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17篇論文國際刊物撤稿 造假已成產業鏈

2016年12月16日社會
【新唐人2016年12月16日訊】近日,大陸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2015-2016年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典型案例。通報會披露,自2015年3月份開始,國際出版集團密集撤稿中國作者論文117篇。

據陸媒報導,2016年12月12日,大陸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報自2015年3月份開始,英國現代生物、斯普林格、愛思唯爾、自然等國際出版集團4批集中撤稿,涉及到中國作者論文117篇。

調查發現,上述28篇被撤論文都是委託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潤色」並投稿,部分論文完全是通過論文買賣,請人捉刀代為撰寫和投稿。論文作者有醫生、大學教師、研究員和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等。

據報導,由此發現一條灰色的「產業鏈」——第三方中介機構。這些機構在代人投稿過程中虛構同行評議專家信息,通過「幽靈」評審向期刊和出版社審稿平臺提供編造的評審意見。

有些論文作者是專業論文造假公司幫助製造的。專業論文造假公司就是僱用一幫職業化寫手,專門研究國際權威期刊的用稿風格,量身訂製種種論文。這種論文造假公司有大陸的,也有中外合作的。

陸媒《南方週末》曾報導,一家名叫南京德亨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代筆公司,提供一篇SCI論文,從合同簽訂到發表文章需要一年時間,價格是64000美元,如果加急半年價格則是68000美元。

在國際學界,撤稿是最嚴厲的處罰。2014年,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實驗室的小保方晴子的兩篇論文被《自然》撤稿後,她的博士學位被早稻田大學取消。她的導師、具有國際聲譽的日本著名細胞生物學專家笹井芳樹為此羞愧難當,自殺身亡。但在大陸,遇到這樣的事,莫說自殺,當事人辭職的都很少。

報導稱,2015年3月,英國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論文,其中41篇系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2015年年8月,全球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斯普林格(Springer)宣佈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發表的64篇論文,而這些論文全部出自中國學者之手。

2015年10月,愛思唯爾(Elsevier)撤銷了9篇論文,9篇也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這三次撤稿風波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同行評價涉嫌造假」,也就是審稿人郵箱是假冒的。

輿論認為,如此明目張膽、無所畏懼地學術造假,對中國學人的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損害,也是中國學界業態的一個真實面目: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欺詐,糊弄社會,也糊弄整個世界,在侮辱學術,在突破學人最起碼的良知與底線。而這,又是不良制度倒逼產生的嚴重後果,有點逼良為娼的體制性野蠻。

更為嚴重的是,學術摻假水分太多了,他一定動搖真學人的理想、信念,讓他們反而變成學界的「傻子」,並且讓他們失去應有機會和必要的科研資源。會做的不如會鬧的,會鬧的不如會吹的,會吹的不如會騙的,基本價值觀扭曲變態了,那整體學術水平及真實性可想而知。

大陸學者表示,科研失信的學術氛圍會像重度霧霾一樣,讓整個學術界集體窒息。

(記者李倩倩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趙雲)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