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史上,發生過很多重大傷亡事件,但知青死亡人數不見官方統計公佈。網傳人數底線二萬。各地出現的纍纍知青墳塋似乎也在表明,實際死亡人數遠不止此。
在各種傷亡中,因知青缺乏必要的生產安全教育而引發事故,導致喪生於水火雷電之中的悲劇佔有相當比例。在農場改制為生產建設兵團後,各級一把手都是現役軍人,他們說了算,但是他們不懂生產和地方性,常犯「瞎指揮」的錯誤。在「毛澤東思想大熔爐」裡的軍人,都被黨文化強力洗腦,他們用無神論的黨文化思維指導行為,結果是害人害己。
1972年內蒙兵團一場大火燒死69名知青,這是中共建政以來,草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最慘重的一次,驚動了北京。但是幾十年來,文人墨客在謳歌知青的英勇悲壯時,讓那場人禍反而成了內蒙兵團的「功績」,救火英雄事跡在給文革貽害塗脂抹粉。69名知青的死,儼然成了中共讚美上山下鄉運動、歌頌文革的好教材。對此,很多知青內心悲慼。
火災真相大致是這樣:5月5日,兵團四十三團二連六班的知青,把未燃盡的爐灰倒出屋外,引燃大火。六班知青雖奮力撲救,有人甚至用身體滾撲,但因位於風口,風力達7級以上,未能撲滅,火勢迅速向東蔓延。
位於火勢東南方向的四連發現火情後,連長、指導員集合全連做戰前動員:「火場就是戰場!同志們,黨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一聲令下,一群毫無打火經驗的知青,逆風衝進雜草茂盛的山溝,與高達數丈的「火頭」迎面相撞。
當旋風捲起烈火將指導員帶的一群人團團圍住後,他下令撤退,而多數走在前面的人已深陷火海。
四連共133人,從火場運回屍體66具,重傷13人,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他們都是知青,年齡最大的27歲,最小的15歲。幾十人被燒傷,在那些充滿稚氣的臉上,有的燒掉了耳朵,有的燒沒了鼻子。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當時火情可以及時撲滅、傷亡完全可以避免。傷亡慘重,完全是因為管理者瞎指揮,人為造成的。四連是農業連。連部東南幾十米外,有一道數十倍於防火道寬的條狀耕地,橫擋在草原大火必經之路上,是絕好的防禦陣地。大火到這裡失去後續可燃物,必定停步。如果四連退守到的耕地一側,正面來火被耕地阻隔,只需及時撲滅躍過耕地的火星,即可在此一舉圍殲大火。
不幸的是,團、連兩級的命令都是讓四連迎火出擊。北京知青杜恆昌有經驗,他作為副指導員提出了反對意見,但遭拒絕,只得執行命令,直到被火燒死。
吞噬完四連的大火遇耕地阻隔,火勢銳減,可惜這道「天塹」的東南一側無人防守。結果,風捲起的火星,躍過耕地,又點著了下風草場,在狂風相助下重新生成燎原大火……。十幾天後,大火才熄滅。
草原火災年年有,草原上的牧民很少有因火災而燒死的。就是這場大火中的牧民,人和氈房、馬羊都安然無恙,僅有一隻掉隊的瘸羊被燒死。
「一定不惜一切代價把火勢擋住」的命令,讓知青面對大火高喊「立功的時候到了」。手持鐵鏟、樹枝,向著千度高溫的火場發起衝鋒的孩子們,就像一群飛蛾,義無返顧地撲向大火。這不明明去送死嗎?不是白白去死嗎?這樣的犧牲有何意義?死得值不值得?是悲壯還是悲慘、悲哀?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珍貴。真正的生命價值是什麼?為「立功」,白白燒死,絕對不可取。為那個虛無縹緲的共產主義獻身就更加可悲。
