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5月31日訊】志工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瑞益新竹31日電)在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地區,一群人穿著反光背心,手拿閃光棒指揮來往車輛,他們是守護台灣特有種梭德氏赤蛙的志工,正小心翼翼為青蛙開道,讓牠們過馬路到溪水產卵繁殖。
赤蛙雖小,但守護的志工可不少,因為梭德氏赤蛙是台灣特有種青蛙。志工許天麟說,赤蛙屬台灣特有種,體型不大,平常生活在山區森林底層,鮮少引起民眾注意。
民國97年10月,許天麟和朋友在大山背的路上發現上百隻被輾死的青蛙,隨後又在新竹縣峨眉鄉六寮一處溪床上看到百餘隻青蛙聚集,經過調查,發現這群青蛙是台灣特有種,守護青蛙的那股熱血油然而生。許天麟說,為了探究為什麼這群青蛙會被車輾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青蛙調查小組」。
梭德氏赤蛙會在秋天時穿越馬路,到溪水裡產卵與繁殖,為避免再發生赤蛙過馬路被車輾死的意外,青蛙調查小組的志工們發起幫青蛙過馬路活動。
初期是一群大、小朋友拿著手電筒,彎下身翻弄路邊野草並查看水塘找赤蛙,並用水族箱或塑膠袋裝進赤蛙,幫赤蛙過馬路,但隨著愈來愈多志工參與,並且希望不要干擾生態,因此改以志工在路邊指揮交通,幫赤蛙過馬路,這也成為當地奇景之一。
每年秋天的志工活動,就是以幫青蛙過馬路為號召,為期約1個月,吸引好多志工加入。許天麟說,剛開始時因不了解赤蛙的習性,太晚到山區,常會敗興而歸,逐漸了解赤蛙天黑就會行動,在晚上6至7時成群結隊過馬路,志工們就提早到山區等候守護。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統計,在大山背地區99年10月有1897隻赤蛙過馬路,被輾死212隻;100年10月有1569隻赤蛙過馬路,194隻喪命。雖然有志工的守護和協助,但赤蛙仍然面臨生態的威脅。
許天麟和荒野保護協會幾位夥伴,共組「青蛙調查小組」,發起守護小赤蛙的志工大業。
鄧雲棟是一家科技公司協理,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成員,每逢假日就往山裡跑,看守、巡視和保育山區大自然環境,97年底加入組成青蛙調查小組,每季調查青蛙的動態。
為了幫青蛙過馬路,鄧雲棟提出建立「生態廊道」的計畫,希望讓赤蛙與其他生物可以透過廊道通行,不要穿越車多的馬路,避免造成意外。不過,鄧雲棟坦言,多一分人為建設,就減少一分自然環境,或多或少都對青蛙造成影響,這也是志工們常在內心掙扎和思考的兩難問題。
新竹縣芎林鄉大華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主任施芬如也是護蛙的志工,即使工作與家務再忙,仍堅持抽空利用假日晚上到山區做青蛙調查,觀察赤蛙生長的情形及生活的環境。
有個「小女孩丟海星」的故事,敘述小女孩將沙灘上的海星丟回海洋,許多人認為沒有用,因為擱淺在沙灘的海星太多了,明知這麼做僅是杯水車薪,但小女孩卻認為,能多幫助一隻海星重返海洋,獲得新生,就算成功。
以動物保育志工自居的施芬如受小女孩的精神所感召,她認為,每一隻青蛙都像是故事中躺在沙灘上的海星,都是珍貴的生命,需要尊重與保護。
「人類常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青蛙,而不是用青蛙的角度去看青蛙」,施芬如希望透過教育,讓大家珍惜環境,如此一來,將有更多青蛙可在不受汙染與破壞的自然環境棲息,繁殖下一代。
經過志工與荒野保護協會成員的逐年推動,新竹縣政府已在大山背地區豎立「注意青蛙」的號誌,並在臉書(facebook)上成立粉絲專頁。
在大山背地區的一條馬路邊,「注意青蛙」的號誌桿,提醒了來往車輛駕駛小心青蛙,因此減少許多青蛙成為輪下亡魂。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粉絲專頁,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護蛙,人數逐年成長,荒野保護協會統計2010年有606人參加護蛙活動,2011年成長至933人。今年預期有更多人加入護蛙行列。
除設立號誌與臉書號召外,還有志工透過畫筆,寫真赤蛙的一生。許天麟說,兩年前就讀國小六年級的葉晶京透過畫筆,彩繪赤蛙的一生,繪本「跳吧!梭德」吸引一家數位公司的注意,製作成電子書,供網友瀏覽,讓人們了解為何要守護赤蛙,推廣生態保育觀念。
