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結合文創 40年筆莊尋漢字新感動

2015年01月27日社會
【新唐人亞太台2015年1月26日訊】帶您來看到,文房四寶結合文創,再創新商機。在高雄前鎮區,一間維持40多年製作毛筆的業者,以傳統的文房四寶為基礎,努力結合文創,賦予漢字書寫,更多的藝術感動。

選取毛料,在水桶中整理筆鋒,用牛骨刷梳整,直到毛料混和一起,再捲成筆毫。

總共得經過10多道工程,一支毛筆,才算完成。

筆莊董事長鄭炎珠:「毛筆很難做啦,就像要接這個筆頭,有時拿都拿不住,這個都要練,要學很久,我那時候至少要學習3年4個月才能出師。」

筆莊董事長鄭炎珠:「寫毛筆心會很平靜,人若心浮氣躁,你就會寫不下去,所以你若靜靜的在那寫毛筆,你就會有一種思維去想事情。」

他是南部著名筆莊創辦人鄭炎珠,國小畢業開始學習製筆,是一位資深製筆師傅,為了符合現代人求新求變的訴求,鄭炎珠為經營40多年的傳統筆莊,融入了文創的概念。

筆莊總經理鄭至超:「小朋友出生的時候滿月,會把頭髮理下來,然後會作成胎毛筆,還有肚臍就是財,所以我們會把它做成肚臍章,就是頭髮跟肚臍放在一起,就是有發財的意思,它具有收藏跟紀念的價值,而且它也有實用性。」

鄭炎珠的兒子鄭至超,把吉祥話和實用性結合,打造專屬的文創商品,像是這組祈願筆,有福、祿、壽、喜等四種涵意,還有文昌筆搭配龍頭筆架,代表著一登龍門,天下知,與祝賀高升的意象。

筆莊總經理鄭至超:「希望它(書法)是一個生活化,所以我們會規劃一些跟漢字文化相關的活動,也期望政府能對於毛筆文化的重視,讓民眾感動東方的文化,然後再找回對書法的感動。」

筆莊董事長鄭炎珠:「我會在背後繼續支持他,我也是希望以後他可以成為台灣漢字毛筆的代表。」

透過第二代經營,傳承手藝與創新,將文房四寶傳揚國外,鄭炎珠期許,藉由這些文房四寶,成為漢字文化的媒介,帶動更多年輕人投入毛筆製作的技藝,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