死了幾十人的重大責任事故,嚇得團長、政委已經做了坐牢的準備。沒想到五師師長在追悼會上給火災定了新調子,他說: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指揮下,這是一曲捍衛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壯麗凱歌!接著,一篇「壯志凌雲」報導出現在《內蒙古日報》上。隨後,形勢逆轉,在全兵團掀起了學英雄熱潮,《人民日報》號召全國知青向烈士學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革命獻出一切。最終,把喪事辦成了喜事。兵團領導們不再提心吊膽,一切化險為夷。
除犧牲人員獲「革命烈士」外,四連被授予「英雄連隊」稱號。失火的二連未受任何處分。原以為會被軍法處置的四連連長,竟意外獲得晉升一級的獎勵。
畢竟是做賊心虛,為躲避遇難者家屬的追究,二連的失火班、死亡過半的四連連長,都被調到了地處偏遠的一連去躲風。
69條鮮活年輕的生命本不該隕落,更不該這樣慘遭塗炭。釀出慘案的禍首不但沒被追究,反而陞官獲獎。後來,英雄事跡傳遍全國。再後來說那場火中的兵團戰士一個沒死。
火災二年後,74年下鄉到那裡的知青說,他們最先學的,就是這個內蒙草原救火的英雄事跡,沒有草原防火的教育,撲火的口號都是毛主席語錄「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而不怕犧牲的結果,讓他們那裡又燒死5個人。被燒傷的人雙手截肢。
據不完全統計,內蒙兵團自1970年到1973年1月,共發生各類事故928起,死亡126人,傷756人。
那年,過火後的草原,草更綠、花更艷,這是草原的一大景觀。只是在草原深處,在西烏旗的保日格斯臺牧場突兀而起了69座墳塋。長眠地下的每位遇難者,在45年的漫長歲月裡,你們是否見過負罪人前來弔唁懺悔?其實最該詛咒的是他們背後的中共,愚昧而毫無人性地把你們推向火海置於死地,之後還卑鄙地利用你們的犧牲做他們的政治資本。但願始終牽掛你們的人,所有的中國人都能看清,禍害我們這一代人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
在各種傷亡中,因知青缺乏必要的生產安全教育而引發事故,導致喪生於水火雷電之中的悲劇佔有相當比例。在農場改制為生產建設兵團後,各級一把手都是現役軍人,他們說了算,但是他們不懂生產和地方性,常犯「瞎指揮」的錯誤。在「毛澤東思想大熔爐」裡的軍人,都被黨文化強力洗腦,他們用無神論的黨文化思維指導行為,結果是害人害己。
1972年內蒙兵團一場大火燒死69名知青,這是中共建政以來,草原火災造成人員傷亡最慘重的一次,驚動了北京。但是幾十年來,文人墨客在謳歌知青的英勇悲壯時,讓那場人禍反而成了內蒙兵團的「功績」,救火英雄事跡在給文革貽害塗脂抹粉。69名知青的死,儼然成了中共讚美上山下鄉運動、歌頌文革的好教材。對此,很多知青內心悲慼。
火災真相大致是這樣:5月5日,兵團四十三團二連六班的知青,把未燃盡的爐灰倒出屋外,引燃大火。六班知青雖奮力撲救,有人甚至用身體滾撲,但因位於風口,風力達7級以上,未能撲滅,火勢迅速向東蔓延。
位於火勢東南方向的四連發現火情後,連長、指導員集合全連做戰前動員:「火場就是戰場!同志們,黨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一聲令下,一群毫無打火經驗的知青,逆風衝進雜草茂盛的山溝,與高達數丈的「火頭」迎面相撞。
當旋風捲起烈火將指導員帶的一群人團團圍住後,他下令撤退,而多數走在前面的人已深陷火海。
