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8日訊】(新唐人記者何雅婷報導)日前,有媒體披露了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不定期向美國政府提交的國家情報評估(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簡稱NIE)和特別國家情報評估(Special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簡稱SNIE)。在這些情報分析中,中情局曾多次預測誰將是毛澤東的接班人。自本世紀以來這批評估報告陸續解密。
據公開的資訊,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便持續對毛澤東接班人的問題進行跟蹤評估。這些評估都是由國家情報委員會的高級國際和區域問題研究專家以及職業情報分析人員負責撰寫,給美國政府制定對華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首次預測:劉少奇或周恩來
目前公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顯示,最早提到毛澤東接班人問題的,是標注日期為1954年6月3日、編號為 NIE13-54、標題為“Communist China’s Power Potential through 1957”(《到1957年中共潛在的權力問題》)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
這份評估的背景是1954年2月的中共七屆四中全會,這次會議的重點是“揭露高崗和饒漱石集團分裂黨、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這是自中共建政以來在中共高層發生的第一次牽涉最高權位的權力鬥爭。美國中情局對此似乎有所察覺,卻又不很清楚。
這份評估指出,1954年2月中共中央全會決議發出的“關於黨的團結存在危險的警告”,顯示毛澤東領導的中央高層存在著“分歧和競爭”。
評估報告提到:中共黨魁毛澤東身體欠佳,如果在1957年以前出現毛退休或者去世,中共最有可能採用的是現有領導人集體領導的方式,至少在初期階段會是這樣。但同時該報告又強調,如果要選擇一個繼任人的話,最有可能的將是負責中共黨務系統劉少奇或是負責政府系統的周恩來。
第二次預測:朱德
從1956年起,毛澤東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將不準備繼續再擔任國家主席。這引起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特別關注。
1957 年3月19日中情局的NIE13-57號評估報告第一次指出,一旦毛去世或殘廢,“他的國家領導人的位置可能會被年邁的朱德副主席接替”。
之後,中情局在1958年5月13日NIE13-58號評估報告再一次提出:“在下一個五年裡,毛澤東繼承人的問題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黨的最高權力很可能初期會過渡到一個小組,小組的成員最有可能是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和陳雲,而朱德則會擔任國家名譽主席。”先後兩次作出朱德有可能接替毛澤東國家主席職位的預測。
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正式通過《同意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關於他不作下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候選人的建議的決定》。
第三次預測:不可能威脅到毛的黨主席職位的人將接任國家主席
1959年2月10日 NIE13-2-59號評估報告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評估認為毛雖然辭去了國家主席的頭銜,但作為“黨的主席”,他仍然是黨和國家的第一號人物。至於誰將接替毛的國家主席職位,評估認為,很可能是一位有威望並且不可能成為毛的黨主席職位的“潛在接班人”的人。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出的國家主席是劉少奇,同時,朱德接過了劉少奇全國人大委員長的位置。
第四次預測:劉少奇
1959年 7月28日,美國中情局的NIE13-59號評估認為:劉少奇本來就是中共黨內第二號人物,現在又接任了國家主席,這很可能表明他作為毛在黨內最高職務繼承人的地位已經確立。
評估進一步分析,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的政策走向越來越與劉少奇的主張相一致,而且與劉少奇觀點接近的其他幾個人在黨內也越來越佔據有影響的位置,如果在這段評估期內毛澤東去世或者喪失工作能力,權力可能會自然地轉移到劉少奇手中。
1960年 12月6日NIE13-60號評估繼續沿襲了這一預測,認為一旦毛在1960——1965這段評估期內去世,劉少奇將繼承他的位置。
1961年9月24日,毛澤東會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當後者問及接班人問題時,毛明確回答:“很清楚,是劉少奇,他是我們黨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後,就是他。”似乎印證了中情局的這個預測。
第五次預測:鄧小平
