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6週年 抹不去的記憶

2015年06月04日各地紀念
【新唐人2015年06月04日訊】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26週年,1989年的6月3號夜間到4號凌晨,在北京呼籲民主變革的學生和民眾,遭中共軍隊開槍鎮壓。26年後的今天,我們來看看北京、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影響下,對於「六四」的記憶。

今年6月4號的北京天安門,依然像以往的25個「六四」紀念日一樣,戒備森嚴。天安門廣場與城樓一帶的保安明顯加強,大批公安警察及便衣巡邏把守,部分人甚至手持輕機槍。

這為被稱為王維林的年輕人,隻身阻擋坦克的畫面,26年來,震動了全世界,成為「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標誌形象。

不過,今天北京的大學生看到這幅圖片時,卻反應淡漠。

北京人民大學學生HE KUIZHENG:「這些知道一點但是這些是政府的事我們不怎麼關心那些」

北京人民大學學生XIONG YAXING「我怎麼想不起來了?1989政治風波?甚麼政治風波?」

在中共控管的教科書裡,「六四」上百萬學生聚集天安門廣場,要求民主改革的事件,被扭曲和抹去。

獨立政治評論專家章立凡「中國的教育體系不是為國民社會設計的,而是為了培養那些順民或臣民設計的,他只要求你擁護執政黨,要求你聽黨的話,這一套實際上就是中國教育設計的基本框架。」

然而,在香港和台灣,年輕人卻能夠自由的表達對「六四」的紀念。

香港大學學生會今年在港大校園內舉辦「六四」集會。學生們表示,他們對「六四」的記憶沒有改變,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的帶領下,年年去維園參加紀念活動,見證中共屠城這一刻。

台灣學生在民主論壇上,和前「六四」學生領袖吾爾開希交流討論。吾爾開希樂觀的表示,對中國新生代抱有希望。

前「六四」學生領袖,吾爾開希:「所以我對於今天這一代的年輕人是保持高度的期待。」

新唐人記者曹菁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