四連共133人,從火場運回屍體66具,重傷13人,其中3人搶救無效死亡。他們都是知青,年齡最大的27歲,最小的15歲。幾十人被燒傷,在那些充滿稚氣的臉上,有的燒掉了耳朵,有的燒沒了鼻子。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當時火情可以及時撲滅、傷亡完全可以避免。傷亡慘重,完全是因為管理者瞎指揮,人為造成的。四連是農業連。連部東南幾十米外,有一道數十倍於防火道寬的條狀耕地,橫擋在草原大火必經之路上,是絕好的防禦陣地。大火到這裡失去後續可燃物,必定停步。如果四連退守到的耕地一側,正面來火被耕地阻隔,只需及時撲滅躍過耕地的火星,即可在此一舉圍殲大火。
不幸的是,團、連兩級的命令都是讓四連迎火出擊。北京知青杜恆昌有經驗,他作為副指導員提出了反對意見,但遭拒絕,只得執行命令,直到被火燒死。
吞噬完四連的大火遇耕地阻隔,火勢銳減,可惜這道「天塹」的東南一側無人防守。結果,風捲起的火星,躍過耕地,又點著了下風草場,在狂風相助下重新生成燎原大火……。十幾天後,大火才熄滅。
草原火災年年有,草原上的牧民很少有因火災而燒死的。就是這場大火中的牧民,人和氈房、馬羊都安然無恙,僅有一隻掉隊的瘸羊被燒死。
「一定不惜一切代價把火勢擋住」的命令,讓知青面對大火高喊「立功的時候到了」。手持鐵鏟、樹枝,向著千度高溫的火場發起衝鋒的孩子們,就像一群飛蛾,義無返顧地撲向大火。這不明明去送死嗎?不是白白去死嗎?這樣的犧牲有何意義?死得值不值得?是悲壯還是悲慘、悲哀?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珍貴。真正的生命價值是什麼?為「立功」,白白燒死,絕對不可取。為那個虛無縹緲的共產主義獻身就更加可悲。
死了幾十人的重大責任事故,嚇得團長、政委已經做了坐牢的準備。沒想到五師師長在追悼會上給火災定了新調子,他說: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指揮下,這是一曲捍衛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壯麗凱歌!接著,一篇「壯志凌雲」報導出現在《內蒙古日報》上。隨後,形勢逆轉,在全兵團掀起了學英雄熱潮,《人民日報》號召全國知青向烈士學習,「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革命獻出一切。最終,把喪事辦成了喜事。兵團領導們不再提心吊膽,一切化險為夷。
除犧牲人員獲「革命烈士」外,四連被授予「英雄連隊」稱號。失火的二連未受任何處分。原以為會被軍法處置的四連連長,竟意外獲得晉升一級的獎勵。
畢竟是做賊心虛,為躲避遇難者家屬的追究,二連的失火班、死亡過半的四連連長,都被調到了地處偏遠的一連去躲風。
69條鮮活年輕的生命本不該隕落,更不該這樣慘遭塗炭。釀出慘案的禍首不但沒被追究,反而陞官獲獎。後來,英雄事跡傳遍全國。再後來說那場火中的兵團戰士一個沒死。
火災二年後,74年下鄉到那裡的知青說,他們最先學的,就是這個內蒙草原救火的英雄事跡,沒有草原防火的教育,撲火的口號都是毛主席語錄「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勝利」。而不怕犧牲的結果,讓他們那裡又燒死5個人。被燒傷的人雙手截肢。
據不完全統計,內蒙兵團自1970年到1973年1月,共發生各類事故928起,死亡126人,傷756人。
那年,過火後的草原,草更綠、花更艷,這是草原的一大景觀。只是在草原深處,在西烏旗的保日格斯臺牧場突兀而起了69座墳塋。長眠地下的每位遇難者,在45年的漫長歲月裡,你們是否見過負罪人前來弔唁懺悔?其實最該詛咒的是他們背後的中共,愚昧而毫無人性地把你們推向火海置於死地,之後還卑鄙地利用你們的犧牲做他們的政治資本。但願始終牽掛你們的人,所有的中國人都能看清,禍害我們這一代人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轉自《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劉旋)