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2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李劍綜合報導)誕生於19世紀初法俄戰爭的「集團軍」,在人們的印象中,它象徵著強大的作戰能力。自上月中旬中共陸軍集團軍番號解密後,中共陸軍18個集團軍面貌清晰顯現。港媒揭祕了中共18集團軍的起源。
《瞭望東方周刊》報導說,中共集團軍的出現和編成,源自1980年代窘迫條件下的改革:1,希望縮減軍隊規模,2,希望保留並提升戰鬥力。
報導說,中共集團軍的出現有著複雜的背景。從1970年代開始,蘇聯進一步發展了機械化集團軍縱深突擊的理論。作為應對,中共軍隊提出了在戰爭初期,以堅固陣地的防禦戰為主要作戰樣式的戰略指導思想。
這種提法最早在1950年代由彭德懷提出,得到了鄧小平的讚同。
《張愛萍傳》一書中寫道,1982年新一屆軍委成立後,軍隊領導人慢慢意識到,這個以蘇聯二戰模式為框架的構想,將會給各個領域帶來諸多挑戰。
根據中央軍委辦公廳原主任、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回憶,1985年1月他由師長調任「萬歲軍」軍長時,該部隊是全軍組建集團軍的試點單位。
當時,時任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則指示,試點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李際均回憶,作為試點單位,當時的研究重點是「集團軍怎樣作戰」。
到1986年4月,38集團軍完成了5本約150萬字的研究成果,轉發全北京軍區的部隊。1986年夏季,38集團軍又赴內蒙古朱日和進行機械化集團軍實兵檢驗性演習,驗收試點成果。
不過,在38軍向機械化集團軍轉型的同時,有高達百萬軍人被解甲歸田,8個軍被撤銷,11個軍區減併為7個軍區。
1985年7月,38軍開始進行機械化集團軍試點的時候,軍隊精簡整編方案下達,百萬大裁軍正式啟動。
18個集團軍 15個打過韓戰
報導說,目前媒體披露的18個集團軍番號,分別是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軍。
雖然,對於歷次裁減集團軍的標準,沒有公開資料,但是,從這些部隊的歷史仍可一窺端倪。首先,它們幾乎都參加過韓戰。根據資料,這18個集團軍當中,有8個集團軍曾參與1989年「六四」戒嚴,其中兩個發生抗命事件。
在1950年代初的60多個軍裡,有不到30個先後赴朝鮮半島作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資料,目前保留的18個集團軍中,曾有15赴朝鮮半島作戰。
45軍最早是中華蘇維埃政府警衛團,127師的一個團即為葉挺獨立團,它組建於1924年,因而成為唯一一例「團史早於軍史」。
在沒有參與韓戰的部隊中,41軍曾在遼瀋戰役中擔任錦州西部阻擊任務,即塔山、白台山戰鬥部隊。這場大戰成為整個局勢的轉折點。
14軍雖然也未參與韓戰,但它和41軍一樣常年駐守廣西雲南邊境地區。
組建於1947年的31軍則在1950年進抵福建後,一直駐紮在台海一線。
8個集團軍曾參與「六四」戒嚴
此外,中共解放軍陸軍18個集團軍當中,有8個集團軍部署在北京周邊。根據資料,這 8個集團軍都曾參與1989年「六四」戒嚴,其中兩個發生抗命事件。
1989年6月4日,中共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六四血案。中共當局為了鎮壓和平請願的學生和民眾,調動和投入的軍隊幾乎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在當時解放軍的7個大軍區中,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和南京軍區奉命調動野戰軍主力部隊進京,北京軍區屬下的六個陸軍集團軍全部出動。其他3個大軍區(蘭州軍區、武漢軍區、廣州軍區)也奉命進入了戰備狀態。
據六四檔案網站報導,逾20萬的官兵進京執行戒嚴任務,包括北京軍區的24、27、28、38、63、65集團軍、炮兵第十四師、天津警備區坦克第一師、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一師和警衛第三師,濟南軍區20、26、54、67集團軍,瀋陽軍區的39、40、64集團軍。
