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21日訊】社區廣角鏡(237)屏東春日鄉有一個不到五百人的排灣族部落,族人運用當地野生的竹子編成各種日常用品,是代代相傳的傳統工藝。當地居民特別在學校開設相關的原住民課程,希望讓先人的智慧承傳下去。
背包、扁擔,八十幾歲的程中原師傅用當地的竹子,一刀一刀從無到有展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士文部落主席楊明發:「竹子還沒有長葉子那個就不能採。差不多一年生的竹子才可以去採。」
當地耆老:「裝芋頭、地瓜。」
春日鄉竹編師傅程中原:「他是從小就看到老人家在編織這個籃子手工藝品,他就在旁邊學。18歲的時候很年輕,我就開始學蓋房子,蓋到60歲就沒有能力再做粗重的工作,就繼續做這個編織。」
如今,竹編在部落只剩年邁的程師傅傳承,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經逐漸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面對原住民文物特色漸漸失傳,當地國小林主任特別在學校加入當地原住民的課程,讓孩子能在學校教育中認識自己的文化。
古華國小學生蔡千慧:「唱歌,因為唱歌讓我比較快樂。」
古華國小學生董聖慈:「唱歌。」
古華國小學生陳浩宇:「射箭,很帥。」
古華國小主任林志光:「在這裡很多單親和隔代教養的小朋友,他們生活經濟都非常的困難。因為我們是排灣族學校,所以我們也發展一些原住民的一些課程,貼布繡還有編織還有傳統歌謠,還有射箭。他們在體育音樂方面都是有這方面的天份。」
依山望海的自然景觀,海拔5百多公尺不到五百人的排灣族士文部落,生性樂觀的族人,將持續在這裡為承傳先人智慧而努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簡陳如、林美華台灣屏東報導。
背包、扁擔,八十幾歲的程中原師傅用當地的竹子,一刀一刀從無到有展現與自然共存的智慧。
士文部落主席楊明發:「竹子還沒有長葉子那個就不能採。差不多一年生的竹子才可以去採。」
當地耆老:「裝芋頭、地瓜。」
春日鄉竹編師傅程中原:「他是從小就看到老人家在編織這個籃子手工藝品,他就在旁邊學。18歲的時候很年輕,我就開始學蓋房子,蓋到60歲就沒有能力再做粗重的工作,就繼續做這個編織。」
如今,竹編在部落只剩年邁的程師傅傳承,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已經逐漸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面對原住民文物特色漸漸失傳,當地國小林主任特別在學校加入當地原住民的課程,讓孩子能在學校教育中認識自己的文化。
古華國小學生蔡千慧:「唱歌,因為唱歌讓我比較快樂。」
古華國小學生董聖慈:「唱歌。」
古華國小學生陳浩宇:「射箭,很帥。」
古華國小主任林志光:「在這裡很多單親和隔代教養的小朋友,他們生活經濟都非常的困難。因為我們是排灣族學校,所以我們也發展一些原住民的一些課程,貼布繡還有編織還有傳統歌謠,還有射箭。他們在體育音樂方面都是有這方面的天份。」
依山望海的自然景觀,海拔5百多公尺不到五百人的排灣族士文部落,生性樂觀的族人,將持續在這裡為承傳先人智慧而努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簡陳如、林美華台灣屏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