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幫全台灣的赤蛙過馬路,但如果能透過一小群人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保護青蛙的理念,就能凝聚更深更廣的生態保育觀念,鄧雲棟說,這就是志工的影響力。
赤蛙雖小,但守護的志工可不少,因為梭德氏赤蛙是台灣特有種青蛙。志工許天麟說,赤蛙屬台灣特有種,體型不大,平常生活在山區森林底層,鮮少引起民眾注意。
民國97年10月,許天麟和朋友在大山背的路上發現上百隻被輾死的青蛙,隨後又在新竹縣峨眉鄉六寮一處溪床上看到百餘隻青蛙聚集,經過調查,發現這群青蛙是台灣特有種,守護青蛙的那股熱血油然而生。許天麟說,為了探究為什麼這群青蛙會被車輾死,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青蛙調查小組」。
梭德氏赤蛙會在秋天時穿越馬路,到溪水裡產卵與繁殖,為避免再發生赤蛙過馬路被車輾死的意外,青蛙調查小組的志工們發起幫青蛙過馬路活動。
初期是一群大、小朋友拿著手電筒,彎下身翻弄路邊野草並查看水塘找赤蛙,並用水族箱或塑膠袋裝進赤蛙,幫赤蛙過馬路,但隨著愈來愈多志工參與,並且希望不要干擾生態,因此改以志工在路邊指揮交通,幫赤蛙過馬路,這也成為當地奇景之一。
每年秋天的志工活動,就是以幫青蛙過馬路為號召,為期約1個月,吸引好多志工加入。許天麟說,剛開始時因不了解赤蛙的習性,太晚到山區,常會敗興而歸,逐漸了解赤蛙天黑就會行動,在晚上6至7時成群結隊過馬路,志工們就提早到山區等候守護。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統計,在大山背地區99年10月有1897隻赤蛙過馬路,被輾死212隻;100年10月有1569隻赤蛙過馬路,194隻喪命。雖然有志工的守護和協助,但赤蛙仍然面臨生態的威脅。
許天麟和荒野保護協會幾位夥伴,共組「青蛙調查小組」,發起守護小赤蛙的志工大業。
鄧雲棟是一家科技公司協理,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成員,每逢假日就往山裡跑,看守、巡視和保育山區大自然環境,97年底加入組成青蛙調查小組,每季調查青蛙的動態。
為了幫青蛙過馬路,鄧雲棟提出建立「生態廊道」的計畫,希望讓赤蛙與其他生物可以透過廊道通行,不要穿越車多的馬路,避免造成意外。不過,鄧雲棟坦言,多一分人為建設,就減少一分自然環境,或多或少都對青蛙造成影響,這也是志工們常在內心掙扎和思考的兩難問題。
新竹縣芎林鄉大華技術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主任施芬如也是護蛙的志工,即使工作與家務再忙,仍堅持抽空利用假日晚上到山區做青蛙調查,觀察赤蛙生長的情形及生活的環境。
有個「小女孩丟海星」的故事,敘述小女孩將沙灘上的海星丟回海洋,許多人認為沒有用,因為擱淺在沙灘的海星太多了,明知這麼做僅是杯水車薪,但小女孩卻認為,能多幫助一隻海星重返海洋,獲得新生,就算成功。
以動物保育志工自居的施芬如受小女孩的精神所感召,她認為,每一隻青蛙都像是故事中躺在沙灘上的海星,都是珍貴的生命,需要尊重與保護。
「人類常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青蛙,而不是用青蛙的角度去看青蛙」,施芬如希望透過教育,讓大家珍惜環境,如此一來,將有更多青蛙可在不受汙染與破壞的自然環境棲息,繁殖下一代。
經過志工與荒野保護協會成員的逐年推動,新竹縣政府已在大山背地區豎立「注意青蛙」的號誌,並在臉書(facebook)上成立粉絲專頁。
在大山背地區的一條馬路邊,「注意青蛙」的號誌桿,提醒了來往車輛駕駛小心青蛙,因此減少許多青蛙成為輪下亡魂。
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的粉絲專頁,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護蛙,人數逐年成長,荒野保護協會統計2010年有606人參加護蛙活動,2011年成長至933人。今年預期有更多人加入護蛙行列。
除設立號誌與臉書號召外,還有志工透過畫筆,寫真赤蛙的一生。許天麟說,兩年前就讀國小六年級的葉晶京透過畫筆,彩繪赤蛙的一生,繪本「跳吧!梭德」吸引一家數位公司的注意,製作成電子書,供網友瀏覽,讓人們了解為何要守護赤蛙,推廣生態保育觀念。
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幫全台灣的赤蛙過馬路,但如果能透過一小群人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保護青蛙的理念,就能凝聚更深更廣的生態保育觀念,鄧雲棟說,這就是志工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