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調整政府班子與機構 薄案審判將走過場

2013年02月25日薄熙來大案
【新唐人2013年2月25日訊】(新唐人記者王逍奇報導)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2月26至28日登場,討論中共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的「建議人選」與「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此前, 路透社引述消息稱,被羈押中的薄熙來拒絕配合當局調查,兩度進行絕食抗議,薄熙來案審判可能要延到3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之後。外界分析,圍繞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薄熙來案已經定案,剩下的審判將只是按照司法程序走過場。

依據慣例,十八屆二中全會將討論中共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的「建議人選」,以及全國政協領導人的「建議人選」,並在形式上議決國家主席、副主席、正副總理、各部委首長、全國人大委員長、司法及檢察系統首長的人選,再提交全國人大會議「選舉通過」或任命決定;全國政協主席則提交全國政協會議「選舉通過」。

薄案將面臨重判 震懾黨政軍中挺薄勢力

早前海外媒體報導,薄熙來案進入司法程序後,由於案情在薄「雙規」期間已基本搞清,證據足夠,檢方和公安已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刑事偵察,審查起訴已近尾聲;按國內獲罪高官異地審理的司法慣例,薄案被安排在貴州審理,並有可能在全國兩會召開前結案。

此後,港媒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稱,薄熙來案於1月28日在貴陽市開審,此案將連審三天。但在1月28日,貴陽中院人員證實這是一條假消息。當天,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英文版發出消息,據接近國家最高司法機關的消息人士透露,薄熙來案可能要等到3月舉行的兩會之後才開始,審判的日期和地點都會提前公布,現在沒有必要猜測。

時政評論員、專欄作家鄭公燮接受新唐人記者採訪時說:「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敲定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人選,標誌著中共高層利用薄熙來案爭奪新一屆黨政領導人席位的權力鬥爭告終。薄熙來案在十八大前已定下7宗罪,現在可以說已經定案,剩下的審判將只是按照司法程序走過場。」

路透社2月21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薄熙來兩次絕食,被強制進食。他沒有受到虐待,但出現身體不適,被送往北京的一所醫院接受治療。另一個消息來源表示薄熙來在關押中拒絕剃鬚,鬍子垂在胸前。

前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姜維平認為,這個消息的可信度不高。每過一段時間,社會上都會有人出於各種動機散佈出來虛假的關於薄熙來的消息。他剛抓起來的時候,曾傳出來他因鉈中毒得了神經病,又說有日本記者看到了他在北京飯店,一直到現在總是謠言不斷。都是假的。包括現在他說自己的鬍子長到胸前,怎麼可能呢?現在即使是一般的看守所都不允許留那麼長的鬍子。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報導說,薄熙來的審判關係到中共與新一屆領導人的形象,而薄熙來對黨操作方式自然是熟悉不過了。法廣分析認為,此時放出薄熙來不願意合作,又因絕食引起健康問題的消息,不失為是推遲審判的一個好方法。

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接近薄家的一位消息人士的話說,薄熙來性格強悍,這意味著他不會像他的妻子谷開來和前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那樣輕易認罪就範。王立軍去年2月逃亡美國領事館,已被判刑15年。谷開來毒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案,明鏡網消息稱已由胡錦濤拍板判處死緩。

鄭公燮說:「雖然薄熙來不可能翻案,但他不認罪、不服輸,會給當局帶來很大的壓力,既要防範社會上的『薄粉』伺機而動,又要防範黨政軍中與薄熙來有牽連的太子黨勢力。中共當局顧忌這個『世紀審判』在黨內外的震動,因此會選擇他們認為衝擊最小的時機審判。」

外界輿論擔心中共可能會對薄熙來祕密審判。曾被中共指控為「六四黑手」而判刑多年的陳子明認為,祕密審判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當局有很多辦法對付薄熙來的不配合,比如派人佔滿法庭旁聽席位,不准實況轉播以及法官下令制止被告人破壞法庭秩序等等,總會設法走完一個公審程序。

1980年和81年對「四人幫」進行「世紀大審判」,毛澤東的遺孀江青也是強硬頑抗,當局雖然沒有全程電視實況轉播,但還是現場直播了不少庭審的場面,包括江青在法庭上大吵大鬧、被宣判死緩等場面。曾為江青辯護的大律師張思之希望薄熙來的醜聞能讓中共當局意識到政府透明的重要性。張思之指出,越捂越蓋,越麻煩,這個教訓應該汲取。

中共政治局2月23日「集體學習」,主題是推動依法治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要努力讓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覺到公平正義,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大司法公開力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對此,不少網友質疑,中共堅持黨的領導高於一切,黨比法大,如何可能真的做到司法獨立?

