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文博大精深 揭開內中奧祕 精妙讓人叫絕!

2016年01月22日趣味頻道
【新唐人2016年01月22日訊】 清代女詩人張芬有一首《虞美人》,題為《寄懷素窗陳妹》,順讀為詞,倒讀是一首七言律詩。

順讀詞雲:「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隨腸斷。欲將愁怨賦歌詩,疊疊竹梧移影、月遲遲。樓高倚望長離別,葉落寒陰結。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倒讀詩雲: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梧竹,疊疊詩歌賦怨愁。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漢語的博大精深一直是所有作為華人的驕傲。那麼漢語究竟為什麼博大精深?哪裡讓人覺得博大精深?這是在華人圈子裡孜孜不倦的話題。筆者並不想討論漢語中文是不是世界第一語言,這樣的議題可能永遠都沒有結果。且談談漢語中文本身之美究竟源自何方?

翻開中華的歷史,我們能感受到古人對文字的態度,對文學的推崇。

《淮南子•本經》中寫:「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造字,且不論事實如何,從一開始,文字就有了神聖和尊崇的地位。而名留青史也是每一個帝王將相一生所向追求的目標。

漢語之精妙,在其變化無窮

武俠小說裡,往往最厲害的武功是那種得一法而無窮變者。比如金庸筆下的太極拳,太極劍。張三豐要求張無忌忘卻所有的招式,方能明白太極之法。

沒有招式,不需要模仿,漢語就是這種無窮變化的語言。於是有了如文章開頭的合壁迴文詩。正著讀一個意思,倒著讀又是另外一種韻味。迴文詩最頂峰之作莫過於蘇慧的《璇璣圖》


網絡圖片


《璇璣圖》,除正中央之〝心〞字為後人所加外,原詩共840字,縱橫各29字,方陣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如今統計約可組成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詩。比如這樣的一首,「傷慘懷慕增憂心,堂空惟思詠和音。藏摧悲聲發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蘇慧織《璇璣圖》時,年僅二十三歲,才情之高,慧心之巧,堪稱千古絕唱。

現代段子手也時常拿這種「不按套路出牌」開玩笑。比如東吳大勝魏國和東吳大敗魏國這是一個意思。而我差點沒死與我差點死了意思一樣。

漢語之精妙,在乎重意

錢鐘書先生的《談中國詩》裡這樣提到,「一位中國詩人說:『言有盡而意無窮。』另一位詩人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用最精細確定的形式來逗出不可名言、難於湊泊的境界。」

這正如水墨畫所帶給人的感受。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這樣寫到,「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寥寥幾筆,卻能讓人有觀畫一般的感受。王勃的滕王閣序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王維的那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無一不讓人感慨詩畫如一的境界。所以蘇東坡曾說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寫意,是文人們競相追逐的境界。

西方人學習中文,抱怨最多的莫過於量詞。漢語的非常多的量詞:一匹馬,一頭豬,一棵樹,一朵花,一個人,一支筆等等等等。然而,沒有了這樣的量詞,就無法勾勒出不同事物的畫面。

當然,並非一定要描述簡單才可以表達意境。這裡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何描述時間?「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詩仙李白借一頭黑髮朝暮之間就成一堆白雪,感歎歲月蹉跎,人生短暫。而孔子詠歎時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間果如流水易逝!

漢語之精妙,還在濃縮

也不知是誰最早提起的,濃縮才是精華,這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古漢語大多以簡潔的辭藻表達精準的意義。所以古人寫詩,寫詞,這都是濃縮帶來的魅力。

杜牧的《清明》是這樣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如果改成五字詩,則為「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現代人對於濃縮也是孜孜不倦,並且拿其它語言翻譯過來把玩。

在網路上就曾流傳著《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羅集市》的詩經版譯文。如下是一些摘錄:

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問爾所之,是否如適。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蘭芫荽,鬱鬱香芷。

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彼方淑女,憑君寄辭。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伊人曾在,與我相知。

Tell her to make me a cambric shirt.
囑彼佳人,備我衣緇。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蕙蘭芫荽,鬱鬱香芷。

古人還發明了同音文(一言文),最出名的莫過於《施氏食獅史》。全文是這樣的: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如果還想濃縮,乾脆就濃縮為一個字。比如尖,上小下大方為「尖」。日月帶來光「明」。

漢語之精妙,也在言外之意,未知之美

何為言外之意,筆者相信,每個說漢語的人心中都能明白它的深意。華夏民族受到儒家的中庸思想影響較深,自然習慣於內斂的表達方式。隱藏在語言之外的含義往往可以折射出一個民族的習性和特徵。

濟慈名句「聽得見的音樂真美,但那聽不見的更美。」;詩人說,「此時無聲勝有聲」;又說,「解識無聲弦指妙」。有時候,他們還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前些年,被台北故宮炒得火熱的一個事,莫過於康熙皇帝的「朕知道了」。「知道了」是皇帝批閱大臣奏摺的常用語,意思是說所奏之事「朕」知道了。自古以來,臣工向皇帝進呈的報告名稱繁多,如章、奏、表、議、疏、啓、書、記、狀、札、揭、封事等,以「奏摺」為名,則始於清康熙年間。簡單的四個字,裡面蘊含的微妙意思,想必無人不知。當現代人在做企業管理的時候,總有下屬向上級匯報事情,如何回復?上級或許有時候也非常的頭痛吧,然後康熙皇帝這幾個字早已給出了最佳答案。

三國赤壁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戰役。在赤壁之戰開打之前,曹操給東吳的孫權寫了一封信。總共30個字,信是這樣寫的: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願與將軍會獵於吳。」

雖然只有30個字,曹操卻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我是奉皇帝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言外之意,曹操在政治上是正確的。第二層意思,直接告訴孫權有水軍80萬,而當時東吳的水軍只有幾萬。那是想說,他有絕對的軍事優勢。第三層意思,提到劉琮不戰而降。言外之意,希望東吳像劉琮一樣投降,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30個字,字字千鈞。東吳的大臣看完這封戰書後大驚失色,以張昭為首的文官要員,喪失了抵抗的信心,力主投降曹操。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文字背後蘊藏的殺氣。

漢語之精妙,源自文化積澱與傳承

漢語之精妙,因為它的使用者眾多,年數久遠。在時間的流逝中,文化所注入給文字語言的不同元素帶給漢語太多的精彩。

江南二字除了是一個地名而外,還在乎那煙雨朦朧中藏著萬世流芳的故事。光陰、歲月、年華,包涵著的是華夏文明背後的積澱。勾踐臥薪嘗膽最終得報家國之仇,讓我們懂得了嘗膽原來還有一種如此堅毅決心的內涵;諸葛亮事無巨細,依舊挽回不了蜀國的滅亡,我們看到了鞠躬盡瘁的意志;項羽自刎於烏江,那無顏見江東父老的無奈。而岳飛受奸人所害的故事,我們卻體會到了精忠報國的深意。

千百年來,中華文明依靠漢語記載,傾述,傳遞著它的文化。有太多的文學精品,太多的文學技巧,太多的故事。或許漢語中文之博大精深實際是中華文化的悠遠流長。

責任編輯:清風

(新唐人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