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人與港人分享抗爭經驗

2014年10月25日各界聲援
香港人需要面對一個基本的事實——這個世界上所發生的每一個事件都有兩面,沒有百分之百的贏家,也沒有百分之百的輸家,各有得失,爭奪的就是最後的一分,也就是誰將拿到51分為關鍵所在。

談及最後的1分,難度相當大,尤其是面對極權專制政權,應當考慮一下幾個方面,儘可能地縮小抗爭損失最小化:

1)採取「平衡戰術」

這個戰術,包括四方面。(一)為了體現「真普選」的訴求,每一個戰中隊伍中選出一或兩名出類拔萃的學生(指具備出色的演說能力和反應快,知識面較 廣);(二)這些學生分別前往美國,歐洲,俄羅斯,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爭取支持和分享香港局勢。每一次爭取支持活動及時發回抗爭場地通過手機視頻分 享,也提出各自的想法或策略;(三)對香港民眾宣傳訴求的重要性,特別要講解訴求與每一個港人的未來有何關係等。(四)鼓勵宗教團體扮演和平使者,尤其是 活佛,牧師,神父,阿訇等應當守候在抗爭者和警察的中間地帶進行祈禱,避免出現流血衝突。

2)保持防禦性勇氣

每一個抗爭者需要學會持之以恆的耐心,不僅在繼續堅持抗爭,而且要面對各種未知的挑釁而需要克制,始終要保持防衛者的狀態。

與此同時,為了休整,白天輪流換崗,晚上一起上陣,因為,一般情況下極權政權不敢白天採取激烈的鎮壓或驅散措施。但是,為了儘快取得成果,需要動員更多人參加,包括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市民等等。

3)每一個抗爭者是記者和起訴官

隨時隨地,準備手機錄像每一個不尋常的鏡頭,及時發到網路,並積極地搜集可能要成為起訴依據的每一個細節,準備應付一切未知領域的出現。

4)尋找「訴求」的出路

這個非常關鍵,比如,中共是否願意成立一個複查決議草案的小組?香港普選與中共已簽署和人大批准實施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之間是否有些聯繫或找到出路?

總而言之,非暴力抗爭而言,勇氣+智慧+始終處於防衛狀態=贏家

作者:安樂業


安樂業(藏文:lha sde gnam lo yag),筆名東賽. 1970年- ), 澳洲藏人雙語詩人、高級研究員/藏學家。生於拉德,原籍安多青海海南州興海縣。

作者經歷

1970年出生於文化大革命中的安多,從小在安多航阿草原長大。
1992年7月,安樂業從[青海民族師範專科學院]藏文系畢業,當過教學研究員。
1989年至1993年期間,安樂業在藏文報刊和雜誌上發表過詩及散文數十篇。
1993年5月9日,被青海省國家安全局逮捕;1997年11月14日持著「分裂國家罪」刑滿釋放證明書獲釋。
1999年3月,流亡印度。
1999年5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自由撰稿人兼西藏流亡政府西藏問題研究中心專家所特邀研究員,從事「藏中邊界史」研究。同時,《民主論壇》上設有中文詩專欄。在此期間,詩及評論文(雙語)創作字數為100多萬,翻譯字數達350萬左右。
2005年4月1日至2007年5月13日,供職於國際聲援西藏運動駐達蘭薩拉高級研究員。
2007年5月14日,赴澳求學,打工。同時,寫作,研究,主持個人博客。
2007年5月16日,安樂業在藏人文化網開設的博客《東賽返鄉》被刪除。從主編事先事後不答覆的角度看,刪除的背後是北京當局。
2009年至今,安樂業在免薪擔任國際藏學論壇主編。

觀點

2013年,安樂業與流亡海外的中國作家與法學家袁紅冰在著作《殺佛——十世班禪大師蒙難真相》中讚許十世班禪是當代西藏佛教復興運動、西藏文化復興運動、西藏復國運動的精神領袖和發起人。他們根據史料與訪查包括太子黨相關成員而認為十世班禪死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暗殺。



責任編輯:石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