在去年9月胡錦濤主持的政治局會議上,中紀委報告指出,經查,薄熙來在王立軍事件和薄谷開來故意殺人案件中濫用職權,犯有嚴重錯誤、負有重大責任;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利,直接和通過家人收受他人巨額賄賂;與多名女性發生或保持不正當性關係;等等。除了官方定罪,薄熙來殘酷迫害法輪功犯下嚴重罪行,參與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罪惡。

鄭公燮說:「從官方定罪分析,法律專家認為,薄熙來案最高可判死緩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出於震懾黨政軍中與薄熙來有牽連的太子黨勢力,中共當局也要重判薄熙來,否則後患無窮。對於薄熙來頑抗或『薄粉』鬧事,慣於黑吃黑的中共並不難應付,到時包括軍隊在內的專政工具都會戒備待命。習總書記一方面表示依法治國,另一方面強調緊握專政工具。」

在北京的澳洲記者約翰‧加諾特是《薄熙來家族的沉浮》一書的作者。他在《時代報》透露,中共最有權勢的三個政治家族的代表最近退出了一個定於週六晚上舉行的太子黨小型聚會,以避免使本來微妙的問題更加複雜。消息人士說,中國開發銀行負責人陳元,薄熙來的弟弟薄熙成,以及他過去的同班同學、前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劉源都沒有參加聚會。


法律專家認為,薄熙來案最高可判死緩或者無期徒刑甚至死刑。(網絡圖片)

大部制改革將啟動 陸媒紛吁實質性突破

2月23日政治局會議確定十八屆二中全會將討論「建議人選」與「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草案兩方面議題。會議討論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稿。會議認為,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在行政體制改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簡政放權、提高行政效能。

據港媒消息,候任總理李克強親抓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即將出任副總理的汪洋具體主導新一輪大部門體制改革。2008年曾啟動首輪國務院大部制改革,由胡錦濤團派親信李克強負責實施,但遭遇權貴利益集團很大阻力,那次改革被認為是「小打小鬧」。另一方面,團派親信汪洋主政廣東5年多來,試點推行大部制等各項行政體制改革,受到中央肯定。

目前網上流傳一份大部制改革草案,把國務院部委及直屬機構由44個減為24個,精簡國土資源部、鐵道部、文化部、國安部、金融部門等等。也有媒體從「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解讀認為,此次調整力度並不太大。財經網、港媒等傳出不同的方案縮減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不排除未來還會有大的改革方案會出台。」

國內各大報刊紛紛發文呼籲機構改革有實質性突破。《東方早報》2月25日發文提出,大部制改革必須真正轉變政府職能,否則就可能淪為「口號」,變成「空話」。

《廣州日報》25日社評指出,雖然此次機構改革的主要框架與具體細節目前仍是未知數,但從「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等關鍵詞來看,本次的政府機構改革,仍將延續此前數次改革的脈絡。所謂「簡政放權」,就是政府權力要有所放棄,政府管得太多的,要收縮,克服既得利益集團的遊說和干擾,打破「精簡─反彈─再精簡─再反彈」的歷史定律。

《新京報》24日發文《轉變政府職能,亟待實質性突破》表示, 新階段改革紅利的釋放,取決於政府改革。新一輪的改革,需要做好職能調整的總體設計:一是通過向市場放權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通過向社會放權理順政府與社會關係;二是通過向地方政府的有效分權,理順中央與地方關係;三是通過自我限權加強政府的自身建設,提高政府效率。

《每日經濟新聞》25日發文指出,改革涉入深水區之後,無論是經濟領域還是科技、文化領域,都不能只依靠單個部委去完成。而在制定綜合方案過程中,各個部委之間的矛盾分歧直接遲滯改革的進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認為,依靠各個部門來進行部門的改革是很難成功的,所以現在有必要建立一個改革的綜合協調機構。

新華社主辦的《經濟參考報》專訪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表示,中國經濟結構明顯失衡,要邁過這道「坎」,迫切需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財稅改革、價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破除行政壟斷等。總體規劃一旦做出,就要由頂層強力推動,排除各種困難和干擾,克服既得利益群體的阻撓,堅韌不拔向前推進。要有緊迫感,改革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鄭公燮說:「如果這次國務院大部制改革仍以維穩、穩妥為由,還像2008年中央部委那次『小打小鬧』,那樣是沒有意義的。經濟下行、房地產泡沫與地方債務危機,加劇中共崩潰的危機。」他指出,「中共政權將面臨選擇:是自欺欺人做改革表面文章,坐等革命到來;還是主動進行大刀闊斧的體制改革,以圖和平轉型。但無論如何改革,中共的本質不會改變,靠大規模突發事件從外部倒逼改革、乃至解體中共,將不可避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