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5月22日訊】老師傅古法釀造醬油的技術,現在已經可以通過科技化的管理,成功穩定的被保存下來,帶您來到嘉義民雄一家60年堅持古法釀造黑豆蔭油的醬油工廠,看到傳統風味與先進技術,如何在業者的用心之下,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好醬油怎麼來?精選黑豆洗淨高壓蒸煮,加入麴菌純釀發酵,遵循古法,堅持日曝120天的自然發酵最佳時機,這時一打開醬缸,馬上就是:濃郁的豆香撲鼻。
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塗珮鈞:「我們要做古法釀造的醬油,黑豆醬油,因為畢竟這是台灣的特產醬油,所以我們還是堅持古法釀造,可是我們用科學的方式去管理。」
從洗豆浸豆、蒸煮冷卻、製麴、洗麴、下缸、日曝、壓榨過濾、調煮成品,全程不添加色素,所以蔭油呈現清澈可透光的琥珀原色、口感天然甘醇。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所有的東西都是透明化,最後贏在同業的一定是你的管理,當然你產品一定要好吃,不好吃、不健康那就不用講了,在同樣的品質之下,你一定是贏在管理。」
醬油工廠第三代副總經理說,從父親日常生活的身教當中,他體會到凡事都要真誠面對,認真解決。
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塗珮鈞:「老師傅用手一摸就知道、這可不可以下缸釀造了,然後他就直接釀造。可是老師傅會生病、老師傅會情緒不好、這些都是變數,所以我們一直以來,我們要找出一個方式,讓它維持品質穩定,然後更好。」
董事長特助塗靖岳舉例說明,夏天的醬油發酵比較好,吃起來滋味甘美、香氣醇厚,那冬天怎麼辦呢?所以增建了一個溫室。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我們希望不管春夏秋冬、在甚麼季節、下雨呀陰天,我們都可以利用這間溫室,它也是達到日曝的效果,但是在寒冷的時候,它可以提供一個保熱的環境,所以讓我們整個發酵從頭到尾我們都可以管控,所以從原料進來到產品的輸出,消費者都可以吃到最好的產品。」
除了建溫室,醬油發酵的傳統陶缸底部常有殘餘水,容易產生雜菌,造成醬油風味跑掉。為了改善陶缸不易清洗和晾乾的缺點,特別引進食品級玻璃纖維桶代替傳統陶缸。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玻璃纖維桶)它可以讓熱慢慢的透進去,然後把溫度保持在裡面,當我們使用完畢後,下面有個漏水閥,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水清洗完畢,把所有的水都漏掉,然後把它曬乾、再重新使用,就是可以避免掉雜菌的汙染。」
古法釀造醬油過程中,最關鍵就是麴菌開始生長的時候。這時的環境、濕度、溫度控制的越好,麴菌就活的越好。但是傳統的麴菌器材是竹盤,竹盤有透氣不佳,濕度去不掉等缺點,所以長出來的麴菌很容易結塊成為雜菌。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現在我們都改成這種不鏽鋼的,就是因為要避免汙染,而且它很好清洗,也很好搬運。」
傳統製麴老師傅用手觸摸去試溫度,新製程改用現代化的溫度自動控制,全程掌握醬油的品質。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所以我們現在都是採科學化的管理,但是該怎麼樣、花多少時間發酵,花多少時間製麴,這些我們都是遵循古法完全沒有變的,但是我們變的是器材,我們提供更好的器材,讓麴菌在更好的環境之下可以生長,然後進而取得更好的醬油。」
消毒、殺菌、裝填過程,從頭到尾完全自動化,只有瓶口封包及貼標籤才用到人工。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我們的包裝從頭到尾都是玻璃瓶鐵蓋,然後不含防腐劑的情況下,我們包裝之後還要經過殺菌,所以這樣才能在沒有防腐劑的情況下,保存三年是沒有問題。」
