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教育部治理校園暴力 能否治本?

2016年05月17日時政
【新唐人2016年05月14日訊】近年來大陸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而且日益出現低齡化特徵,其中除了以多欺少的暴力圍毆,更有逼人吃垃圾、喝尿,甚至脫光衣服等各種羞辱,很多超出了公眾的心裡底線,越來越多的人思考,為甚麼現在的孩子變的如此暴力,肆意滋生的校園欺凌究竟如何制止?

一樁樁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在網路頻現,視頻中施暴的孩子年紀都不大,但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如:《鹽城4女生狂搧160耳光》、《初中女生被逼跪地吃垃圾》、《海南15歲少女遭圍毆扒衣》、《初三男生猛打同學24棍,鋼管打彎》……

據統計,2014年到2015年,光是媒體曝光的大陸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就多達43起。

5月9號,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的校園欺凌現象,進行為期6個月的專項治理。

專項治理的內容包括:要求各學校要制定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制度﹔集中對學生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並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等。

對此,不少網民覺得,校園欺凌能得到重視固然是好事,可是這些舉措真的能起作用嗎?

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校園暴力事件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收到來自社會、家庭和校園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認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而校園暴力也是社會暴力文化的縮影。

原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元華:「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社會影響,今天中國大陸的整個社會,實際上就是一個不講法制,講強權來統治的一個社會,或者說是專制集權的社會。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暴力的傾向,那麼散發到校園裡面,影響到青少年,就是在校園裡面,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都採取以暴易暴或者以強凌弱的方式來解決。」

大陸中學教師王靜怡認為,孩子從小到大受到的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

王靜怡:「在家裡的話,家長教育孩子要不吃虧,遇到甚麼事要找他家長,找他老師,你要跟他幹哪,都這樣教育孩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嘛,孩子首先在家裡有這樣一個觀念形成了,再加上家庭環境的不和諧,父母之間不和諧的家庭暴力啊,可能也會對孩子有一種影響,就是孩子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可以這樣!」

此外,王靜怡表示,中共的教育產業化,也使得學校和家長陷入了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的誤區。

王靜怡:「在學校這一塊,從教育產業化開始,學校就單方面的追求升學率,就失去了『育人』的功能,就完全變成了製造『高分』的工具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尊重,那就是選擇性的了。」

談到當局出臺的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王靜怡認為,單純的強調懲罰機制,而忽略人心的改變,只能治標不治本。

王靜怡:「無論你是法制教育也好,警察到學校給你來個說法教育也好,那只是一朝一夕的。那回家、社會上傳遞出來的東西呢?天天看電視傳遞出來的信息呢?黃、賭、毒還是在傳遞著。道德的養成,那不是一天能養出來的,這是一個全社會的人心歸正。要是說怎麼樣能改變這樣一個現象,我覺得我們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啊,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糾正人心啊!」

王靜怡指出,只有傳統文化中宣揚的真誠、善良、忍讓和尊重,才能讓人的道德重新回歸,才能化解充滿社會和校園的戾氣。

採訪編輯/張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