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平常看電視劇、觀賞電影的時候,都喜歡看懸疑類的故事,作家和編導就是利用人們的這一獵奇心理,盡量把生活中極平常的事情,創作出會聲會色的故事來。所謂的收視率、票房率極高的原因,也就是能吊起人們的這種胃口。
凡是生活中充滿著祕密的地方,人們都感興趣打聽;凡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無人感興趣再去追問下去了。於是小到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私房事,大到社會上發生的重大災難事故,或國家、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一不都是如此這樣。似乎人們生活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探求「祕密」,而不是探索知識。
已過了十天的天津港爆炸事件,同樣也是存在著「祕密」。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一切充滿著神奇的國土上,幾乎件件事件都有解不開的祕密存在著。直到成為過去式,仍然還是包含著重大祕密,被釘在棺材裡,一切成為若干歷史問題。再讓後人掏出來,津津有味地再去慢慢破解去。
在如此大的災難面前,尤其是面對著一百多條生命的消失,本來已經很沉重的一件事了,話題都是很凝重的,沒有誰敢輕慢的對待這件事,更不能敷衍這件事。然而天天坐在電視機前,聽到的新聞發布會上的報道,幾乎全是災難現場環境檢測通報。難道這起重大災難事件中的祕密,剩下來的就都是這些消息可以公開通報了嗎?還要一再警示大家不信謠言,一再警告人們不準謠傳,這不是反而讓祕密增多了嗎?
災難現場環境的清理工作本來就是一件常規化的事情。人們最關心的只是有沒有和生命跡象有關的資訊,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問題,至於當地的土壤、空氣、廢棄物的處理工作,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每天都要這麼反覆地通報過不停,好象那片廢墟裡的化學品污染馬上即將就會擴散到整個天津市,乃至造成全國的安危一樣重要,又好象是核污染一樣嚴重。這種現象很不尋常。再加上李總理趕過來指示說,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難道真的裡面包裹著有許多祕密嗎?
再弄不清化學品為何會突然爆炸,究竟二次爆炸造成多少人員死亡的情況下,又增添了該物流公司法人代表究竟是誰,該港口庫區的安全監管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究竟是誰,最起碼有這四個錯綜複雜的祕密不能解答的情況下,能讓「謠言」不謠傳嗎?這裡面起碼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問責調查」,顯然引來各方面權力內幕在互相踢皮球的表演,如果照這樣拖下去越久,越會顯示出我們體制混亂的脆弱性。搞得北京「抗戰勝利閱兵式」前所未有的要提前十幾天來進行交通管制,可見這次事件的影響力有多麼大啊。
這種現象說明了,這種體制的脆弱性在於,不抓就不會安全,一旦放鬆警惕就會讓漏洞產生,事故就會隨時發生。更說明了,不是沒有制度規定、規範,而是沒有責任人的存在,只有權力大小的存在,而一旦發生事故,都可以用權力說話。能逃避的就逃避,能推委的就推委,能頂包的就頂包,可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人都是抱著萬一不出事的心態,多快好省的抓緊撈錢比什麼都更重要。如今中國人事事逐利、斤斤計較,成績留給自己,責任推給別人的自私所為,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刻。
在這裡我不能不引用一個在人家國家已經說爛了的故事來說明這一切,更能啟發大家去思考,這些本來就沒有祕密的事情,為什麼會在我們這裡層出不窮的發生。
這個故事來自於百年前的一篇文章,幾乎被全世界所有的語言翻譯出來,印製了億萬份都不止。紐約中央火車站曾將該文印刷了150萬份分發出去。日俄戰爭期間,每一名俄國士兵都帶著這篇文章。日軍從俄軍俘虜那裡發現了它,如獲至寶,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軍人、公務員、老百姓都擁有這篇文章。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任何管理學或者成功學不可或缺的經典,被一代代人所廣為傳誦。這篇文章題為《把信帶給加西亞》,最早發表於1899年。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也應該都能牢牢記住這篇文章,國家才有希望。
《把信帶給加西亞》作者:Eebert Hubbard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物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
當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裡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後,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裡。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蹟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裡――周圍有6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後就去執行嗎?我敢說他絕不會,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他過世了嗎?哪套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放在哪兒?是我的工作嗎?為什麼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為什麼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怎麼樣去查那個資料,以及你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找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會再回來對你說,根本查不到這個人。真的,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不會對你的「助理」解釋,某某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滿面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心靈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把這個社會帶到危險境界。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能期待他們為別人採取行動呢?你登廣告徵求一名速記員,應徵者中,十之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不認為這些是必要條件。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在一家大公司裡,總經理對我說:「你看那職員。」「我看到了,他怎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不過如果我派他進城裡去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務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進一家酒吧,而當他到了鬧市區,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近來我們聽到,許多人為「那些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人士」表示同情,同時把那些僱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有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在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不論業務怎麼忙碌,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績――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個老闆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闆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裡,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亟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2015.8.22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凡是生活中充滿著祕密的地方,人們都感興趣打聽;凡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無人感興趣再去追問下去了。於是小到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的私房事,大到社會上發生的重大災難事故,或國家、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無一不都是如此這樣。似乎人們生活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探求「祕密」,而不是探索知識。
已過了十天的天津港爆炸事件,同樣也是存在著「祕密」。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一切充滿著神奇的國土上,幾乎件件事件都有解不開的祕密存在著。直到成為過去式,仍然還是包含著重大祕密,被釘在棺材裡,一切成為若干歷史問題。再讓後人掏出來,津津有味地再去慢慢破解去。
在如此大的災難面前,尤其是面對著一百多條生命的消失,本來已經很沉重的一件事了,話題都是很凝重的,沒有誰敢輕慢的對待這件事,更不能敷衍這件事。然而天天坐在電視機前,聽到的新聞發布會上的報道,幾乎全是災難現場環境檢測通報。難道這起重大災難事件中的祕密,剩下來的就都是這些消息可以公開通報了嗎?還要一再警示大家不信謠言,一再警告人們不準謠傳,這不是反而讓祕密增多了嗎?
