法和重新整頓INDEC,並採取合理的貨幣稽徵措施。
岡薩維斯認為,阿根廷下一任政府首要任務應謹守量入為出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則需加強社會安全、生產安全,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在短時間內提高生產性投資,刺激服務業發展,以帶動整體經濟產業結構轉型,不再只依賴工業和初級農牧產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