1963年5月1日,中情局在NIE13-63號評估提到,劉少奇“幾乎沒有明顯的領袖特徵”,他也已經66歲,只比毛小5歲,而且幾乎與毛一樣年邁體弱。言下之意,作為毛的接班人,劉少奇能不能接毛的班還很難說。
1965年8月5號的NIE13-7-65號評在前一次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談到,劉少奇似乎和毛一樣“是一個好鬥的教條主義者”,雖然他很能埋頭苦幹,但卻不一定會比毛活得長。
基於這樣的評判,中情局在劉少奇接班還沒有成為事實以前,又開始評估誰將是劉少奇之後中共的第三順位接班人的問題,該評估將目標聚焦到鄧小平身上。
“文化大革命”推翻了中情局的所有預測:
美國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家無論如何也沒有預料到,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便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他們同樣沒有預料到,在“文化大革命”興起後,不但毛澤東曾經指定的接班人劉少奇被毛澤東打倒了,而且鄧小平、彭真也和劉少奇一道被毛澤東打倒了;相反,被他們認為“身體不健康”、“不活躍”而排除在接班人之外的林彪,卻空前地活躍起來,並作為毛的法定接班人被寫入中共九大的黨章之中。
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彪被毛指定為接班人也毛澤東虛晃的一槍。就在林彪被作為繼承人寫進黨章之後,他遭遇到了來自最高權威的巨大壓力與威脅,最終被迫匆忙乘飛機逃離中國,並死於那次離奇的墜機。
有分析認為,美國中情局對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發生的矛盾“這方面的嗅覺相當遲鈍”,而造成他們的遲鈍和誤判的原因在於他們研判的基本依據有兩點:一是他們始終認為由於毛在中共黨內擁有絕對權威,“在他有生之年黨派主義就不會成為嚴重的問題”(NIE13-60),因此沒有想像到在毛有生之年中共黨內已經發生了分裂;二是在意識形態方面,他們始終認為,劉少奇、鄧小平、彭真視都是毛的意識形態的忠實信奉者和維護者,在最高權力轉移上是毛澤東最信得過的人,因此他們很難想像劉少奇等人會被毛澤東突然以那種狂熱的政治運動的方式打倒。
1966年6月17日,中情局曾在一份題為“The Leadership Upheaval in Communist China” (《中共領導層的劇變》)的情報備忘錄中,通過對1965年11月以來劉少奇公開露面的情況以及中國媒體對劉少奇的報導的分析,得出“劉少奇在黨內的地位已經下降”的判斷。而這時離毛澤東掀起血雨腥風的“文化大革命”只有一個多月了。
劉少奇、鄧小平都先後被打倒了,誰又將會取代劉少奇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面對瞬息萬變、眼花繚亂的中國政局,中情局也無從預測了。
美國中情局最後在1967年5月25日的NIE13-7-67號評估報告中慎重地表示:在毛死後,中國會因為權力爭奪而出現混亂,然後毛的“已失去信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會被逐漸放棄,“軍隊中的一個小心謹慎的集團或許會傾向於和後毛時代的溫和派政治領導人尋找共同點,並對運動的方向作出慎重而又適當的結論..
據公開的資訊,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便持續對毛澤東接班人的問題進行跟蹤評估。這些評估都是由國家情報委員會的高級國際和區域問題研究專家以及職業情報分析人員負責撰寫,給美國政府制定對華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首次預測:劉少奇或周恩來
目前公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顯示,最早提到毛澤東接班人問題的,是標注日期為1954年6月3日、編號為 NIE13-54、標題為“Communist China’s Power Potential through 1957”(《到1957年中共潛在的權力問題》)的國家情報評估報告。
這份評估的背景是1954年2月的中共七屆四中全會,這次會議的重點是“揭露高崗和饒漱石集團分裂黨、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這是自中共建政以來在中共高層發生的第一次牽涉最高權位的權力鬥爭。美國中情局對此似乎有所察覺,卻又不很清楚。
這份評估指出,1954年2月中共中央全會決議發出的“關於黨的團結存在危險的警告”,顯示毛澤東領導的中央高層存在著“分歧和競爭”。
評估報告提到:中共黨魁毛澤東身體欠佳,如果在1957年以前出現毛退休或者去世,中共最有可能採用的是現有領導人集體領導的方式,至少在初期階段會是這樣。但同時該報告又強調,如果要選擇一個繼任人的話,最有可能的將是負責中共黨務系統劉少奇或是負責政府系統的周恩來。
第二次預測:朱德
從1956年起,毛澤東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將不準備繼續再擔任國家主席。這引起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特別關注。
1957 年3月19日中情局的NIE13-57號評估報告第一次指出,一旦毛去世或殘廢,“他的國家領導人的位置可能會被年邁的朱德副主席接替”。
