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4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禽鳥專家今天分析,候鳥北返,H7N9傳入台灣機率下降,但9月候鳥南遷,台灣西南沿海養鴨場應預警,監測野鴨可能帶來H7N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副研究員鄭明珠、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阮錦松等人,今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候鳥遷移對H7N9疫情的風險,認為H7N9如果從候鳥傳入,以雁鴨科等野鴨傳給留鳥、家鴨的可能性最大,不會直接傳給養雞場。
鄭明珠分析,自1998年開始監測以來,各種野鳥帶有禽流感病毒率平均0.76%,以野鴨1.04%帶毒率居冠,與國際間10%相較仍屬偏低;2009、2011年先後檢出H7N9,不過與大陸禽傳人H7N9的基因差異大,且未散播到台灣養禽場,至於H5N1禽流感從未檢出。
台灣和中國大陸位於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鄭明珠說,大陸江浙沿海是候鳥中繼棲息地,當今年9月候鳥從西伯利亞南遷,野鴨可能從江浙攜帶來病毒,台灣風險區域是野鴨棲息的南部溼地,西南沿海養鴨場應列為監測預警的第2道防線。
第1線防線是台北市野鳥學會每年監測候鳥,候鳥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阮錦松說,每年在各監測站至少共撿拾3800個候鳥排遺。另外,寵物鳥和公園鴿子也列入監測,迄今檢出45種禽流感病毒。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說,4月候鳥已往北飛,在西伯利亞交換「禮物(病毒基因)」,不知候鳥會帶著「禮物」到哪個國家、每年會帶何種「禮物」來台灣,除了希望天佑台灣,候鳥別帶來H7N9外,養鴨場應趁4到9月的空檔「亡鳥補網」,用圍網阻隔外鳥與家鴨接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副研究員鄭明珠、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阮錦松等人,今天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候鳥遷移對H7N9疫情的風險,認為H7N9如果從候鳥傳入,以雁鴨科等野鴨傳給留鳥、家鴨的可能性最大,不會直接傳給養雞場。
鄭明珠分析,自1998年開始監測以來,各種野鳥帶有禽流感病毒率平均0.76%,以野鴨1.04%帶毒率居冠,與國際間10%相較仍屬偏低;2009、2011年先後檢出H7N9,不過與大陸禽傳人H7N9的基因差異大,且未散播到台灣養禽場,至於H5N1禽流感從未檢出。
台灣和中國大陸位於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鄭明珠說,大陸江浙沿海是候鳥中繼棲息地,當今年9月候鳥從西伯利亞南遷,野鴨可能從江浙攜帶來病毒,台灣風險區域是野鴨棲息的南部溼地,西南沿海養鴨場應列為監測預警的第2道防線。
第1線防線是台北市野鳥學會每年監測候鳥,候鳥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阮錦松說,每年在各監測站至少共撿拾3800個候鳥排遺。另外,寵物鳥和公園鴿子也列入監測,迄今檢出45種禽流感病毒。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黃國青說,4月候鳥已往北飛,在西伯利亞交換「禮物(病毒基因)」,不知候鳥會帶著「禮物」到哪個國家、每年會帶何種「禮物」來台灣,除了希望天佑台灣,候鳥別帶來H7N9外,養鴨場應趁4到9月的空檔「亡鳥補網」,用圍網阻隔外鳥與家鴨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