在執行天安門戒嚴任務中,先後發生第38集團軍軍長徐勤先、第28集團軍軍長何燕然、政委張明春、第39集團軍步兵第一一六師師長許峰抗命事件。
《瞭望東方周刊》報導說,中共集團軍的出現和編成,源自1980年代窘迫條件下的改革:1,希望縮減軍隊規模,2,希望保留並提升戰鬥力。
報導說,中共集團軍的出現有著複雜的背景。從1970年代開始,蘇聯進一步發展了機械化集團軍縱深突擊的理論。作為應對,中共軍隊提出了在戰爭初期,以堅固陣地的防禦戰為主要作戰樣式的戰略指導思想。
這種提法最早在1950年代由彭德懷提出,得到了鄧小平的讚同。
《張愛萍傳》一書中寫道,1982年新一屆軍委成立後,軍隊領導人慢慢意識到,這個以蘇聯二戰模式為框架的構想,將會給各個領域帶來諸多挑戰。
根據中央軍委辦公廳原主任、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回憶,1985年1月他由師長調任「萬歲軍」軍長時,該部隊是全軍組建集團軍的試點單位。
當時,時任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則指示,試點工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李際均回憶,作為試點單位,當時的研究重點是「集團軍怎樣作戰」。
到1986年4月,38集團軍完成了5本約150萬字的研究成果,轉發全北京軍區的部隊。1986年夏季,38集團軍又赴內蒙古朱日和進行機械化集團軍實兵檢驗性演習,驗收試點成果。
不過,在38軍向機械化集團軍轉型的同時,有高達百萬軍人被解甲歸田,8個軍被撤銷,11個軍區減併為7個軍區。
1985年7月,38軍開始進行機械化集團軍試點的時候,軍隊精簡整編方案下達,百萬大裁軍正式啟動。
18個集團軍 15個打過韓戰
報導說,目前媒體披露的18個集團軍番號,分別是第1、12、13、14、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軍。
雖然,對於歷次裁減集團軍的標準,沒有公開資料,但是,從這些部隊的歷史仍可一窺端倪。首先,它們幾乎都參加過韓戰。根據資料,這18個集團軍當中,有8個集團軍曾參與1989年「六四」戒嚴,其中兩個發生抗命事件。
在1950年代初的60多個軍裡,有不到30個先後赴朝鮮半島作戰。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70個軍》資料,目前保留的18個集團軍中,曾有15赴朝鮮半島作戰。
45軍最早是中華蘇維埃政府警衛團,127師的一個團即為葉挺獨立團,它組建於1924年,因而成為唯一一例「團史早於軍史」。
在沒有參與韓戰的部隊中,41軍曾在遼瀋戰役中擔任錦州西部阻擊任務,即塔山、白台山戰鬥部隊。這場大戰成為整個局勢的轉折點。
14軍雖然也未參與韓戰,但它和41軍一樣常年駐守廣西雲南邊境地區。
組建於1947年的31軍則在1950年進抵福建後,一直駐紮在台海一線。
8個集團軍曾參與「六四」戒嚴
此外,中共解放軍陸軍18個集團軍當中,有8個集團軍部署在北京周邊。根據資料,這 8個集團軍都曾參與1989年「六四」戒嚴,其中兩個發生抗命事件。
1989年6月4日,中共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六四血案。中共當局為了鎮壓和平請願的學生和民眾,調動和投入的軍隊幾乎是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在當時解放軍的7個大軍區中,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濟南軍區和南京軍區奉命調動野戰軍主力部隊進京,北京軍區屬下的六個陸軍集團軍全部出動。其他3個大軍區(蘭州軍區、武漢軍區、廣州軍區)也奉命進入了戰備狀態。
據六四檔案網站報導,逾20萬的官兵進京執行戒嚴任務,包括北京軍區的24、27、28、38、63、65集團軍、炮兵第十四師、天津警備區坦克第一師、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一師和警衛第三師,濟南軍區20、26、54、67集團軍,瀋陽軍區的39、40、64集團軍。
在執行天安門戒嚴任務中,先後發生第38集團軍軍長徐勤先、第28集團軍軍長何燕然、政委張明春、第39集團軍步兵第一一六師師長許峰抗命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