在這個講求快速量產、化學醬油充斥市面的時代,幸好還有老字號廠家堅持古法釀造黑豆蔭油,維護著古早味醬油的用心,自然也就深受注重天然、健康、養生消費者的喜愛了。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裕浦 張金洲 臺灣嘉義採訪報導
好醬油怎麼來?精選黑豆洗淨高壓蒸煮,加入麴菌純釀發酵,遵循古法,堅持日曝120天的自然發酵最佳時機,這時一打開醬缸,馬上就是:濃郁的豆香撲鼻。
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塗珮鈞:「我們要做古法釀造的醬油,黑豆醬油,因為畢竟這是台灣的特產醬油,所以我們還是堅持古法釀造,可是我們用科學的方式去管理。」
從洗豆浸豆、蒸煮冷卻、製麴、洗麴、下缸、日曝、壓榨過濾、調煮成品,全程不添加色素,所以蔭油呈現清澈可透光的琥珀原色、口感天然甘醇。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所有的東西都是透明化,最後贏在同業的一定是你的管理,當然你產品一定要好吃,不好吃、不健康那就不用講了,在同樣的品質之下,你一定是贏在管理。」
醬油工廠第三代副總經理說,從父親日常生活的身教當中,他體會到凡事都要真誠面對,認真解決。
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塗珮鈞:「老師傅用手一摸就知道、這可不可以下缸釀造了,然後他就直接釀造。可是老師傅會生病、老師傅會情緒不好、這些都是變數,所以我們一直以來,我們要找出一個方式,讓它維持品質穩定,然後更好。」
董事長特助塗靖岳舉例說明,夏天的醬油發酵比較好,吃起來滋味甘美、香氣醇厚,那冬天怎麼辦呢?所以增建了一個溫室。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我們希望不管春夏秋冬、在甚麼季節、下雨呀陰天,我們都可以利用這間溫室,它也是達到日曝的效果,但是在寒冷的時候,它可以提供一個保熱的環境,所以讓我們整個發酵從頭到尾我們都可以管控,所以從原料進來到產品的輸出,消費者都可以吃到最好的產品。」
除了建溫室,醬油發酵的傳統陶缸底部常有殘餘水,容易產生雜菌,造成醬油風味跑掉。為了改善陶缸不易清洗和晾乾的缺點,特別引進食品級玻璃纖維桶代替傳統陶缸。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玻璃纖維桶)它可以讓熱慢慢的透進去,然後把溫度保持在裡面,當我們使用完畢後,下面有個漏水閥,我們可以把所有的水清洗完畢,把所有的水都漏掉,然後把它曬乾、再重新使用,就是可以避免掉雜菌的汙染。」
古法釀造醬油過程中,最關鍵就是麴菌開始生長的時候。這時的環境、濕度、溫度控制的越好,麴菌就活的越好。但是傳統的麴菌器材是竹盤,竹盤有透氣不佳,濕度去不掉等缺點,所以長出來的麴菌很容易結塊成為雜菌。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現在我們都改成這種不鏽鋼的,就是因為要避免汙染,而且它很好清洗,也很好搬運。」
傳統製麴老師傅用手觸摸去試溫度,新製程改用現代化的溫度自動控制,全程掌握醬油的品質。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所以我們現在都是採科學化的管理,但是該怎麼樣、花多少時間發酵,花多少時間製麴,這些我們都是遵循古法完全沒有變的,但是我們變的是器材,我們提供更好的器材,讓麴菌在更好的環境之下可以生長,然後進而取得更好的醬油。」
消毒、殺菌、裝填過程,從頭到尾完全自動化,只有瓶口封包及貼標籤才用到人工。
食品公司董事長特助 塗靖岳:「我們的包裝從頭到尾都是玻璃瓶鐵蓋,然後不含防腐劑的情況下,我們包裝之後還要經過殺菌,所以這樣才能在沒有防腐劑的情況下,保存三年是沒有問題。」
在這個講求快速量產、化學醬油充斥市面的時代,幸好還有老字號廠家堅持古法釀造黑豆蔭油,維護著古早味醬油的用心,自然也就深受注重天然、健康、養生消費者的喜愛了。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裕浦 張金洲 臺灣嘉義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