災難現場環境的清理工作本來就是一件常規化的事情。人們最關心的只是有沒有和生命跡象有關的資訊,其它的都是次要的問題,至於當地的土壤、空氣、廢棄物的處理工作,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每天都要這麼反覆地通報過不停,好象那片廢墟裡的化學品污染馬上即將就會擴散到整個天津市,乃至造成全國的安危一樣重要,又好象是核污染一樣嚴重。這種現象很不尋常。再加上李總理趕過來指示說,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難道真的裡面包裹著有許多祕密嗎?
再弄不清化學品為何會突然爆炸,究竟二次爆炸造成多少人員死亡的情況下,又增添了該物流公司法人代表究竟是誰,該港口庫區的安全監管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究竟是誰,最起碼有這四個錯綜複雜的祕密不能解答的情況下,能讓「謠言」不謠傳嗎?這裡面起碼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問責調查」,顯然引來各方面權力內幕在互相踢皮球的表演,如果照這樣拖下去越久,越會顯示出我們體制混亂的脆弱性。搞得北京「抗戰勝利閱兵式」前所未有的要提前十幾天來進行交通管制,可見這次事件的影響力有多麼大啊。
這種現象說明了,這種體制的脆弱性在於,不抓就不會安全,一旦放鬆警惕就會讓漏洞產生,事故就會隨時發生。更說明了,不是沒有制度規定、規範,而是沒有責任人的存在,只有權力大小的存在,而一旦發生事故,都可以用權力說話。能逃避的就逃避,能推委的就推委,能頂包的就頂包,可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人都是抱著萬一不出事的心態,多快好省的抓緊撈錢比什麼都更重要。如今中國人事事逐利、斤斤計較,成績留給自己,責任推給別人的自私所為,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刻。
在這裡我不能不引用一個在人家國家已經說爛了的故事來說明這一切,更能啟發大家去思考,這些本來就沒有祕密的事情,為什麼會在我們這裡層出不窮的發生。
這個故事來自於百年前的一篇文章,幾乎被全世界所有的語言翻譯出來,印製了億萬份都不止。紐約中央火車站曾將該文印刷了150萬份分發出去。日俄戰爭期間,每一名俄國士兵都帶著這篇文章。日軍從俄軍俘虜那裡發現了它,如獲至寶,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軍人、公務員、老百姓都擁有這篇文章。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任何管理學或者成功學不可或缺的經典,被一代代人所廣為傳誦。這篇文章題為《把信帶給加西亞》,最早發表於1899年。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也應該都能牢牢記住這篇文章,國家才有希望。
《把信帶給加西亞》作者:Eebert Hubbard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物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
當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裡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後,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裡。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蹟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裡――周圍有6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後就去執行嗎?我敢說他絕不會,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他過世了嗎?哪套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放在哪兒?是我的工作嗎?為什麼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為什麼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怎麼樣去查那個資料,以及你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找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會再回來對你說,根本查不到這個人。真的,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不會對你的「助理」解釋,某某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滿面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心靈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把這個社會帶到危險境界。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能期待他們為別人採取行動呢?你登廣告徵求一名速記員,應徵者中,十之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不認為這些是必要條件。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在一家大公司裡,總經理對我說:「你看那職員。」「我看到了,他怎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不過如果我派他進城裡去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務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進一家酒吧,而當他到了鬧市區,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近來我們聽到,許多人為「那些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人士」表示同情,同時把那些僱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有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在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不論業務怎麼忙碌,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績――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個老闆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闆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裡,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亟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2015.8.22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