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3日訊】近日,中共五大部門聯合出台「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試圖整治消費環境,擴大內需。這個方案能否奏效?
中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和文旅部等五大部門2月17日聯合印發了「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
方案提到,在2025到2027年,3年期間,將實施「消費供給提質、消費秩序優化、消費維權提效、消費環境共治、消費環境引領」五大行動,目的是「提振消費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這些年經濟不好,老百姓的收入下降。老百姓消費不消費的話他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沒錢消費,第二個是有錢不願意消費。沒錢消費這個問題呢,它的三年行動方案是解決不了的。價廉物美還是能夠刺激一部分消費出來,但問題是你怎麼能夠做到價廉物美?」
王赫表示,中共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GDP增長了5%,但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了3.5%,顯示消費不足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近三年來,「消費降級」成為中國網絡熱詞。日本一家智庫1月發布報告,對3000名中國受訪者進行調查,有80%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自己陷入了「消費降級」。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認為,中共當前面臨內外多重壓力。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內部問題,(包括)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危機、就業市場疲軟、企業信心不足、消費降級;外部挑戰,(包括)美國川普政府可能回歸與加強加強關稅戰、全球產業鏈去中國(共)化、高科技的封鎖、外資撤離。
「單靠『優化消費環境』無法真正提振消費,因為影響中國大陸經濟的核心問題,是結構性問題。」
此外,中國消費市場環境存在著的長年問題,比如景區宰客、食品安全等等,也一直沒有解決。
王赫:「中共這些職能部門長期都是瀆職不作為,現在在壓力下又搞個運動執法。那麼它能不能起到效果?老百姓買不買帳?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穎、高玉、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