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9日訊】中國車企比亞迪為搶占市場迅速疊代並搶先推出所謂「智慧駕駛」系統,導致其某些車款賣出僅半年市場估值就大降約二成,購買這些車款的車主們因此怒而集體維權。日前,數百車主發表聯合維權聲明,直斥比亞迪涉嫌「誤導性銷售」。
2月17日,一批購買了比亞迪24、25新款王朝及海洋系列車型的車主,在互聯網上發表了一份聯合維權聲明,控訴比亞迪在宣傳及銷售過程中「知新賣舊」,涉嫌隱瞞產品疊代計劃,未明確區分產品代際,構成誤導性銷售,致使老車主的購車權益受到損害。
據陸媒統計,截至當地時間2月16日17:00,已經有763位車主參與簽署聯合聲明。
在這份聯合維權聲明中,車主們指責比亞迪近日推出的新款智駕車型,與最近幾個月銷售的老款車型名稱、售價上相同,核心配置卻有顯著差異,構成未明確區分產品代際;老車主們認為,比亞迪在明知新款智駕車型即將上市的情況下,未向消費者披露產品疊代計劃,仍然以原價銷售配置落後的庫存老款車型的行為,不僅剝奪了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知情權與選擇權,還違反了《廣告法》中關於商品信息應真實、準確的要求。

(網頁截圖)
聲明寫道:「比亞迪的這一商業行為直接導致大量車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高配的智駕版車型價格購入技術落後、配置降級的普通款車型,構成對消費者的誤導性銷售。比亞迪對老車主權益的漠視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利益。」
此前,比亞迪在今年2月10日推出了王朝網和海洋網共21款車型的智駕版車型,全系車型據稱搭載了所謂的「高端智駕」,卻因此惹惱了不久前剛剛購買升級前的這幾款車型的車主們。
維權車主認為,此次升級配置的時間,與車主購買升級前同款汽車的時間間隔不足六個月,導致老款車輛的市場價值大幅縮水,還無法通過官方渠道升級至新配置,對車主二次出售造成不利影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顯示,當前同型號非智駕版的二手車估值,比上月下降了18%-25%。
此外,維權聲明者還提到,《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發布3年,但比亞迪一直未積極採取相關技術手段,無法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驗收,導致宣傳中包含的這項功能遲遲無法使用,嚴重侵犯了數百萬新老車主的合法權益,構成虛假宣傳。
基於上述指控,維權車主對比亞迪提出了以下訴求,包括向全體老車主公開致歉,同時建立產品疊代信息披露機制,以及對受影響的老車主給予權益補償等。
維權聲明並表示,如果比亞迪在2月23日前未對此作出實質性回應,維權車主將向深圳市中級法院提交集體訴訟立案申請,並發起「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知情權立法」聯署提案。
截至目前,比亞迪方面未對上述維權聲明作出正面回應。但是,相關消息已經在互聯網上引起強烈的輿論反響。






(網頁截圖)
有江蘇網友發帖寫道:「我也是受害者,不僅如此,還有過年後補貼也更優惠,舊車賣了還有補貼,而去年只能報廢才有補貼,真無語了。」
有山東網友評論說:「就跟買房子一樣,漲錢了,都不找事,掉價了,都去售樓處鬧事,市場就這樣!」
公眾號「心動物語」評論道:「明明是以高配車型的價格購買,卻驟然發現技術上的進步與配置的優化已遠離了自己所心儀的產品,這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嚴重侵犯。」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