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何以製造出「貪污教授」?

2013年10月14日社會
【新唐人2013年10月15日訊】(新唐人記者韓淨綜合報導)近年來,大陸學者貪污科研經費的案件不斷爆出,科研腐敗的涉及面之廣,涉案金額之大,涉及人員之多,觸目驚心。據海外媒體報導,一個從美國回到中國高校工作的海歸,短短幾年時間就從一個謹小慎微的書獃子,變成了一個滿嘴謊言、貪污科研經費的「壞人」,是什麼樣的體制和國情使橘子生淮南則為橘,橘子生淮北則為枳呢?

10月14日,《華爾街日報》發文《科研經費迷途:潛規則下的扭曲人性》指出,相比美國來說,中國的科研經費申請和使用的相關規定和監管措施更嚴苛、更詳盡,報銷時除了發票,還需要各種輔助證據,如購買合同、銀行付款記錄、相關人員的證明等等,而在美國,僅憑收據就可以報銷。然而奇怪的是,美國科研人員貪污違規情況雖然也有但並不多見,而中國這種現象卻普遍而經常。

文章分析,在大陸,雖然制定了很多規則,但這些規則已經被潛規則代替。比如報銷科研經費需要發票和相關人員證明,那麼他就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搞到發票,他還可以通過各種作假的方式達到要求的規定,如果你不作假,你就拿不到這筆錢。你作假拿到了錢,也沒人會追究。

違規的人按潛規則辦事反而越做越好,而循規蹈矩的人很難做事,然後逐漸不再做事,最後被淘汰出局。這就是大陸的現實。而人一旦養成違規的習慣是很可怕的,這種黑暗會蔓延、增長,形成自激勵的循環。正如那位海歸的妻子說的,他把邪路當成了事業成功,我已經喚不醒他了。

文章稱,在中國,權力和人情是衝破規則的致命武器。有了權,規則就形同虛設,即使當權者自己不開口要求違規,也自會有人幫你安排得妥妥貼貼。再有,所謂的人情,你讓我繞個道,我幫你開個後門,規矩就在不知不覺中廢掉了。就這樣,一個完美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形成了。

文章還指出,在大陸要想保持潔身自好也是很難的。如果你要在這個圈子裡生存,你就得跟大家一樣,不然你也無法呆下去。

據中共官方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去年大陸科研經費的投入,已突破萬億元大關,佔GDP的1.97%。科研支出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而另一項中國大陸科協的調查數據顯示,大陸科研資金用於項目本身僅佔40%左右,有60%的科研經費被以各種方式各種名義吞占挪用。
關於如何能夠預防制止科研腐敗這個話題,很多人給出的解決建議都是如何「從嚴監管」。有評論認為,其實這是大陸大環境下的必然產物。中共的各個部門、角落都在貪污腐敗,哪裡也沒有凈土。社會風氣已經如此,誰能從根本上改變它?中共的制度不瓦解,根本不可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