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師教實驗 自然現象易理解

2013年04月22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04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2日電)「好奇就是學習的動力」,地科教師謝隆欽用簡易實驗讓學生理解自然現象;更透過雲端教學打破時空限制,讓學生在哪教育就在哪。

教育部今天舉行國中活化教學列車記者會,邀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級中學國中部地球科學教師謝隆欽分享活化教學方法。

謝隆欽表示,傳統的教學注重知識傳輸和解題技巧,學生常考完就忘,科學素養未能生根,因此他將地球科學和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讓好奇成為學生學習動力,使課堂充滿發現的樂趣。

雲霧的形成、月相變化看來似乎很遙遠,謝隆欽卻透過簡易實驗,讓學生在課堂就能了解自然現象。他用寶特瓶加壓,改變容器內的氣壓,用水氣凝結來模擬雲霧形成的原因;另外以月球模型、學生和黑板,來模擬月球、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讓學生實地觀察月相循環。

「地球科學並不等於地理」,謝隆欽說,學生常把地科當地理來讀,但地科更著重科學思考,因此他帶著學生進行戶外教學,觀察台灣地形地貌,如台東太麻裡的褶皺、花東的海蝕地形等,藉此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現象背後的因果關係,不再只是死記死背。

為建立師生良好互動,謝隆欽也會將電子信箱留給學生,但有一次學生追問他的「MSN」,當時他對MSN毫無所知,頓時感覺自己變成LKK(老人)。受到這次衝擊影響,他開始接觸網路科技,部落格、臉書都成了他的教學資源。

「只要善於辨別和篩選,網路資源就像教學百科全書」,謝隆欽說,網路時代讓知識管道產生重大變革,雲端教學更打破時空限制,學生在哪,教育就在哪,只要教導學生辨別和篩選正確的資訊的能力,網路資源就像百科全書一樣好用。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