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忍可避禍 造福子孫

2016年06月15日溫哥華
【新唐人2016年06月14日訊】孔子在《易經》註釋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之人,所得善報自己受用不完,餘慶會遺留給子孫。反之,積不善之人的餘惡也會殃及後代。清代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續編》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清代,江右的新昌人,劉容軒封翁,豁達、孝廉,在鄉裡名聲很好。村中有一個姓子的無賴,一向狡黠。

一天,子某路上碰到了劉容軒,指著鼻子罵還想毆打,劉容軒假裝沒聽見,快走迴避。旁觀者都不平,告訴了劉容軒的家人。家裡人氣勢洶洶想出來,被劉容軒制止了,說:「沒有原因,他怎麼敢這樣。」家人都說劉容軒懦弱。

不多時,有人奔相走告說:「無賴倒地而死了。」

原來,以前這個無賴與劉容軒有小矛盾,正趕上他賭博負債累累,困窘至極,服毒藥後找到劉容軒詬罵,希望因為鬥毆致死,嫁禍給劉家。沒想到劉容軒並不計較,於是技窮毒發而死。劉容軒聽到後大驚說,「他橫逆而來,假使我稍與他爭執,災禍立至了。」大家都讚賞劉容軒的雅量。

劉容軒有七個兒子,孫子和曾孫更多,幾代後,家族有幾百戶。科甲蟬聯,至今更盛。而他的孫子劉夔典,也是樂施好善,見貧窮賣妻子的,必然解囊相助,以全夫婦。家裡無力生錢的,來借錢也毫無吝色。家族中有一個大支僅存一個孩子,孤苦無家,劉夔典很是憐憫,為他娶媳婦,如今這個人子孫眾多,都得益於劉夔典。劉夔典的夫人蔡氏,也能助夫為善,常常典當首飾用來濟貧。他們的兒子劉拱宸已經於甲辰年得第,在河南做了官。

──轉自《大紀元》 有刪節

責任編輯: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