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19日訊】我剛剛寫了篇評論張曙光的多筆受賄竟然與參評院士有關的文章,而我們的院士主管單位竟然照樣解釋;自然者解釋是那麼沒有底氣,因為現在以權謀利是我們社會公開的潛規則;難道我們評選院士的專家學者們真的是清教徒嗎。剛好碰到一位研究生,她說現在國內外所有人都羨慕中國的院士;因為中國院士終身榮譽與待遇為世界之最,所以今天中國社會的大小官員都千方百計的爭取當院士,實在是比古代的狀元都榮耀。
是啊!中國院士到底會得到多少利益,這好像是中國社會永恆的祕密;但從公開的資料看,院士為終身榮譽;其實際享受的待遇相當於副部級。據資料顯示,國家給院士的待遇是每個月200元(免稅)補貼;這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的標準。大家推算,現在的院士待遇應該是什麼狀況。因為我們現在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學者每月都有幾千元的補貼,更何況這國家最高榮譽者的津貼呢?此外就是各個院士所在單位也向他們發放地方院士津貼,發放金額少則1000元/月;多則5000元/月。國務院還規定資深院士每人每年享有1萬元的資深院士津貼,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
在我們今天這人才過剩的社會,竟然到處引進院士;而且引進的院士一次性獎勵幾百萬的比比皆是。在這以住房為標準的社會,所有引進院士優先獎勵一棟別墅;其他日常待遇,全部比照副部級的待遇安排。當然更有引進待遇舉世矚目的單位元元元,如2009年12月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宣佈:「兩院院士如果願意到院裡任職並完善協定,單位將提供不小於200平方米的住房;並一次性給予200萬元安家費」。2010年8月河北宣佈:「在冀院士特殊生活補貼由每人每年6萬元增加到20萬元;新引進和新當選的院士給予1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支持;新引進院士給予一次性安家費20萬元;醫療保健按副省級對待,每年兩次健康檢查;配備相對固定的專用車輛」。河南省明文規定:「從2004年起河南省省屬單位院士年薪不低於20萬元,省財政為院士每人補貼20萬元配備工作用車;院士享受相當於副省級的醫療待遇,醫療費用實報實銷並發給每位院士每月500元護理費用」。在江蘇南通市的「江海英才」攬才計畫中:「到南通市區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或條件相當的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不低於500萬元的工作經費;15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提供不少於180平方米的暫住房,並在3年內按實際在通時間給予每月5000元的生活津貼」。
在院士的待遇與收入比較下,我們仿佛是美國社會的收入水準;然而沒有人想到,我們現在依然生活在絕大多數人還只有每月1000多元收入的年代。這就是我們社會任何人羨慕院士的原因,你一輩子都難賺到一套住房;而院士首先就獎勵別墅。更為可笑的是湖南省政府曾提出,「給在湖南工作的院士配發‘湘O’汽車牌照,而‘O’字頭的汽車牌照此前一直是警務用車專屬」。另外據媒體報導,遼寧省出臺政策「如果某單位引進或培養出一名院士,遼寧省將對該單位獎勵1億元」。從而說明院士在我們社會是多麼受歡迎,簡直到了君主立憲制社會的國王待遇;這就是院士在全國的境況。
正因為如此風光,所以今天中國的院士絕大部分是多重身份;如2009年中國科學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機構的現任官員;中國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過85%是現任官員。更為重要的是成為院士後,他們將走向更高級別的領導崗位;如2007年時任建設部副部長的黃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就當選北京市副市長了;而且被人們稱作‘院士副市長’。而任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的王玉普,當選院士後就升任黑龍江副省長了。
我們發現如果說論院士制度的設立,中國設立院士比起歐美等國晚了近三個世紀。但卻只有中國的院士有待遇和實惠,因為歐美等科研強國的院士們是沒有待遇的;如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相當於中國的院士)的權利竟然只是獲得學會刊物及享受學會提供的在使用圖書、參考文獻、手稿方面的方便。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會員不僅拿不到實際的‘好處’,而且還要向學會繳納會費;或向學會貢獻一部分資金。再比如說美國的院士頭銜不僅是‘非物質化的榮譽’,而且還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而中國院士卻是只有待遇而沒有責任。就連我們這各地方引進的院士,主要目的也只是要院士的光環;因為根本沒有人注重什麼院士真的能帶動一個產業群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個沒有責任的社會裡,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院士是什麼水準與能力;因為當選院士後沒有責任要求,所以我們的院士評選也就不與水準和能力掛鈎;當評選與水準和能力脫鉤後,剩下的就是與權力和關係掛鈎了;這也是張曙光參加評選一次就需要投入幾百萬的原因,也是我們院士們公開的待遇外的灰色收入;正是這灰色收入,結果我們的院士成為了九斤老太;還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因為它不是水準與能力平等競爭的結果;而是權力與關係共同起作用的產物。試想依靠這樣的產物我們能實現趕超美國嗎,這只能是中國夢。在中國夢裡,我們的院士越來越多;而我們社會的假冒偽劣也同步越來越多。相反卻是我們社會的科技差距竟然與國際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們追逐院士的結果。
