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這個世界需要這樣的人

2016年11月03日評論
本年的諾貝爾獎雖已塵埃落定,卻仍然餘波蕩漾。就在10月13日揭曉本年諾貝爾文學獎由美國歌手巴布.狄倫(BobDylan)獲獎的兩天後(15日),73歲的連方瑀女士在松煙辦個人獨唱會,她在兩小時內演唱超過20首歌曲。在中場休息後,主持人提到有位長輩盛讚,「連方瑀應該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意指連方瑀女士可與剛獲獎的巴布.狄倫媲美。

消息一出,引來各方的論評,不說連方瑀能否與巴布.狄倫相提並論,10月19日外電報導:「自13日獎項公佈以來,狄倫一直未回應獲獎一事,瑞典學院17日已放棄與其取得聯繫。」

據悉,十三日宣佈獎項當晚,狄倫正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演唱會,隔日則在加州印第奧(Indio)參與「沙漠之旅」搖滾音樂節,但兩次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然而,在十四日的音樂節上,狄倫特別以「WhyTrytoChangeMeNow?」(為何現在試圖改變我)一曲謝幕,讓外界紛紛猜測,這可能是狄倫對該獎項的真實心聲。

這兩則新聞呈現絕對的反差,一方重視諾貝爾獎,對諾貝爾獎若飢若渴、求之不得,千方百計,甚至無所不用其極要獲得;另一方卻視諾貝爾獎如無物,甚至於抱怨擾亂其生活。平實地說,現今世人大都屬於前一類,後一類極為稀有,也就是說世人多是重名重利、求名求利。

在爭權奪利的當今世界,對名利的企盼極為正常,也理所當然,而人們「向錢看」也司空見慣。若有人不這樣想,甚至於拒絕名利,說是「異端」也不為過,巴布.狄倫實在是異於常人。此時我的腦中也立即浮現出另一位異於常人的數學家。

他是位「隱居的」俄羅斯拓樸學家,名叫葛裡格利.佩利曼(GrigoryPerelman)。他因為證明了過去一百年來,無數的數學家都沒能夠證明的「龐加萊猜想」(法國數學家龐加萊在1904年提出的命題),獲得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FieldsMedal)。但佩利曼卻拒絕領獎,他也拒絕位於麻州劍橋市的克雷數學研究所(ClayMathematicsInstitute)頒發的1百萬美元獎金。

佩利曼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不認為我所說的東西能引起公眾的絲毫興趣。我知道很多人愛自我宣傳,那祝他們好運,但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他不是隻說說而已,佩利曼在2002年就在網際網路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怕被剽竊。他的證明就在三篇論文上,他的同事花了近4年的時間,才解開那三篇論文、68頁說明的意涵。而同樣的問題,克雷數學研究所的網站上刊登了另外三篇論文的網址,那些數學證明共有992頁。佩利曼大方的說:「任何人對我的解題方法感興趣,都可以在那裡找到,讓他們去讀吧!我把所有的計演算法都發表出來了。這就是我能提供給公眾的東西。」

其實,古代有許多數學家都隻瀋醉在數字王國中,如阿基米德被羅馬士兵殺害時還忘我的在沙子上進行演算;17世紀的巴斯卡和牛頓給人的印象就是苦行僧,遠離正常生活來追求真理。佩利曼的作風也只是返回到傳統價值,他藐視現代的學術會議、政府補助、同行審閱論文、獎項和公眾認同,只是專注於工作,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找尋重要東西。

20世紀最偉大、最可愛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其異於常人的「追求低薪」、清心寡慾、淡薄名利,卻獲致驚人成就並造福人類的行徑,看來並非孤例。在這物慾橫流,一切向錢看的世界,亟需挖掘更多的愛因斯坦、佩利曼和狄倫,來敲醒瀋迷於功利、物慾中的人們!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