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21日訊】就在中國正副總理溫家寶與李克強不斷呼喚「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經濟結構的轉型」之時,中國的王牌國企之一武漢鋼鐵公司卻宣布將投資 390億發展養豬業。據說,這只是武鋼的產業向「非鋼」轉型計畫的一部分,除養豬以外,武鋼還準備從事養雞、種菜、賣盒飯、代家長接送幼稚園孩子、疏通居民家庭堵塞下水管道,等等。
這一宣布將總理、副總理置於尷尬之中:養豬業既非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企業,更與武漢鋼鐵公司已涉足的各行業毫不相關,完全超出企業正常的發展戰略。如此一來,產業結構轉型豈不又成了虛話?
武鋼養豬為何備受指責?
對武鋼轉型養豬,中國輿論紛紛指責。指責的意見分為幾類:一是認為這是武鋼轉型慌不擇路的急功近利之舉;二是認為這是與民爭利,擠占豬農的生存空間;三是認為武鋼養豬是不務正業,與國企改革路線相悖。只有少數認為這是開了國企改革的先河。總之,贊成者少,批評者多,有人甚至埋怨國家發改委,認為其思路混亂,指導有誤。
其實,武鋼並非第一個「吃螃蟹者」(意指開先例之人)。在此之前,隨著豬肉價格一路飆升,已經有幾個企業率先投資養豬,比如IT業大牌聯想、網易,以及上市公司德美化工。只是在投資規模上,武鋼堪稱第一。
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裡,企業受利潤機制牽引,甚麼行業賺錢快,利潤高且風險小、短期內能夠有高回報,企業調整投資決策,完全是自家事情,除了公司股東之外,外人無從批評干預。聯想、網易等不是國企,因此它們養不養豬,公眾輿論並不關心。武鋼受到批評,一是因為其大型國企身分,多年來政府給予不少政策傾斜與銀行貸款,照顧有加,理應承擔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之重任;二是中國人從武鋼養豬這一投資決策看到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無望。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為何成為畫餅?
經濟結構轉型一直是中國政府的夢想,其主要內容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升級換代。從中國製鞋業、箱包業、玩具業在世界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80%,成為第一以來,這個夢想幾乎沒有斷過,既是政府宣示的決心,也是輿論鼓噪的重點。
當時媒體論證世界市場對中國的不公平包括:生產多少雙鞋子才能換回一架波音,這種不公平感因鞋子的數量不斷放大而放大。從網上查詢,可以看到,在無數論證世界市場不公平的文章當中,換一架波音的鞋子數量從一千萬雙鞋子到幾億雙鞋子,差距非常之大,由此可見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量概念遊戲其實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但正如我多次反覆指出的那樣: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不是僅憑願望就能完成的。一是需要人才的長期儲備,二是需要技術開發的大量投入,這都需要國家長期戰略的支援,也需要整個社會形成尊重智慧財產權的風氣。不幸的是,這兩個基礎要件正好是中國社會嚴重欠缺的。改革以來,中國政府的政策基本上都是短視的,官員任期內的考核機制短期化決定了政府官員都不想為後人種樹,只想拔苗助長,沒有人願意扶植短期內難見功效的技術開發;中國企業更因政策多變、投資環境不佳而不願在技術開發方面大量投資。從政府到企業只想走捷徑——偷盜智慧財產權。
這種偷盜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從原來偷偷摸摸地悄悄幹,發展到明火執仗。2010年3月份中國出臺了一個新的外商投資條例,規定外資公司在中國(包括與中國合資企業)開發的新技術,中方雇員擁有股權。中國政府通過這種法規,迫使外資企業提供新技術,這給外資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美國政府與歐盟領導層與中國就投資環境進行多輪磋商,但未能有所改變。
但偷盜來的技術難以消化,無法真正帶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的「傑作」是被當作「自主創新產品」並擬向他國輸出的高鐵技術。中國利用世界高鐵技術四大巨頭希望在中國高鐵工程當中分一杯羹的心思,明目張膽地將從各國進口的高鐵技術「山寨」成中國的「自主創新產品」。其間雖經日方抗議並就安全性能發出警告,但中國置若罔聞,並與美國加州等地簽約擬輸出高鐵技術。直到2011年723甬溫鐵路特大交通事故發生之後,這場鬧劇才算是暫告終結。
中國的實體經濟面臨困局
自2008年開始,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陷入衰退,此後幾年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資金大量投入來維持繁榮。中央政府雖然不斷發出號召,希望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能夠承擔產業結構轉型大任。但這些企業拿到國有銀行提供的大量資金後,大都投入房地產。建築業對水泥鋼筋的大量需求曾使中國鋼鐵工業繁榮一時,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粗鋼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絕大部分是用於建築材料。
資料顯示,最近兩年,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產能過剩率約已達到122%,鋼鐵生產行業年銷售利潤率已不到3%,遠低於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準。對武鋼來說,轉型養豬業或許是一條出路,但一個擁有雄厚資本的大型國企的「轉型」以如此奇特的方式進行,只能說中國實體經濟面臨嚴重困難,經濟結構轉型可能只是一場虛話。
文章來源:《看雜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這一宣布將總理、副總理置於尷尬之中:養豬業既非技術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企業,更與武漢鋼鐵公司已涉足的各行業毫不相關,完全超出企業正常的發展戰略。如此一來,產業結構轉型豈不又成了虛話?
