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01月24日訊】由於水庫放水,浙江永康一處沉睡近2000年年的東漢末年古墓群重現天日,根據墓的形制和陪葬品推斷,墓主人不是貴族,應是東漢晚期當地的一個土豪。此墓群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人口南遷。
據中央社引述大陸媒體報導,這處古墓群位於當地的唐先鎮太平村。2013年冬季村邊的太平水庫放水,古墓外露引來盜墓賊。
古墓發掘現場顯示,3個已挖掘的古墓裡,2號墓和3號墓都已經被盜,只有1號墓還算保留完整。這是一處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古墓群。古墓構造採用“三順一丁”的方式堆砌。墓磚花紋為典型的東漢風格。
報導說,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動盪不安,導致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永康就是在西元245年由東吳王朝建立縣治的。
報導說,這處古墓群是一處家族墓,一號墓墓室呈“凸”字形,長約6,寬約2米,二號墓和三號墓墓室呈“中”字形,分別長8米和9米,寬2至3米,形制與北方同期的漢墓相同,可見北方的墓葬文化已經隨著北人南遷,到了當地。
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的是一把長約80釐米的鐵劍,銹跡較嚴重,劍身保存基本完好。其餘是6件破損較大的陶瓷器,包括1個青瓷盤口壺和5個陶罐。
報導說,東漢末期古墓出土陶器很常見,瓷器較少見,瓷器是用來盛酒的,說明這家人還是比較富裕的。
報導指出,東漢晚期在現今浙江東部的上虞先民就可以生產青釉瓷器,鐵劍可能是墓主尚武表現,也可能是當時已爆發黃巾之亂,人們習慣帶著武器防身。
據中央社引述大陸媒體報導,這處古墓群位於當地的唐先鎮太平村。2013年冬季村邊的太平水庫放水,古墓外露引來盜墓賊。
古墓發掘現場顯示,3個已挖掘的古墓裡,2號墓和3號墓都已經被盜,只有1號墓還算保留完整。這是一處距今約1800年的東漢古墓群。古墓構造採用“三順一丁”的方式堆砌。墓磚花紋為典型的東漢風格。
報導說,從東漢末年開始,中原動盪不安,導致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永康就是在西元245年由東吳王朝建立縣治的。
報導說,這處古墓群是一處家族墓,一號墓墓室呈“凸”字形,長約6,寬約2米,二號墓和三號墓墓室呈“中”字形,分別長8米和9米,寬2至3米,形制與北方同期的漢墓相同,可見北方的墓葬文化已經隨著北人南遷,到了當地。
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好的是一把長約80釐米的鐵劍,銹跡較嚴重,劍身保存基本完好。其餘是6件破損較大的陶瓷器,包括1個青瓷盤口壺和5個陶罐。
報導說,東漢末期古墓出土陶器很常見,瓷器較少見,瓷器是用來盛酒的,說明這家人還是比較富裕的。
報導指出,東漢晚期在現今浙江東部的上虞先民就可以生產青釉瓷器,鐵劍可能是墓主尚武表現,也可能是當時已爆發黃巾之亂,人們習慣帶著武器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