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誰下令查禁《經濟觀察報》?

2012年08月08日社會
【新唐人2012年8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馬寧綜合報導)中國互聯網傳出北京市文化執法部門以「異地辦報」為名查封《經濟觀察報》。外界分析認為該報報導北京水災醜聞,給換屆官員造成政治影響,因此遭北京當局下手。此消息被《紐約時報》等海外多家媒報導,並且國際記者聯合會批評中共當局查封《經濟觀察報》,打壓新聞自由的行為。

《德國之聲》報導,記者權益組「國際記者聯合會」周二(8月7日)批評中共當局查封《經濟觀察報》,打壓新聞自由。

該組織引述《經濟觀察報》一名記者說,「普遍認為,查封《經濟觀察報》是北京市政府的政治報復。這一懲罰顯然是因為報紙揭露了北京市政府企圖隱瞞7月21日暴雨造成的死亡真實人數。」

另一中國媒體《新快報》調查新聞中心記者劉虎8月6日在其微博上表示:「據《經濟觀察報》內部員工透露,因為報道北京大雨的緣故,該報上周六遭到了北京文化局掃黃打非辦的查禁。」而官方給出的查禁理由為異地辦報,非法出版。

不過,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7日回應稱,經查實,北京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沒有查封過《經濟觀察報》,更沒有收走其任何一張報紙。

《經濟觀察報》二博文表心志

《經濟觀察報》的微博周二發布兩則短文,聲稱要奮鬥到底,絕不灰心。

一則引自村上春樹的文章是:「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另一引自泰戈爾《家庭與世界》一文指出,「阻力是一定有的,可是我們必須奮鬥到底,絕不要灰心」。

兩篇微博立刻引起網民瘋轉,有網民表達堅定支持,「絕不要灰心,與黑勢力奮戰到底!」

報紙「侵犯」了北京當局的「隱私」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系教授展江向《德國之聲》表示,「《經濟觀察報》報紙本身從專業角度衡量沒有違規,只是「侵犯」了北京當局的「隱私」:「侵犯隱私,就是用真實的不該披露的東西傷害了某人,披露了一些事情,就造成了一些人很不高興。」

展江指該事件的背景除北京水災醜聞可能給官員帶來的政治影響外,北京當局還將進行再換屆,指望再升或離任的官員都不希望發生意外,因此他認為此事有可能是北京當局下手。

展江說:「我覺得對方出手,是他覺得被激怒了,這個事情一定是北京市做的,他們在水災問題上壓力很大,這是一種特殊反應,我還是把它看成孤立事件。」

北京當局對《經濟觀察報》痛下殺手不會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資深媒體人北風則向《自由亞洲電臺》表示:這個不知道要恐嚇誰,是單獨恐嚇一家嗎,還是說要恐嚇全國媒體,從這裡來說北京7.21水災還有見不得人的事情,要不然的話他們不會對《經濟觀察報》進行這麼重的一個處罰。

對此,中國知名媒體評論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新聞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傑對《德國之聲》表示,儘管北京當局對《經濟觀察報》痛下殺手,但不會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在中國的「新聞富礦」時代中,媒體不會沉默。

此外,國際記者聯合會還稱讚《經濟觀察報》「因為深入調查報道獲得公眾的認可和媒體行業的盛讚」。聯合會還呼籲中國總理溫家寶調查這一針對媒體的打壓行動。

13家報紙曾聯合呼籲廢除戶籍制度

近年,《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遭整肅後,上海《東方早報》、《經濟觀察報》等異軍突起。

《經濟觀察報》在北京創刊至今已有11年之久,以周報形式出刊,因不少客觀真實的報道吸引了大量讀者。

2010年3月,由《經濟觀察報》發起13家報紙聯合發表社論要求廢除戶籍制度;其後中宣部下達禁令,迫使國內許多網站紛紛刪除聯合社論,《經濟觀察報》高層受到整肅。

2011年7.23溫州動車事件後,該報推出8個版面《溫州沒有奇跡》。2011年9月,被業界稱為「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的前《中國經濟時報》首席記者王克勤加盟該並出任總編助理。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