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3月13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3日電)長期下肢靜脈曲張可能導致靜脈潰瘍,需要接受長時間治療。醫師提醒,曾經懷孕、較肥胖的女性是高危險群,要提高警覺。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白景州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靜脈潰瘍又稱為鬱滯性潰瘍,主要病因為靜脈曲張或慢性深部靜脈血栓,好發於小腿下方內側至腳踝部位。
白景州指出,靜脈曲張初期臨床症狀因人而異,通常包括腫脹、沉重感、緊繃、疼痛、夜晚抽筋、發癢等,適當的抬腿運動可緩解症狀。隨時間變久,症狀可能成為小腿下方出現浮腫、變硬;或皮膚因色素沉澱呈暗色,並有紅斑、濕疹、合併皮下組織纖維化等。
他說,潰瘍通常在患者因皮膚癢而抓傷後的小傷口出現,傷口不易癒合,有時會併發細菌感染、出血等情形。不少病患都已有10、20年的靜脈曲張症狀,通常要耐心接受治療超過1個月,傷口才會癒合。
白景州指出,有些懷孕後出現腿部靜脈較清晰被看見的女性,靜脈曲張在累積多年後,就會成為下肢靜脈潰瘍的高危險群;體態較為肥胖、長期久坐、久站者更應注意。
他說,高危險群除避免久坐、久站,也可多做小腿後側肌肉伸展的動作、及抬腿運動,或穿著彈性襪來保養。出現不舒服症狀時,就要到醫院接受檢查。
長期下肢靜脈曲張可能導致靜脈潰瘍.(網絡圖片)
長期下肢靜脈曲張可能導致靜脈潰瘍.(網絡圖片)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白景州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靜脈潰瘍又稱為鬱滯性潰瘍,主要病因為靜脈曲張或慢性深部靜脈血栓,好發於小腿下方內側至腳踝部位。
白景州指出,靜脈曲張初期臨床症狀因人而異,通常包括腫脹、沉重感、緊繃、疼痛、夜晚抽筋、發癢等,適當的抬腿運動可緩解症狀。隨時間變久,症狀可能成為小腿下方出現浮腫、變硬;或皮膚因色素沉澱呈暗色,並有紅斑、濕疹、合併皮下組織纖維化等。
他說,潰瘍通常在患者因皮膚癢而抓傷後的小傷口出現,傷口不易癒合,有時會併發細菌感染、出血等情形。不少病患都已有10、20年的靜脈曲張症狀,通常要耐心接受治療超過1個月,傷口才會癒合。
白景州指出,有些懷孕後出現腿部靜脈較清晰被看見的女性,靜脈曲張在累積多年後,就會成為下肢靜脈潰瘍的高危險群;體態較為肥胖、長期久坐、久站者更應注意。
他說,高危險群除避免久坐、久站,也可多做小腿後側肌肉伸展的動作、及抬腿運動,或穿著彈性襪來保養。出現不舒服症狀時,就要到醫院接受檢查。
長期下肢靜脈曲張可能導致靜脈潰瘍.(網絡圖片)
長期下肢靜脈曲張可能導致靜脈潰瘍.(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