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陸官媒報導,9月28日,紀念劉華清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出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高調紀念劉華清誕辰,並對劉華清以高度評價,是借紀念劉華清而言它,並打臉江澤民。
為什麼紀念劉華清是打臉江澤民呢?因為劉華清與江澤民有大仇。
曾任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是鄧小平的老部下,也對鄧忠心耿耿,鄧安排劉華清任軍委副主席,目地是讓他在軍中監軍,制衡江澤民。沒有軍方資歷的江澤民在1989年11月被任命為軍委主席,但老軍頭們對這個從來沒有摸過槍的人的並不買賬。
劉華清曾多次與江澤民抗衡。鄧小平死後,羽翼漸漸豐滿的江澤民對鄧小平指定的隔代接班人胡錦濤橫豎看不順眼。據港媒披露,一次軍委會上,江澤民想拿掉胡錦濤接班人的地位,換上身邊的心腹曾慶紅。哪曾料想劉華清聞言大怒,拍桌子指問江澤民,「是否想違背鄧小平的遺命?」江澤民怕軍隊造他的反,自此以後,再不提撤換胡錦濤的事情。但從此以後,江澤民對劉華清懷恨在心。
另據《江澤民其人》一書披露,1999年的中共五十年大慶閱兵前,江澤民傳令不許軍隊退休老軍頭穿軍裝。後來,江澤民到天安門城樓上見劉華清上將軍裝帽徽威風凜凜,憋著火問道:「不是說不準穿軍裝嗎,你怎麼搞的?」劉華清沒有買賬,衝口而出:「你一天仗沒打過都可以穿軍裝,我怎麼就不能穿!」江一時被噎得說不出話,氣得臉色煞白。但此後不久,劉華清遭江澤民的報復,劉華清的女兒和兒媳因為捲入了美國的政治獻金醜聞被抓。
小女兒劉超英和二兒媳鄭莉是劉華清最疼的兩個人。因為她們被捕的事,劉華清寢食難安,斟酌再三,別無他路,只有老著臉皮親自打電話給江澤民講情,但江澤民接電話後沒有說一個字,聽完之後就放下了電話,嘴角浮起一絲得意與輕蔑。曾慶紅曾經對劉華清說:你反對江主席,咱們奈何不了你,但是把你兒媳、老婆、子女抓起來是綽綽有餘。
在處理劉的親屬一案中,全過程由江澤民親自坐陣,直接下令,給辦案人員撐腰。劉華清親屬被抓後,據說江澤民的「近臣」曾向他建議:「要善待恩人的後人」,也就是說劉華清輔佐他有功,但江一聽就火冒三丈,讓他立即閉嘴。
習近平高調紀念江澤民的老對頭劉華清,是在展開全面軍改之後,凝聚軍心的舉動。高調正面評價曾經抗衡江澤民的將領,釋放出的信息明確:打江反江有功。這也是向軍隊和外界發出繼續清除江澤民集團和勢力的信號,同時也向大量的中共各級官員發出重新選邊站隊的信號。這也與王岐山同日在中央單位巡視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時使用的新詞「提高政治站位」相對應。
一年多來,各種跡象的顯示,都逐漸走向了同一個交匯點:江澤民在劫難逃。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為什麼紀念劉華清是打臉江澤民呢?因為劉華清與江澤民有大仇。
曾任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是鄧小平的老部下,也對鄧忠心耿耿,鄧安排劉華清任軍委副主席,目地是讓他在軍中監軍,制衡江澤民。沒有軍方資歷的江澤民在1989年11月被任命為軍委主席,但老軍頭們對這個從來沒有摸過槍的人的並不買賬。
劉華清曾多次與江澤民抗衡。鄧小平死後,羽翼漸漸豐滿的江澤民對鄧小平指定的隔代接班人胡錦濤橫豎看不順眼。據港媒披露,一次軍委會上,江澤民想拿掉胡錦濤接班人的地位,換上身邊的心腹曾慶紅。哪曾料想劉華清聞言大怒,拍桌子指問江澤民,「是否想違背鄧小平的遺命?」江澤民怕軍隊造他的反,自此以後,再不提撤換胡錦濤的事情。但從此以後,江澤民對劉華清懷恨在心。
另據《江澤民其人》一書披露,1999年的中共五十年大慶閱兵前,江澤民傳令不許軍隊退休老軍頭穿軍裝。後來,江澤民到天安門城樓上見劉華清上將軍裝帽徽威風凜凜,憋著火問道:「不是說不準穿軍裝嗎,你怎麼搞的?」劉華清沒有買賬,衝口而出:「你一天仗沒打過都可以穿軍裝,我怎麼就不能穿!」江一時被噎得說不出話,氣得臉色煞白。但此後不久,劉華清遭江澤民的報復,劉華清的女兒和兒媳因為捲入了美國的政治獻金醜聞被抓。
小女兒劉超英和二兒媳鄭莉是劉華清最疼的兩個人。因為她們被捕的事,劉華清寢食難安,斟酌再三,別無他路,只有老著臉皮親自打電話給江澤民講情,但江澤民接電話後沒有說一個字,聽完之後就放下了電話,嘴角浮起一絲得意與輕蔑。曾慶紅曾經對劉華清說:你反對江主席,咱們奈何不了你,但是把你兒媳、老婆、子女抓起來是綽綽有餘。
在處理劉的親屬一案中,全過程由江澤民親自坐陣,直接下令,給辦案人員撐腰。劉華清親屬被抓後,據說江澤民的「近臣」曾向他建議:「要善待恩人的後人」,也就是說劉華清輔佐他有功,但江一聽就火冒三丈,讓他立即閉嘴。
習近平高調紀念江澤民的老對頭劉華清,是在展開全面軍改之後,凝聚軍心的舉動。高調正面評價曾經抗衡江澤民的將領,釋放出的信息明確:打江反江有功。這也是向軍隊和外界發出繼續清除江澤民集團和勢力的信號,同時也向大量的中共各級官員發出重新選邊站隊的信號。這也與王岐山同日在中央單位巡視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時使用的新詞「提高政治站位」相對應。
一年多來,各種跡象的顯示,都逐漸走向了同一個交匯點:江澤民在劫難逃。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