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23日訊】據官方媒體報導,11月21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訪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安東、胡錦濤辦公室主任陳世炬等人也陪同參加了此次會見。
此次訪華是紹伊古擔任俄國防部長一職後的首次出國訪問,中俄雙方對此次紹伊古訪華都極為重視。中方更是拿出極高的規格來接待紹伊古部長的來訪,不但胡錦濤親率眾多高級將領和外交官員與其會晤,國防部長梁光烈、軍委副主席許其亮、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副總參謀長戚建國也都與來訪的紹伊古進行會談。
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重大的一連串軍事外交活動中,居然不見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身影。此次紹伊古來訪,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四總部的相關高層將領都有亮相,唯獨缺少一個中央軍委主席。對於一向極為重視中俄關係的中國政府來說,有如此紕漏,或許不應該是其無意為之。
儘管身為執政黨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習近平沒有露面,但剛剛卸任軍委主席的胡錦濤卻能率領眾多高級將領在人民大會堂與俄羅斯國防部長侃侃而談。這說明,儘管胡錦濤已經卸任總書記和中央軍委的職務,但在國內尤其是軍內,仍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而剛剛塵埃落定的解放軍大規模高級將領的調整,或許正是保證胡在軍內擁有這種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最近,網上瘋傳一張胡在十八大閉幕式上的照片,照片上胡表情淒然,一臉滄桑,雙眼似乎包含淚水。許多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後紛紛用「感動」、「辛酸」、「中國的驕傲」等等詞語來表達自己對這位前執政黨總書記的感受,而「中國的驕傲」更是對其裸退的極高贊許。針對該照片,有親共的香港媒體甚至煞有其事地揣摩胡當時的心情:此刻,胡或許意識到屬於他的胡錦濤時代已經完美謝幕。
表面上來看,胡的裸退的確值得讚揚,哪怕是應有之舉,但顧及現實狀況,胡此舉的確開創了一個良好的權力交接的範例,為維持中國政局的穩定起了積極的正面作用。然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儘管胡已經完全交出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職務,但其對黨務和軍務依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此次會見俄國防部長或許正是這一影響力的外在表現。
這種領導人離任後依然可以對政治施加影響力的現象有點類似經濟學中的「長尾效應」,我姑且把它稱之為政治權力的「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最初由《連線》總編輯克裡斯•安德森於2004年發表於自家的雜誌中,用來描述諸如亞馬遜公司、Netflix和Real.com/Rhapsody等網站的商業模式,後來廣泛應用於互聯網和在統計學。中國政治權力的「長尾效應」則可大致概括為,權力的擁有者哪怕是交出權力,但在原來的政治權力體系中,其依然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就像拖著一條常常的權力尾巴一樣——哪怕人已經走出了權力的密室,但其尾巴依舊留在其中,仍然昭示著主人的存在。
在共和國六十餘年的歷史中,權力的「長尾效應」就如同幽靈一樣,一直徘徊在神州大地的上空,展示著權力的幽暗與陰損。
當年毛澤東因為大躍進而搞得天怒人怨,迫於形勢,他不得不退居二線,而把劉少奇推到一線幫他收拾爛攤子。不過,儘管毛退居二線,但其依然可以越過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而直接干涉國內大小事務,並牢牢掌控者黨政軍的人事任命權。後來,他甚至發展到可以繞過整個黨務政務系統,直接發動群眾。1992年,南巡途中,鄧小平更是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警告時任中國的最高領導層,並憑一己之力推動了中國新一輪的改革大潮。
在非民主的政體中,權力是統治者的私有物品,退與不退,既與既定的規則相關,也與掌權者本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權力被當成掌權者的私產之時,權力的交接也只能是私相授受,不但沒有公平透明的規則,更談不上什麼公正與監督。因為權力屬於是個人私產,所以非民主政體下的權力往往帶有明顯的個人印記和濃厚的時代色彩。這也就是為什麼往往非民主政體之下,哪怕領導人已經退位,但其在政局中的影響力依然不可忽視的根本原因。
相比於非民主政體,民主政體則在國家權力上要開放和透明得多。在民主政體中,主權在民,民眾的授權是權力的第一來源,其權力的交接有著一套一以貫之的制度,不會存在什麼權力的個人印記,當領導人被民眾手中的選票選下去之後,之前籠罩在他頭上的至高權力立即消失無形,就算其有心干預政局,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換言之,在民主政體中,權力是社會公器,而不是一黨一人之私產,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不管是布希還是奧巴馬,他們在總統任內只是國家權力的暫時保管者,而權力的擁有者只能是美國民眾。所以,當權力交接的時候,他們交接的只是自己代民眾暫為保管的社會公器,而不是他們個人的私產。因此,他們在離任之後當然無法再對政局施加任何影響,更無法效仿中國的開國元老們,玩弄「發揮餘熱」式的退而不休。