為什麼中國院士這麼令人垂涎,原來是中國院士不僅有神的光環和待遇;而且還沒有任何社會與學術責任,整天就如同金菩薩般地被我們社會供養著;這就是令國內外所有人垂涎中國院士的真正原因。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是啊!中國院士到底會得到多少利益,這好像是中國社會永恆的祕密;但從公開的資料看,院士為終身榮譽;其實際享受的待遇相當於副部級。據資料顯示,國家給院士的待遇是每個月200元(免稅)補貼;這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的標準。大家推算,現在的院士待遇應該是什麼狀況。因為我們現在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學者每月都有幾千元的補貼,更何況這國家最高榮譽者的津貼呢?此外就是各個院士所在單位也向他們發放地方院士津貼,發放金額少則1000元/月;多則5000元/月。國務院還規定資深院士每人每年享有1萬元的資深院士津貼,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
在我們今天這人才過剩的社會,竟然到處引進院士;而且引進的院士一次性獎勵幾百萬的比比皆是。在這以住房為標準的社會,所有引進院士優先獎勵一棟別墅;其他日常待遇,全部比照副部級的待遇安排。當然更有引進待遇舉世矚目的單位元元元,如2009年12月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宣佈:「兩院院士如果願意到院裡任職並完善協定,單位將提供不小於200平方米的住房;並一次性給予200萬元安家費」。2010年8月河北宣佈:「在冀院士特殊生活補貼由每人每年6萬元增加到20萬元;新引進和新當選的院士給予1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支持;新引進院士給予一次性安家費20萬元;醫療保健按副省級對待,每年兩次健康檢查;配備相對固定的專用車輛」。河南省明文規定:「從2004年起河南省省屬單位院士年薪不低於20萬元,省財政為院士每人補貼20萬元配備工作用車;院士享受相當於副省級的醫療待遇,醫療費用實報實銷並發給每位院士每月500元護理費用」。在江蘇南通市的「江海英才」攬才計畫中:「到南通市區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或條件相當的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不低於500萬元的工作經費;15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提供不少於180平方米的暫住房,並在3年內按實際在通時間給予每月5000元的生活津貼」。
在院士的待遇與收入比較下,我們仿佛是美國社會的收入水準;然而沒有人想到,我們現在依然生活在絕大多數人還只有每月1000多元收入的年代。這就是我們社會任何人羨慕院士的原因,你一輩子都難賺到一套住房;而院士首先就獎勵別墅。更為可笑的是湖南省政府曾提出,「給在湖南工作的院士配發‘湘O’汽車牌照,而‘O’字頭的汽車牌照此前一直是警務用車專屬」。另外據媒體報導,遼寧省出臺政策「如果某單位引進或培養出一名院士,遼寧省將對該單位獎勵1億元」。從而說明院士在我們社會是多麼受歡迎,簡直到了君主立憲制社會的國王待遇;這就是院士在全國的境況。
正因為如此風光,所以今天中國的院士絕大部分是多重身份;如2009年中國科學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機構的現任官員;中國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過85%是現任官員。更為重要的是成為院士後,他們將走向更高級別的領導崗位;如2007年時任建設部副部長的黃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就當選北京市副市長了;而且被人們稱作‘院士副市長’。而任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的王玉普,當選院士後就升任黑龍江副省長了。
我們發現如果說論院士制度的設立,中國設立院士比起歐美等國晚了近三個世紀。但卻只有中國的院士有待遇和實惠,因為歐美等科研強國的院士們是沒有待遇的;如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相當於中國的院士)的權利竟然只是獲得學會刊物及享受學會提供的在使用圖書、參考文獻、手稿方面的方便。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會員不僅拿不到實際的‘好處’,而且還要向學會繳納會費;或向學會貢獻一部分資金。再比如說美國的院士頭銜不僅是‘非物質化的榮譽’,而且還意味著更多的責任;而中國院士卻是只有待遇而沒有責任。就連我們這各地方引進的院士,主要目的也只是要院士的光環;因為根本沒有人注重什麼院士真的能帶動一個產業群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個沒有責任的社會裡,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院士是什麼水準與能力;因為當選院士後沒有責任要求,所以我們的院士評選也就不與水準和能力掛鈎;當評選與水準和能力脫鉤後,剩下的就是與權力和關係掛鈎了;這也是張曙光參加評選一次就需要投入幾百萬的原因,也是我們院士們公開的待遇外的灰色收入;正是這灰色收入,結果我們的院士成為了九斤老太;還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因為它不是水準與能力平等競爭的結果;而是權力與關係共同起作用的產物。試想依靠這樣的產物我們能實現趕超美國嗎,這只能是中國夢。在中國夢裡,我們的院士越來越多;而我們社會的假冒偽劣也同步越來越多。相反卻是我們社會的科技差距竟然與國際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們追逐院士的結果。
為什麼中國院士這麼令人垂涎,原來是中國院士不僅有神的光環和待遇;而且還沒有任何社會與學術責任,整天就如同金菩薩般地被我們社會供養著;這就是令國內外所有人垂涎中國院士的真正原因。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