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一團糟 五大「爛尾城」又添亂

2013年07月28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7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劉璇綜合報導)目前中共高層領導人對於中國低迷的經濟採取甚麼樣刺激措施的態度仍然不明朗,而中共地方政府野心勃勃的大規模投資項目,進一步增加了充滿浪費的資本投資項目和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所帶來的擔憂。正當世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一個個無人居住的鬼城之際,又一類城市因其頹敗失勢以及後繼乏力,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一.曹妃甸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文章披露,曹妃甸項目因為負債纍纍,造成大面積的停工。而《九個頭條》網站稱,事實上,在中國還有很多類似曹妃甸的爛尾城,因其決策武斷造成了嚴重後果。今天這些城市還在風雨飄搖之中,不知明日如何。

唐山市GDP位居河北省首位,而曹妃甸則是唐山經濟增長最快的地方,但目前曹妃甸不但揹負了巨額債務,並且陷入了建設資金緊張的被動局面。

位於渤海灣西側、隸屬河北第一經濟強市唐山、規劃面積380平方公裡的曹妃甸工業區,自2003年啟動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填海造陸超過230平方公裡,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高峰時期號稱日均投資4億元,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單體工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而今年「十一五」時期,曹妃甸與天津濱海新區被宣稱為「相互競逐,共同構成中國區域開發中最受矚目的雙子星座」。然而,似乎是一夜之間,曹妃甸就從榮耀的巔峰墜落,掙扎於生死邊緣:原計劃構建的四大支柱產業——大港口、大鋼鐵、大化工、大電力——正在落空,而早期用於基礎設施開發的巨額投入,正迎來償債高峰期,緊繃的資金鏈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此外,受宏觀調控和經濟周期的影響,唐山的優勢產業鋼鐵進入低谷期,這也使得這一地區的產業更無優勢可言。現在看來,已經停工的項目,也極有可能長期爛尾。

二.清水

對於一個年財政收入只有3000多萬的國家級貧困縣--內蒙古清水縣耗時10年投資60億面積5平方公裡的投資造城計劃,讓當地大多數居民生活在破舊窯洞的視角下對比觀照審視,則又讓人為這個匪夷所思的宏偉新城計劃大跌眼鏡氣不打一處來。

據媒體報導稱,在距離舊城區26公裡的清水河邊,前後歷任多屆政府對這個造城計劃都沒有停止。從建設投資估算表上可見,清水河縣新區項目需要約61億資金,其中僅利息支出一項就需1.2億元。就算清水河縣人民不吃不喝,也需要4年才能還清利息。

至2008年,由於財力實在貧困工程終遭擱淺。一棟棟好端端的大樓停工了廢棄了,有的還被用來存放飼料……至目前工程款項仍然拖欠了4000多萬無有著落。

面對一座「爛尾城」和大多數居民的破舊窯洞,如今空無一人,一片死寂,內蒙古清水河縣儼然就是一座「爛尾城」。

三.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這個以虛擬經濟著稱的城市,因無法吸引更多的資金與企業,房地產、民間借貸市場率先崩盤。其顯著的特點就是已經出現債務逾期不還的現象,或者通過高息方式融資。

鄂爾多斯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錢投資房地產,如今,這些錢都變成了尚未完工的鋼筋水泥。這座中國最富的城市瀰漫著「缺錢」的聲音: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四處躲債,在建項目紛紛停工;而通過民間借貸將財產投入房地產的老百姓,則擔心自己是否會血本無歸。

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鄂爾多斯市政府在市政改造、城市建設、基礎設施、保障房等領域欠下了眾多債務,為抵銷債務,這些沒有經過土地流轉和招拍掛程序的土地流向了開發商,外地公司拿地不容易,即便拿到地,也容易出事。如今的鄂爾多斯,到處是停工的爛尾樓和焦急的討債者。

鄂爾多斯千億巨債壓頂、房地產崩盤,鄂爾多斯陷入GDP危局,或成中共地方政府破產先例。

四.大同

今年三月,在山西大同市,上演了讓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成千上萬的大同市民走上街頭、用情願甚至下跪等「極端方式」來「挽留」原任市長耿彥波不要調走,而原因竟是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城市成為「爛尾城」。

2008年2月上任的大同市市長耿彥波,在調研僅十天後,即拿出自己的城市改造規劃:要求5年內在城建上投入500億元,修復只剩一層土坯的古城牆,重修鐘樓、代王府、華嚴寺、善化寺、文廟等建築,拆除城內3.28公裡的現代建築,這涉及8萬~10萬戶的拆遷。

而如今五年過去了,他的諾言卻並沒有實現,目前在大同的四面城牆中,西城牆還在修復,周邊一些樓房因少數釘子戶仍未在計劃時間拆遷。

有專家稱,古城修復工程實際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後續的工程實施難度越來越大,也需要花費更多的錢。可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大同市的城建投入累計高達500億元左右,而截至目前大同市政府負債已超百億元,已經無力負擔下一階段城牆修復的高額費用。

五.包頭

據統計,目前,包頭的240個在建項目中,約有90%陷於停工,幾十個塔吊安靜地停在原地。這些停工的項目中,因為房企老闆跑路而造成的爛尾比例大約在15%。

包頭市近幾年借力採礦業,借勢全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速度看似強勁。其背後,是遊資、高利貸在房地產市場的單一押注。

據當地一位開發商介紹,這個比例要佔到10%-15%。開發商「跑路」,項目不能按時交房,集體追要房款的情況多次在包頭出現。

去年,包頭市最大的房企老闆魏剛上弔事件在中國掀起了軒然大波。據悉,魏剛是被逼走頭無路,才選擇自殺以此結束高利貸帶來的資金鏈壓力:原因是其正在開發建設的項目中數棟高層陷入停滯,成為一片尚未封頂的爛尾樓。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城市所面臨的現狀恰恰是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普遍的一個縮影。最近一些年像這樣的爛尾工程數不勝數,就在最近三四線城市的「鬼城」在不斷增加,實際上這正是政績心理作祟。

經濟學者趙海均此前在接受《新唐人》採訪時稱,現在有不少中共地方政府在做搞政績工程,大幹快上重複建設,一旦離開了投資的方式,這些地方的經濟就像「熄了火」一樣,因此才造成了目前中國這樣的經濟危機局面。其背後是權力和金錢的交易,是腐敗叢生。

有中共國資委人士對大紀元記者透露,中共地方政府在過去幾年想方設法發展經濟,用不斷攀高的GDP為自己增添政績的過程中,通過投資公共建設項目帶動地方經濟及就業發展最為方便可行,但中共地方政府為投資正鬧「錢荒」,除了普通的融資方式,還有希望中央財政撥款施以援手,正所謂「跑部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