之後,中情局在1958年5月13日NIE13-58號評估報告再一次提出:“在下一個五年裡,毛澤東繼承人的問題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黨的最高權力很可能初期會過渡到一個小組,小組的成員最有可能是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和陳雲,而朱德則會擔任國家名譽主席。”先後兩次作出朱德有可能接替毛澤東國家主席職位的預測。
1958年12月10日,中共八屆六中全會正式通過《同意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關於他不作下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候選人的建議的決定》。
第三次預測:不可能威脅到毛的黨主席職位的人將接任國家主席
1959年2月10日 NIE13-2-59號評估報告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評估認為毛雖然辭去了國家主席的頭銜,但作為“黨的主席”,他仍然是黨和國家的第一號人物。至於誰將接替毛的國家主席職位,評估認為,很可能是一位有威望並且不可能成為毛的黨主席職位的“潛在接班人”的人。
1959年4月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選出的國家主席是劉少奇,同時,朱德接過了劉少奇全國人大委員長的位置。
第四次預測:劉少奇
1959年 7月28日,美國中情局的NIE13-59號評估認為:劉少奇本來就是中共黨內第二號人物,現在又接任了國家主席,這很可能表明他作為毛在黨內最高職務繼承人的地位已經確立。
評估進一步分析,在過去的兩年裡,中國的政策走向越來越與劉少奇的主張相一致,而且與劉少奇觀點接近的其他幾個人在黨內也越來越佔據有影響的位置,如果在這段評估期內毛澤東去世或者喪失工作能力,權力可能會自然地轉移到劉少奇手中。
1960年 12月6日NIE13-60號評估繼續沿襲了這一預測,認為一旦毛在1960——1965這段評估期內去世,劉少奇將繼承他的位置。
1961年9月24日,毛澤東會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當後者問及接班人問題時,毛明確回答:“很清楚,是劉少奇,他是我們黨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後,就是他。”似乎印證了中情局的這個預測。
第五次預測:鄧小平
1963年5月1日,中情局在NIE13-63號評估提到,劉少奇“幾乎沒有明顯的領袖特徵”,他也已經66歲,只比毛小5歲,而且幾乎與毛一樣年邁體弱。言下之意,作為毛的接班人,劉少奇能不能接毛的班還很難說。
1965年8月5號的NIE13-7-65號評在前一次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談到,劉少奇似乎和毛一樣“是一個好鬥的教條主義者”,雖然他很能埋頭苦幹,但卻不一定會比毛活得長。
基於這樣的評判,中情局在劉少奇接班還沒有成為事實以前,又開始評估誰將是劉少奇之後中共的第三順位接班人的問題,該評估將目標聚焦到鄧小平身上。
“文化大革命”推翻了中情局的所有預測:
美國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家無論如何也沒有預料到,不到一年的時間,中國便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他們同樣沒有預料到,在“文化大革命”興起後,不但毛澤東曾經指定的接班人劉少奇被毛澤東打倒了,而且鄧小平、彭真也和劉少奇一道被毛澤東打倒了;相反,被他們認為“身體不健康”、“不活躍”而排除在接班人之外的林彪,卻空前地活躍起來,並作為毛的法定接班人被寫入中共九大的黨章之中。
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林彪被毛指定為接班人也毛澤東虛晃的一槍。就在林彪被作為繼承人寫進黨章之後,他遭遇到了來自最高權威的巨大壓力與威脅,最終被迫匆忙乘飛機逃離中國,並死於那次離奇的墜機。
有分析認為,美國中情局對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發生的矛盾“這方面的嗅覺相當遲鈍”,而造成他們的遲鈍和誤判的原因在於他們研判的基本依據有兩點:一是他們始終認為由於毛在中共黨內擁有絕對權威,“在他有生之年黨派主義就不會成為嚴重的問題”(NIE13-60),因此沒有想像到在毛有生之年中共黨內已經發生了分裂;二是在意識形態方面,他們始終認為,劉少奇、鄧小平、彭真視都是毛的意識形態的忠實信奉者和維護者,在最高權力轉移上是毛澤東最信得過的人,因此他們很難想像劉少奇等人會被毛澤東突然以那種狂熱的政治運動的方式打倒。
1966年6月17日,中情局曾在一份題為“The Leadership Upheaval in Communist China” (《中共領導層的劇變》)的情報備忘錄中,通過對1965年11月以來劉少奇公開露面的情況以及中國媒體對劉少奇的報導的分析,得出“劉少奇在黨內的地位已經下降”的判斷。而這時離毛澤東掀起血雨腥風的“文化大革命”只有一個多月了。
劉少奇、鄧小平都先後被打倒了,誰又將會取代劉少奇成為毛澤東的接班人?面對瞬息萬變、眼花繚亂的中國政局,中情局也無從預測了。
美國中情局最後在1967年5月25日的NIE13-7-67號評估報告中慎重地表示:在毛死後,中國會因為權力爭奪而出現混亂,然後毛的“已失去信用的政治和經濟政策”會被逐漸放棄,“軍隊中的一個小心謹慎的集團或許會傾向於和後毛時代的溫和派政治領導人尋找共同點,並對運動的方向作出慎重而又適當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