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良臣:民不畏死

2012年01月25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1月26日訊】中國人之所以稱讚老子(名聃),是因為他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經,而人們稱讚道德經,主要是因為老子所說的那些「道」是「非常道」,以至於兩千多年後還有人拿這三個字做書目。又因為是非常道,人們就認為老子所言的都是「大道」。你讀道德經,確實能感覺到一種「大道」在,那是一種大智慧。但當你讀完五千言後,你會發現,道德經中提及次數最多的,不是作者自己宣揚以及後人們所稱讚的那些「大道」,而是極為通俗易懂而又不經意的一句話,這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這句話經後人詮釋,當然有為統治者著想之意。但漢字很神奇,就算是為統治者著想,未必就不能為被統治者所用。自己常想,中國兩千多年來,固然很難說沒有統治者從這句話中悟出些什麼道理,補充其統治術,但更多的恐怕還是被統治者讀到這句話後一定受到莫大鼓舞,興許還會生出一種凜然正氣,視死如歸。我甚至想南宋狀元、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句留傳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未必不是從這句「大道」而來。

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死而不能復生;而人之所以不怕死,又正是因為人都是要死的。既然人都是要死的,倘若死得其所,又有何憾!不論是譚嗣同還是秋瑾,都是在逃而能生的情況下放棄了生的希望,甚至都認為只有自己的死,才能推翻專制統治,才能換來社會的重生。

一個政府,一種統治,壞到有人為了推翻它而不惜失去生命,甚至就是要用自己的死來喚醒民眾起來推翻它,那麼,這個政府,這種統治,你說還能長久得了嗎?譚嗣同、秋瑾之後,「我大清」很快就完蛋也證明瞭這一點!

如果說「民不畏死」,那麼,那些「有影響」的公知作為民眾中的覺悟者,更不會怕死。其實,任何一個人,一旦明白了生命的真諦,都是不畏死的。孔夫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不說,尤其是像譚嗣同秋瑾這樣「有影響」的知識分子,他們顯然更不怕死,而且那死法不論是「砍頭」抑或「活埋」。

本人並不研究歷史,不知道譚嗣同秋瑾那個時代中國「有影響」的「公知」到底有多少人,想來全國也不會超過200人吧。如果因殺了那200公知就能推翻「我大清」的專制統治,我想那200公知中絕大多數人一定是含笑赴死,慷慨就義,就像上世紀四十年代一些先烈們一樣。這很好理解,他們死得其所,雖死猶生。你看,譚嗣同死了嗎?秋瑾死了嗎?

文章來源:《博客日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