武鋼養豬為何備受指責?
對武鋼轉型養豬,中國輿論紛紛指責。指責的意見分為幾類:一是認為這是武鋼轉型慌不擇路的急功近利之舉;二是認為這是與民爭利,擠占豬農的生存空間;三是認為武鋼養豬是不務正業,與國企改革路線相悖。只有少數認為這是開了國企改革的先河。總之,贊成者少,批評者多,有人甚至埋怨國家發改委,認為其思路混亂,指導有誤。
其實,武鋼並非第一個「吃螃蟹者」(意指開先例之人)。在此之前,隨著豬肉價格一路飆升,已經有幾個企業率先投資養豬,比如IT業大牌聯想、網易,以及上市公司德美化工。只是在投資規模上,武鋼堪稱第一。
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裡,企業受利潤機制牽引,甚麼行業賺錢快,利潤高且風險小、短期內能夠有高回報,企業調整投資決策,完全是自家事情,除了公司股東之外,外人無從批評干預。聯想、網易等不是國企,因此它們養不養豬,公眾輿論並不關心。武鋼受到批評,一是因為其大型國企身分,多年來政府給予不少政策傾斜與銀行貸款,照顧有加,理應承擔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之重任;二是中國人從武鋼養豬這一投資決策看到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無望。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為何成為畫餅?
經濟結構轉型一直是中國政府的夢想,其主要內容是: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升級換代。從中國製鞋業、箱包業、玩具業在世界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60~80%,成為第一以來,這個夢想幾乎沒有斷過,既是政府宣示的決心,也是輿論鼓噪的重點。
當時媒體論證世界市場對中國的不公平包括:生產多少雙鞋子才能換回一架波音,這種不公平感因鞋子的數量不斷放大而放大。從網上查詢,可以看到,在無數論證世界市場不公平的文章當中,換一架波音的鞋子數量從一千萬雙鞋子到幾億雙鞋子,差距非常之大,由此可見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量概念遊戲其實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但正如我多次反覆指出的那樣: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不是僅憑願望就能完成的。一是需要人才的長期儲備,二是需要技術開發的大量投入,這都需要國家長期戰略的支援,也需要整個社會形成尊重智慧財產權的風氣。不幸的是,這兩個基礎要件正好是中國社會嚴重欠缺的。改革以來,中國政府的政策基本上都是短視的,官員任期內的考核機制短期化決定了政府官員都不想為後人種樹,只想拔苗助長,沒有人願意扶植短期內難見功效的技術開發;中國企業更因政策多變、投資環境不佳而不願在技術開發方面大量投資。從政府到企業只想走捷徑——偷盜智慧財產權。
這種偷盜智慧財產權的行為從原來偷偷摸摸地悄悄幹,發展到明火執仗。2010年3月份中國出臺了一個新的外商投資條例,規定外資公司在中國(包括與中國合資企業)開發的新技術,中方雇員擁有股權。中國政府通過這種法規,迫使外資企業提供新技術,這給外資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美國政府與歐盟領導層與中國就投資環境進行多輪磋商,但未能有所改變。
但偷盜來的技術難以消化,無法真正帶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的「傑作」是被當作「自主創新產品」並擬向他國輸出的高鐵技術。中國利用世界高鐵技術四大巨頭希望在中國高鐵工程當中分一杯羹的心思,明目張膽地將從各國進口的高鐵技術「山寨」成中國的「自主創新產品」。其間雖經日方抗議並就安全性能發出警告,但中國置若罔聞,並與美國加州等地簽約擬輸出高鐵技術。直到2011年723甬溫鐵路特大交通事故發生之後,這場鬧劇才算是暫告終結。
中國的實體經濟面臨困局
自2008年開始,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陷入衰退,此後幾年的經濟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資金大量投入來維持繁榮。中央政府雖然不斷發出號召,希望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能夠承擔產業結構轉型大任。但這些企業拿到國有銀行提供的大量資金後,大都投入房地產。建築業對水泥鋼筋的大量需求曾使中國鋼鐵工業繁榮一時,從2008年開始,中國的粗鋼產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絕大部分是用於建築材料。
資料顯示,最近兩年,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產能過剩率約已達到122%,鋼鐵生產行業年銷售利潤率已不到3%,遠低於全國工業行業6%的平均利潤水準。對武鋼來說,轉型養豬業或許是一條出路,但一個擁有雄厚資本的大型國企的「轉型」以如此奇特的方式進行,只能說中國實體經濟面臨嚴重困難,經濟結構轉型可能只是一場虛話。
文章來源:《看雜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