如今,中國新一屆的最高領導層已然閃亮登場,各地的人事任命也正有條不紊地展開,中國再一次實現了平穩的權力過渡。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平穩的表面下或許正蘊藏著某種滔天巨浪,而有可能攪起這滔天巨浪的,只能說那條延續數十年而未絕的「權力的尾巴」。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
此次訪華是紹伊古擔任俄國防部長一職後的首次出國訪問,中俄雙方對此次紹伊古訪華都極為重視。中方更是拿出極高的規格來接待紹伊古部長的來訪,不但胡錦濤親率眾多高級將領和外交官員與其會晤,國防部長梁光烈、軍委副主席許其亮、總裝備部部長張又俠、副總參謀長戚建國也都與來訪的紹伊古進行會談。
令人驚訝的是,在如此重大的一連串軍事外交活動中,居然不見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身影。此次紹伊古來訪,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四總部的相關高層將領都有亮相,唯獨缺少一個中央軍委主席。對於一向極為重視中俄關係的中國政府來說,有如此紕漏,或許不應該是其無意為之。
儘管身為執政黨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習近平沒有露面,但剛剛卸任軍委主席的胡錦濤卻能率領眾多高級將領在人民大會堂與俄羅斯國防部長侃侃而談。這說明,儘管胡錦濤已經卸任總書記和中央軍委的職務,但在國內尤其是軍內,仍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而剛剛塵埃落定的解放軍大規模高級將領的調整,或許正是保證胡在軍內擁有這種影響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最近,網上瘋傳一張胡在十八大閉幕式上的照片,照片上胡表情淒然,一臉滄桑,雙眼似乎包含淚水。許多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後紛紛用「感動」、「辛酸」、「中國的驕傲」等等詞語來表達自己對這位前執政黨總書記的感受,而「中國的驕傲」更是對其裸退的極高贊許。針對該照片,有親共的香港媒體甚至煞有其事地揣摩胡當時的心情:此刻,胡或許意識到屬於他的胡錦濤時代已經完美謝幕。
表面上來看,胡的裸退的確值得讚揚,哪怕是應有之舉,但顧及現實狀況,胡此舉的確開創了一個良好的權力交接的範例,為維持中國政局的穩定起了積極的正面作用。然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儘管胡已經完全交出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職務,但其對黨務和軍務依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此次會見俄國防部長或許正是這一影響力的外在表現。
這種領導人離任後依然可以對政治施加影響力的現象有點類似經濟學中的「長尾效應」,我姑且把它稱之為政治權力的「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最初由《連線》總編輯克裡斯•安德森於2004年發表於自家的雜誌中,用來描述諸如亞馬遜公司、Netflix和Real.com/Rhapsody等網站的商業模式,後來廣泛應用於互聯網和在統計學。中國政治權力的「長尾效應」則可大致概括為,權力的擁有者哪怕是交出權力,但在原來的政治權力體系中,其依然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就像拖著一條常常的權力尾巴一樣——哪怕人已經走出了權力的密室,但其尾巴依舊留在其中,仍然昭示著主人的存在。
在共和國六十餘年的歷史中,權力的「長尾效應」就如同幽靈一樣,一直徘徊在神州大地的上空,展示著權力的幽暗與陰損。
當年毛澤東因為大躍進而搞得天怒人怨,迫於形勢,他不得不退居二線,而把劉少奇推到一線幫他收拾爛攤子。不過,儘管毛退居二線,但其依然可以越過當時的國家主席劉少奇而直接干涉國內大小事務,並牢牢掌控者黨政軍的人事任命權。後來,他甚至發展到可以繞過整個黨務政務系統,直接發動群眾。1992年,南巡途中,鄧小平更是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警告時任中國的最高領導層,並憑一己之力推動了中國新一輪的改革大潮。
在非民主的政體中,權力是統治者的私有物品,退與不退,既與既定的規則相關,也與掌權者本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權力被當成掌權者的私產之時,權力的交接也只能是私相授受,不但沒有公平透明的規則,更談不上什麼公正與監督。因為權力屬於是個人私產,所以非民主政體下的權力往往帶有明顯的個人印記和濃厚的時代色彩。這也就是為什麼往往非民主政體之下,哪怕領導人已經退位,但其在政局中的影響力依然不可忽視的根本原因。
相比於非民主政體,民主政體則在國家權力上要開放和透明得多。在民主政體中,主權在民,民眾的授權是權力的第一來源,其權力的交接有著一套一以貫之的制度,不會存在什麼權力的個人印記,當領導人被民眾手中的選票選下去之後,之前籠罩在他頭上的至高權力立即消失無形,就算其有心干預政局,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換言之,在民主政體中,權力是社會公器,而不是一黨一人之私產,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不管是布希還是奧巴馬,他們在總統任內只是國家權力的暫時保管者,而權力的擁有者只能是美國民眾。所以,當權力交接的時候,他們交接的只是自己代民眾暫為保管的社會公器,而不是他們個人的私產。因此,他們在離任之後當然無法再對政局施加任何影響,更無法效仿中國的開國元老們,玩弄「發揮餘熱」式的退而不休。
如今,中國新一屆的最高領導層已然閃亮登場,各地的人事任命也正有條不紊地展開,中國再一次實現了平穩的權力過渡。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平穩的表面下或許正蘊藏著某種滔天巨浪,而有可能攪起這滔天巨浪的,只能說那條延續數十年而未絕的「權力的尾巴」。
文章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