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2016年05月20日溫哥華
【新唐人2016年05月19日訊】古人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即是為人處世的經驗之談,更是因果報應的天理神意。清代王椷所撰的《秋燈叢話》講了一個因善緣結下因果善報的故事。

高鳳翰(公元1683~1748年),字西園,號南村,晚年又號南阜老人,是清朝康乾盛世時的一位傑出藝術家,擅山水、花卉和篆刻。據說鄭板橋的許多印章就出自他手。最可貴的是他有一顆惜貧憐苦、濟困扶危的善心。

一日,高鳳翰外出,偶遇一個失明的乞丐,乞丐衣衫襤褸,捧著討飯瓢向路人乞討,非常可憐。高鳳翰心生憐憫,很想幫這個乞丐做點什麼。當時他身無分文,不知如何是好。他看到乞丐拿著的討飯瓢,馬上有了主意。

他將乞丐領到家中,款待他一頓飯。飯後,高鳳翰就將要飯瓢洗乾淨,在上面刻了一段話:「黑地昏天,前路茫茫,著腳難奔天涯,叫不出一碗王孫飯。」乞丐千恩萬謝,告別而去。

當時高鳳翰已很有名氣,他為失明乞丐題詞刻字的事很快就傳開了,而且傳得越來越廣,越來越神,人們都想一睹這個提了詞的討飯瓢。

由於刻字語句風雅,刀法勁秀,失明乞丐捧著這個討飯瓢,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爭相請他吃飯,只求能欣賞一番高鳳翰的大作。此後,這個乞丐到哪都能得到善待溫飽。乞丐去世時,好心人把這個瓢賣掉,安葬他。

乞丐去世不久的一天夜裡,高鳳翰做了一個夢,夢見乞丐到他家鄭重其事地說:「我來只有一個目的,為題詞刻字,使我晚年免受飢寒之苦報恩。」

說來神奇的事發生了,恰好那天夜裡高家的僕婦生了一個胖兒子。高鳳翰悟到這孩子就是那個乞丐轉世,因此給他起名瓢兒。瓢兒長大也當了高家的僕人,伺候高鳳翰非常盡心,用心程度遠超過其他僕人。

高鳳翰晚年得病癱瘓在床,走動都要人攙扶,瓢兒就盡心竭力地伺候,早晚形影不離,無微不至,令人感動。瓢兒還經常攙扶著高鳳翰出去漫步散心,兩人可以說是恩同父子,情如骨肉。

資料來源:《秋燈叢話》

——轉自看中國

責任編輯: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