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2月17日訊】(中央社巴黎17日法新電)美國國防部贊助的科學家今天宣布,他們已創造出1種機器人手臂,這是史上最先進的大腦控制義肢。
神經學家與生物工程學家在這篇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表示,這個用人類意志控制的義肢是個突破。
研究人員表示,透過進一步發展,「長期癱瘓患者能重拾自然與本能的指令訊號,像是放置手部、指方向與碰觸,讓患者能從事日常生活活動」。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都對腦機界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研究備感興趣,透過植入物能從大腦與運動相關位置接收電子訊號。
賓州的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研究人員,在1名52歲女性病患的大腦左側運動皮質區植入2組微電極陣列( microelectrode array, MEA)。這名小腦萎縮症患者之前頸部以下癱瘓,無法移動手腳。
這名患者在手術2週後接上義肢,接著展開14週的技能訓練,但只在第2天,她就能透過意志移動義肢。
訓練結束後,她在9項技能任務的達成率是91.6%,像是攫住或移動小型物件、堆疊圓錐物等。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可能將感應器融入機器人義肢,讓患者得以判別物體表面冷熱與粗糙光滑,連接患者頭骨與義肢的電線將以無線取代。
這項最新研究的贊助單位之一是,隸屬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單位目的是研究可能作為軍事用途的未來科技,包括協助受傷軍人。(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神經學家與生物工程學家在這篇發表於「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的研究表示,這個用人類意志控制的義肢是個突破。
研究人員表示,透過進一步發展,「長期癱瘓患者能重拾自然與本能的指令訊號,像是放置手部、指方向與碰觸,讓患者能從事日常生活活動」。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都對腦機界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研究備感興趣,透過植入物能從大腦與運動相關位置接收電子訊號。
賓州的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研究人員,在1名52歲女性病患的大腦左側運動皮質區植入2組微電極陣列( microelectrode array, MEA)。這名小腦萎縮症患者之前頸部以下癱瘓,無法移動手腳。
這名患者在手術2週後接上義肢,接著展開14週的技能訓練,但只在第2天,她就能透過意志移動義肢。
訓練結束後,她在9項技能任務的達成率是91.6%,像是攫住或移動小型物件、堆疊圓錐物等。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可能將感應器融入機器人義肢,讓患者得以判別物體表面冷熱與粗糙光滑,連接患者頭骨與義肢的電線將以無線取代。
這項最新研究的贊助單位之一是,隸屬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單位目的是研究可能作為軍事用途的未來科技,包括協助受傷軍人。(譯者:中央社陳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