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南海裁決使中國身處「十字路口」

2016年07月12日台海、南海爭端
【新唐人2016年07月12日訊】7月12日,海牙法庭作出的有關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的裁決,影響頗大,《紐約時報》發文評論,認為這一裁決讓中國處在國際關係的重大十字路口上。

週二(7月12日)海牙法庭對南海仲裁案作出裁決。這是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菲律賓稱中國在南海區域的活動違反了國際法。《紐約時報》報導,週二的海牙法庭裁決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這是中共政府第一次被國際司法系統傳喚,也是第一次周邊國家希望通過國際協調的模式來跟北京展開談判。中國作為一個崛起大國後第一次遭遇國際關係的重大「十字路口」。中國國內也發出不同聲音。

報導說,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共表示拒絕法庭訴訟,說不承認和不執行海牙法庭的仲裁,但這會使得中共成為「國際逃犯」。

上週,中共前高級官員戴秉國在華盛頓出席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時表示,南海仲裁案判決「不過是一張廢紙」, 還說「哪怕美國全部10個航母戰鬥群都開進南海」,中共也不會停止南海活動。

但是隨著地緣政治賭注高,代表中共的戴秉國也低下聲調來尋求解決方案,他說中國南海的局勢「必須冷靜下來」。戴秉國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見面會談,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也跟中共外交部長王毅電話聯絡,美方告訴中方不要衝動行事。

2013年菲律賓向國際法庭提起了訴訟,指控中方在南海干擾菲律賓漁民作業,危及船隻安全,且沒能保護好海洋環境,違反了國際法。

菲律賓也要求仲裁庭拒絕中共宣稱的「九段線」內的海域主權。曾經南中國海11段線內海洋均為中國領土,但毛澤東為討好越南,將其中兩段取消變成九段線,1982年中共更變相承認了與九段線嚴重衝突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紐約時報》說,南海仲裁會對中國的國內政治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共產黨的宣傳機構一直說,受夠了「強權政治」的屈辱,現在終於恢復了昔日的偉大。任何懷疑中共說法的,都被認為是對共產黨統治的挑戰。

現在針對南海事件,中國國內發出不同的聲音,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時殷弘稱,中共不會排除動用武力的可能。儘管今年9月中國將主持20國集團峰會,所以不希望任何衝突進行「干擾」,然而時殷弘說不知道中共「有沒有這個耐心」等到20國峰會後再採取行動。

然而,在上週末「今日印度」的網站上,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瀋丁立在一篇令人驚奇的分析文章中說,北京需要「修改立場」和「採用一個更有效的辦法」來維護「長期的『微笑』形象」。

菲律賓新總統羅德裡戈·杜特地已經暗示,他會比前任貝尼格諾·阿基諾三世更願意跟中共談判。菲律賓的新外長Perfecto Yasay也表示,會考慮按照海洋法的規定跟中共談判南海爭端。

國際法專家表示,菲律賓和中共進行談判,可能是目前一種最積極的成果。

雖然週二的裁決只針對菲律賓和中國,但是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家以及整個國際社會都在注視著這一結果。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