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15日訊】堂堂中科院院士的桂冠,居然也可以花錢去買!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日前在法庭上供出的這個「不能說的祕密」,著實讓國人跌破了眼鏡!
中科院是什麼地方?那可是中國最高的學術殿堂,也就是中國科學界的金字塔尖啊!而院士則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和「終身榮 譽」。因此,在我輩的想像中,能評上院士的人個個都是中國最頂尖的響噹噹的科學家,而評選這樣精英更是一狀尤為莊嚴神聖的事,絕不應跟權力和金錢搭上半點關係,至於申報人最終是否能夠入選,標準只能是他們真實的學術成就,絕不應是任何別的什麼。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院士行為規範》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對此說的也很清楚,「院士要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對增選工作的影響以及行政上的干預,不對任何個人和單位作承諾,不接受請託說情和各種名目的送禮,不參加可能影響院士增選公正性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和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但由張曙光嘴巴中爆出的內幕,不但徹底顛覆了大眾的想當然,也狠狠抽了中國科學院一記耳光。原來,院士桂冠就像官場上的烏紗帽一樣,也是可以用錢來搞定的!
9月10日,張曙光在法庭上供述說,他先後3次向今創集團總裁戈建鳴索取錢款共計人民幣800萬元、兩次收受武漢正遠鐵路電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共計1000萬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人民幣500萬元,均與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有關。當公訴人問道:「這筆錢是用來參評院士的嗎?」張曙光明確回答「是」。當公訴人問及張曙光為何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人民幣500萬元時,他同樣表示 「當時正是第二次申請院士,需要花錢。」
據媒體報導,張曙光曾於2007年、2009年兩度參評中科院院士,第一次得票寥寥無幾,第二次以一票之差未能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數。可見,並未「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張曙光距離院士桂冠最終也僅剩一步之遙了。這當中,金錢的力量無疑功不可沒。可以想見,如果張曙光沒落馬,還在臺上掌權,捨得花更多的銀子去賄選,他很有可能在下屆院士評選中最終如願以償,戴上院士的桂冠。
因為落馬受審,張曙光賄選的醜事現在固然是被曝光了,但類似的醜事不是還有呢?按中國當下的情形來看,張曙光絕不會只是個孤例。其實,對於中科院院士評選的各種質疑一直以來就沒斷過。最近,上海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沈建華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直言不諱道:近年來很多案例都說明,目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出現越來越需要「運作」的情況,甚至由單位出面,組織強大的公關團隊,有強大的財力支持,這在圈內幾乎是公開的祕密。當選院士的人,往往是那些擁有一定社會地位、能夠調動一定行政資源的人。
院士桂冠本無價,如今銅臭卻沾身。連院士都能花錢買,還有什麼不能花錢買?足見中國科學界已經墮落到了何等地步!若論「中國特色」,這也算是不能遺漏的一種吧。
中科院是什麼地方?那可是中國最高的學術殿堂,也就是中國科學界的金字塔尖啊!而院士則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和「終身榮 譽」。因此,在我輩的想像中,能評上院士的人個個都是中國最頂尖的響噹噹的科學家,而評選這樣精英更是一狀尤為莊嚴神聖的事,絕不應跟權力和金錢搭上半點關係,至於申報人最終是否能夠入選,標準只能是他們真實的學術成就,絕不應是任何別的什麼。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院士行為規範》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對此說的也很清楚,「院士要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對增選工作的影響以及行政上的干預,不對任何個人和單位作承諾,不接受請託說情和各種名目的送禮,不參加可能影響院士增選公正性的各種會議和活動。」「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和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但由張曙光嘴巴中爆出的內幕,不但徹底顛覆了大眾的想當然,也狠狠抽了中國科學院一記耳光。原來,院士桂冠就像官場上的烏紗帽一樣,也是可以用錢來搞定的!
9月10日,張曙光在法庭上供述說,他先後3次向今創集團總裁戈建鳴索取錢款共計人民幣800萬元、兩次收受武漢正遠鐵路電氣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建新共計1000萬元、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人民幣500萬元,均與參評院士「需要花錢」有關。當公訴人問道:「這筆錢是用來參評院士的嗎?」張曙光明確回答「是」。當公訴人問及張曙光為何收受北京博得交通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丙玉錢款人民幣500萬元時,他同樣表示 「當時正是第二次申請院士,需要花錢。」
據媒體報導,張曙光曾於2007年、2009年兩度參評中科院院士,第一次得票寥寥無幾,第二次以一票之差未能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數。可見,並未「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張曙光距離院士桂冠最終也僅剩一步之遙了。這當中,金錢的力量無疑功不可沒。可以想見,如果張曙光沒落馬,還在臺上掌權,捨得花更多的銀子去賄選,他很有可能在下屆院士評選中最終如願以償,戴上院士的桂冠。
因為落馬受審,張曙光賄選的醜事現在固然是被曝光了,但類似的醜事不是還有呢?按中國當下的情形來看,張曙光絕不會只是個孤例。其實,對於中科院院士評選的各種質疑一直以來就沒斷過。最近,上海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沈建華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直言不諱道:近年來很多案例都說明,目前在中國的院士評選中,出現越來越需要「運作」的情況,甚至由單位出面,組織強大的公關團隊,有強大的財力支持,這在圈內幾乎是公開的祕密。當選院士的人,往往是那些擁有一定社會地位、能夠調動一定行政資源的人。
院士桂冠本無價,如今銅臭卻沾身。連院士都能花錢買,還有什麼不能花錢買?足見中國科學界已經墮落到了何等地步!若論「中國特色」,這也算是不能遺漏的一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